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4日12时30分讯(记者 陈星)“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一首《夜雨寄北》让“巴山夜雨”天下闻名,而诗中的巴山就是指的北碚缙云山。今(4)日,“壮丽70周年 点赞山城之美—2019全国重点网络媒体记者重庆行”活动走进北碚,来自全国60余家中央、省级重点新闻网站的记者登顶缙云山,拜谒缙云寺,鸟瞰北碚山水,在缙云山来了一次深度“洗肺”。
记者参观缙云山的鸟类标本。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
沿着缙云山步道蜿蜒向上,身旁林木青翠,耳畔虫鸟奏鸣,网媒行记者沉迷其中,流连忘返。
“520公交的终点站在缙云山的缙静咖啡馆,很有情调,不论是在此看书还是爬山,都别具意境。”初到北碚,这座城市就给红网记者张金东留下了深刻印象。张金东表示,这是一个干净整洁的城市,漫步山林,沿途绿树成荫,有种曲径通幽处的感觉。
记者们参观缙云山的缙云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
从缙云寺沿山路直上便是狮子峰,海拔864米,在此可鸟瞰整个北碚城,同时还能看到与狮子峰遥相对望的香炉峰。
“站在缙云山巅,令人心旷神怡的清凉,拂去登山时的疲惫,整个身心都放空在大自然中。”海口网记者伍凤妹登上狮子峰,俯瞰北碚城区,感受徐徐清风,直呼:“好舒服!”
记者们登山体验缙云山风貌。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
伍凤妹坦言,她去很多城市爬过山,但缙云山给她带来了不一样的心境。沿途蝉鸣鸟叫,在此养心洗肺,惬意十足。
据悉,缙云山海拔350—951米,坐落于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温塘峡之西岸,为国家4A级森林风景保护区,常年白云缭绕,早晚霞云姹紫嫣红,又因古人有言“赤多白少为缙”,故得名缙云山。
缙云山是重庆市民亲近大自然的好去处。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
作为北碚区对外吸引游客的一张耀眼名片,缙云山在近年来的改造升级格外引人注目。
自去年6月开始,北碚区全面加快推进缙云山综合整治工作,再现主城“肺叶”。经过一年多整治,缙云山覆土复绿6万多平方米,还修建起了供行人徒步上山的彩色步道,沿途栽培20多万株各类花卉,曾经的乱搭乱建也被改造为赏心悦目的园林小品。
记者们登山体验缙云山风貌。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
如今,游客再赏缙云山,不仅可以沿途赏花观景,还可在“缙静”咖啡厅小憩,并在缙云山涂鸦轿厢索道上“打卡”,尽显自在怡情。
记者们登山体验缙云山风貌。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
缙云山
群山合抱,绿波荡漾,薄雾轻笼,一对新人正在拍摄婚纱照。清淤刚完,北碚区紧接着美化周边环境,建起沿湖步道、生态展览馆、生态厕所等,步道两旁栽上了红叶李、红枫、紫薇。
7月下旬,科技日报记者跟随“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报道组走进重庆缙云山,沿途绿树成荫、鸟鸣不断。秦廷富/图 目前,北碚区结合综合整治,正围绕缙云山的绿水青山,规划发展更高层次、更大效益的生态文化旅游、康养经济。
伫立于嘉陵江畔的缙云山脉,林海苍茫,四季叠翠,为重庆中心城区筑起一道绿色屏障。为了不让大家守着绿水青山“苦熬”,重庆在全国率先探索自然保护区生态搬迁,将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的村民先期搬出安置。
题: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重庆缙云山的“绿色辩证法”为了不让大家守着绿水青山“苦熬”,重庆在全国率先探索自然保护区生态搬迁,将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的村民先期搬出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