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郭帅 陈琳/文 李书宝 张欢欢/图
修炼“内功” 规划洛阳都市圈 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
“练内功”提高城市能级,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9月3日,洛阳—济源深度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约,两地深度融合发展迈入快车道,携手打造洛阳都市圈先行示范区。这是洛阳都市圈规划迈出最坚实的一步!也是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一步!
建设区域经济中心,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对洛阳市新的赋能定位,形成辐射豫西北、联动晋东南、支撑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共同打造引领全省发展的“双引擎”,这是洛阳把握发展大趋势、服务国家大战略的战略要求,更是千年古都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洛阳的区域经济中心是如何规划的?如何平衡历史文化与现代发展,找到洛阳特色的发展之路?而在洛阳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背后,也离不开洛阳“规划人”的努力与付出,透过他们的目光,我们也见到了一座不一样的洛阳城。
洛阳正在形成古韵新风相得益彰、古今文明交相辉映的国际文化矩阵
“练内功”提高城市能级,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4月10 日,“发力洛阳都市圈,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规划学术研讨会在洛阳召开,来自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洛阳市发改委等专家学者参会,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省域发展新格局和发力洛阳都市圈、打造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等多层面、多角度积极讨论。
专家认为,区域经济中心是指所在区域内经济、文化、信息、交通等方面的枢纽,具有经济实力雄厚、产业结构优化、基础设施完善、聚集程度高、科技实力强等特征。而洛阳作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特别是迎来了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重大机遇,更要顺应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律趋势,抢抓机遇、主动融入,实现服务国家大战略与加快自身大发展的有机统一。
从产业基础看,洛阳从“一五”时期就是全国8个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制造业基础雄厚、发展资源禀赋优良;从经济发展上看,洛阳是目前中西部地区唯一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的非省会城市,占全省生产总值的近1/10,经济增速连续3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发展后劲足;从创新动力上看,洛阳科技资源丰富,大院大所众多,省部级科研院所、国家级创新平台均占全省的1/3,研发投入强度居全省首位……
“洛阳已经具备了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下一步要加快构建洛阳都市圈,全面提升副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联动郑州打造引领全省发展的‘双引擎’。”与会专家表示,洛阳要坚持全方位开放引领,首要的任务就是把自己的“内功”练好,提高城市能级。
统筹实施“一中心六组团”战略,也是打造区域经济中心的必行之路
“一中心六组团”,打造符合洛阳特色的区域经济中心
如何修炼洛阳这座城市的“内功”,提高城市能级,打造符合洛阳特色的区域经济中心?按照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力争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亿元,年均增速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3;中心城区常住人口突破35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70%。
而这些目标的实现要强化开放引领、根植洛阳特色优势,明确发展的方向和途径。“洛阳是一座‘三山环抱,四水中流’的城市,有天然的屏障,自古很少遇到自然灾害,非常有利于城市建设,但是‘三面是山’的‘C’形地貌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市规模的扩张。”洛阳市规划展示馆馆长熊睿智说,从2007年进入洛阳市规划局工作至今,已经和洛阳这座城市“共同进步”了13年,对于洛阳市的规划他有自己的想法。
熊睿智告诉记者,根据洛阳的地形特点,统筹实施“一中心六组团”城市发展战略,坚持组团发展,是壮大县域经济、落实新战略定位的必选项,也是打造区域经济中心的必行之路。“跳出洛阳看洛阳”,打造30公里半径的洛阳城市中心,发展孟津、新安、吉利、宜阳、伊川、偃师“六个组团”,着力打造古今辉映、板块互簇、山环水润的城市形态风貌,打造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现代化城市。这样的发展战略是符合洛阳城市特色的,在此基础上,洛阳这座城市再发展交通、文旅、乡村振兴等板块内容,会更有“底气”。
交通支持区域经济中心,洛阳高速免费通行扩大至济源
发展区域经济中心,交通是重中之重。从城市区位上看,洛阳都市圈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对外通道持续拓宽,机场通达30多个城市,陇海、焦柳、郑西高铁三大铁路干线在此交会,“三纵三横”高速路网即将形成。
王城大道快速路南北主线贯通、南昌路贯穿工程通车、聂泰路改造提升工程完工……道路提升改造完工的好消息不断传来。2016年以来,洛阳市按照“路网密度适宜、道路宽窄适度、主干道有宽度保畅通、支路网有密度能环通”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完善快速路、主次干道、支路级配合合理的城市路网结构,通过打通“断头路”、改造卡口路、加密支路网等工程建设,形成微循环,提高道路通达性和出行便利性。截至2020年3月,洛阳市中心城区新增城市快速路85公里、主干道133.3公里、次干道203.7公里、支路221.2公里。
除了洛阳城市区公路网的提升,洛阳发展区域经济中心,还将交通便利带到了周边地市。
8月14日零时起,洛阳高速免费通行范围扩展至济源,免费二广高速济源东收费站至吉利孟州站段和菏宝高速济源南收费站至二广高速段。
