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消费者在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一家超市内选购食品。
曾德猛摄(新华社发)
10月15日,消费者在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一超市内选购商品。
赵 松摄(人民视觉)
10月15日,居民在河北省遵化市一家超市选购蔬菜。
刘满仓摄(人民视觉)
国家统计局10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涨幅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首次降至2%以下。对此,相关人士分析指出,在今年初连续两个月同比涨幅超过5%后,CPI涨幅总体保持回落。从全年来看,居民消费价格前高后低的态势比较明显。
猪肉价格环比由涨转降
在上月回落2个百分点的基础上,9月食品价格涨幅进一步回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9%,涨幅比上月回落3.3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价格的变动主要受食品价格变动影响,最突出的是猪肉价格的变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对本报记者分析,随着一系列针对性措施的出台、落地,生猪生产持续恢复,存栏不断改善,储备猪肉投放增多,猪肉价格对CPI上涨的影响明显减弱。
根据统计局数据,9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5.5%,涨幅比上月大幅回落27.1个百分点。环比方面,价格由上月上涨1.2%转为下降1.6%。
近期,部分地区蔬菜价格上涨。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受季节因素及部分地区降雨影响,9月鲜菜价格环比继续上涨2.4%,涨幅比上月回落4.0个百分点。
牛肉和羊肉价格同比分别上涨9.0%和5.4%,涨幅分别回落5.4和4.3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6.9%,降幅收窄12.9个百分点;鸡蛋、鸡肉和鸭肉价格分别下降17.7%、9.1%和4.7%,降幅分别扩大5.3、7.5和3.8个百分点。
“总的看,随着经济全面恢复,价格变动持续向常态回归。目前非正常因素对价格的扰动明显减弱,物价走势总体平稳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张立群说。
工业品价格继续回升
工业品价格方面,董莉娟介绍,9月份,国内工业生产和需求稳定恢复,工业品价格继续回升。
从环比看,PPI上涨0.1%,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2%。从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看,价格上涨的有15个,下降的19个,持平的6个。
价格回升,但环比涨幅有所回落。董莉娟介绍,受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影响,石油相关行业价格由涨转降,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2.3%,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0.5%。
其他主要行业中,价格涨幅回落的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1.3%,回落0.2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0.7%,回落2.3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上涨0.2%,回落0.4个百分点。
“从同比看,最近几个月PPI降幅总体持续收窄,这表明中国扩大内需的相关政策措施开始见效,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相呼应。”张立群表示,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的良好势头,仍需牢牢把握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发挥好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的作用,通过政府投资带动企业投资,带动就业和消费加快复苏。
CPI同比涨幅有望继续趋稳
如何看接下来的物价走势?张立群认为,未来CPI涨幅仍可能小幅回落,但走势总体平稳,保持在2%以下的概率比较大。PPI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整体来看,1-9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3.3%,展望全年,实现全年3.5%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应该问题不大。
对于广受关注的食品价格,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食品价格总体上保持稳定,小幅变动是大概率事件。
关于蔬菜价格,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副主任孟玮认为,蔬菜的生长周期比较短,后期随着极端天气减少,秋季蔬菜陆续上市,市场供应有望在较短时间内恢复,鲜菜价格将随之回落。
从最新数据来看,食品价格总体保持下降。据商务部监测,10月5日至11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下降1.1%。其中,肉类价格以降为主,猪肉批发价格每公斤44.13元,下降3.1%,牛肉价格下降0.1%,羊肉价格上涨0.2%。禽产品价格小幅下降,其中鸡蛋、白条鸡批发价格分别下降0.6%和0.1%。水产品价格小幅回落,其中鲢鱼、大带鱼、鲫鱼批发价格分别下降1.9%、1.8%和1.4%。30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每公斤4.74元,下降0.2%,6种水果平均批发价格下降1.1%。
孟玮指出,从后期来看,我国物价平稳运行的基础依然坚实,随着生猪生产逐步恢复以及翘尾因素明显收窄,预计CPI同比涨幅将继续趋稳。
鸡蛋和鲜菜供应充足,环比价格分别下降2.3%和2.1%;部分地区苹果、梨等新果上市,鲜果价格略涨1.8%,涨幅比上月回落5.5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7%,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5%,降幅扩大0.4个百分点。
高频数据显示,近段时间,南方洪涝灾害对部分地方的鲜菜生产、贮运造成了影响,鲜菜价格出现波动,猪肉价格也有抬升迹象。刘爱华指出,鲜菜的供给周期比较短,加上生产的调运调配等政策的跟进,鲜菜价格不会出现特别大幅的变动,不会对下半年的价格走势造成持续影响。
国家统计局今天(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就是CPI同比上涨2.5%,环比下降0.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也就是PPI,同比下降3%,环比上涨0.4%,指数变化的背后印证着哪些经济现象,看数据解读。
题:5月CPI涨幅回落至2.4%,下半年物价有望延续平稳态势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分析,5月份,复工复产、复市复业有序推进,市场供需状况进一步好转。
今天(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4%,环比下降0.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7%,环比下降0.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受去年对比基数略高影响,同比下降3.7%,降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
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8%,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1%,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连平表示,PPI涨幅在1月份短暂回正后再次转负,近期降幅有所扩大,二季度可能会继续呈现下降态势。
□ 10月份CPI同比涨幅扩大至3.8%,引发市场对中国经济是否面临通胀压力的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前10个月CPI同比涨势总体温和,平均CP
□ 10月份CPI同比涨幅扩大至3.8%,引发市场对中国经济是否面临通胀压力的关注。□ 进一步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不难发现,10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为1.5%,距离3%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存在不小空间,同时也支撑了不存在全面通胀的判断。
更多促消费政策在路上 前天发布的数据是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6月回落,但并不意味着消费放缓。国家发改委的规范,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完善房企发行外债备案登记管理,防范房企可能存在的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分省份来看,吉林、河北、广东、广西、湖北、江苏、海南、山东、黑龙江、山西10个省份6月份CPI同比涨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吉林省6月份CPI同比涨幅3.3%,时隔10个月再次位居31省份CPI涨幅榜首,河北涨幅3.2%,继“两连冠”之后,退居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