4月20日,洛阳市发改委主动协调平顶山、三门峡、济源三市发改部门和汝州市政府,召开洛阳都市圈工作座谈会,共商豫西北城市融入洛阳市都市圈建设事宜。大家一致认为,豫西北各市地域相连、人脉相通,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应率先在综合交通、生态建设、基础设施等领域,谋划建设一批符合都市圈发展要求、促进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大项目,推动洛阳都市圈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
除了硬件提升,文化软实力上洛阳也下足了工夫
文化创新区域经济中心,形成古韵新风、古今辉映新洛阳
作为十三朝古都,从文化实力上看,洛阳历史厚重、文化灿烂,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是黄河文化源头河洛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而这是洛阳发展区域经济中心的一大特色。
作为洛阳城市规划设计的一员,郝彦洁是洛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总规划师,从2007年来到洛阳市规划局就参与了洛阳市四期总体规划的编订,2017年到2019年又参与了洛阳市国土空间的总体规划,对于洛阳这座城市的发展特色,她有着自己的看法。
郝彦洁告诉记者,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而历史文化是洛阳这座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特色的重要体现、城市文明的现实载体。“‘一部洛阳史半部中国史’,洛阳城市区面积803平方公里,文物保护用地、大遗址用地等占了380平方公里,这是不能开发建设的。所以我们在遗址的基础上建成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周山森林公园等城市公园,合理利用,又保护古迹。”郝彦洁说,这是洛阳城市区发展的限制,也是特色。2019年3月,洛阳市规划局成立名城保护和城市设计科,专门结合洛阳自身特色,从平面布局到立体空间谋划对洛阳城市进行全面的风貌控制。
目前,洛阳市正大力弘扬黄河文化,积极推进黄河文化公园、河洛国家文化公园、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涵盖49.3平方公里的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已初具规模。随着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建成,倾力打造拥有100个博物馆的“东方博物馆之都”将成为洛阳又一张亮丽名片。洛阳,正在形成古韵新风相得益彰、古今文明交相辉映的国际文化矩阵。
除了硬件提升,文化软实力上洛阳也下足了功夫。目前,洛阳市已建成城市书房165座,提供各类书籍87万余册,阅览坐席7500个。一座座城市书房,让市民15分钟之内就可以享受到“阅读文化圈”带来的文化福利,成为“书香花香辉映、诗和远方同行”的文化名片。2019年,全市城市书房共接待读者1260万人次,图书借阅量522万余册,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6480余场,预计今年城市书房数量将达到200座。“现在洛阳的城市书房已经形成了包括卫生间、小卖部等在内的‘驿站系统’,据统计,2019年大年初一,全市有9.2万人在城市书房内看书,这是洛阳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最好佐证。”熊睿智说,建设区域经济中心,传承弘扬河洛文化,建好文化地标也是洛阳要努力做到的。
宜居宜业区域经济中心
洛阳发展走进“以人为本”新篇章
打造区域经济中心,洛阳市一直坚持在实现城市内涵式发展上彰显特色优势,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幸福宜居的现代化城市。
为实现这一目标,自2016年以来,洛阳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将游园建设列入重点民生实事,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标准和“大游园提升城市形象、小游园方便群众生活”的要求,建成了278个公园游园,新增绿地面积522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2平方米,基本形成了15分钟生态休闲圈,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开窗见绿、出门进园”。
2019年以来,洛阳市规划建设了“有绿道走、有风景看、有故事讲、有驿站停、有科技范儿”的1000公里城市乐道。“从规划馆出发,沿城市乐道到隋唐遗址植物园,再走乐道到兴洛湖公园,可以直接到达高铁站。”郝彦洁说,目前洛阳市建设的城市乐道就像一条“项链”,而中间的公园是一颗颗“珍珠”,未来要将市中心的主要公园串联起来,实现“人车分流”,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健身场地和设施,提升生活质量。
而在郝彦洁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中,有一件事让她印象深刻。“现在文博体育公园的那块绿地,之前其实已经卖给开发商,准备做商业开发了,洛阳市政府又不惜代价将这块地留下了,建设成了现在的文博体育公园。”郝彦洁说,她做规划这么多年,也到过很多城市,没有一座城市有过类似的事情,因为对于一座城市来说,绿地并不出效益,而这种“还地于民”的行为切实体现了洛阳市政府“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决心。
除了考虑出行的便利性,洛阳市城市规划的交通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吸取了一些城市的发展经验,避免高架桥下成为流浪者聚集地、垃圾堆放区,于是为高架桥的桥墩刷了防水漆,开发大片的智能停车场,种植喜阴植物,一方面合理利用桥下空间,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另一方面优化市民在桥下骑行或者步行的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市民体验感。”熊睿智说。
除了洛阳城市区公路网的提升,洛阳发展区域经济中心,还将交通便利带到了周边地市。8月14日零时起,洛阳高速免费通行范围扩展至济源,免费二广高速济源东收费站至吉利孟州站段和菏宝高速济源南收费站至二广高速段。
修炼“内功” 规划洛阳都市圈 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 9月3日,洛阳—济源深度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约,两地深度融合发展迈入快车道,携手打造洛阳都市圈先行示范区。4月20日,洛阳市发改委主动协调平顶山、三门峡、济源三市发改部门和汝州市政府,召开洛阳都市圈工作座谈会,共商豫西北城市融入洛阳市都市圈建设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