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美好生活须有美好需要

2020年10月20日15:42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5034

  作者:刘志洪(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美好生活是人类生存的永恒主题,实现美好生活关涉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达美好生活必须生成和确立美好需要。这种需要既是美好生活的前提与内容,也是美好生活的取向与动力。中华儿女在共同追求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路上,要高度重视自身需要的升华。

  美好需要:美好生活的前提与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阐述了需要对于人类以及人类生活的意义。“人们之间一开始就有一种物质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这启示我们,没有美好的需要,就没有美好的生活。

  美好需要构成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标识。美好需要是人发展的有益成果,是升华的人性之积极展示。甚至可以说,需要的发展同时也就是人的发展。生成和确立美好需要并切实将其作为生活的指引,意味着人能够合理地对待和超越自己的本能,既立足和顺应本能,又不受本能控制,克服本能过度泛滥。这是“人成为自己的主人”之深刻表征。这种能够将本能需求引向合理方向并以之为目标自觉活动的人,是高度发展并趋于成熟的人。当人能够有力把握并升华自身需要,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时,将迸发出无穷的积极力量。反过来看,缺失美好需要这一内容,美好生活不仅不可能完满,而且还会从前提处失去可能。因为,需要构成生活的目标。如果需要不美好,那么,生活的目标就会不合理。没有人能够在对错误目标的追逐中避开迷途弯路,取得真正甜美的果实。在此意义上,缺失美好需要本身就意味着生活不美好,至少是不够美好。需要的不发展和不完善映现了康德所言之人的“不成熟状态”。

  美好需要:美好生活的取向与动力

  需要尤其是美好生活需要,并非只需或只能被动、消极地受发展决定,而是也能动地反作用于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规约发展的取向、方式和趋势。

  有什么样的需要就有什么样的生活。需要深刻地蕴含着生活的价值取向。美好生活同样如此。它必须将美好的需要作为指向。唯有以美好的需要为目标先导,追求真正美好的生活需要,生活才能变得真正美好。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亦即美好生活,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向度。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民的需要及其提升。良性的社会是为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提供足够丰厚的条件,使社会成员得以过上美好生活的社会。在这个意义上,美好的生活需要还是判断社会是否发展及其程度的尺度与标准。满足了美好生活需要就意味着实现了高度的发展,可以说,美好生活需要是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尺。

  美好的需要具有某种“解放”的意蕴。在黑格尔看来,人的需要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自然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而作为“高尚需要”的精神需要能够生成解放的作用。虽然这一观点是从客观唯心主义立场作出的,但对于理解美好生活需要亦有启发。美好的需要能够荡涤错误的欲求,让人从不合理欲望的枷锁中挣脱出来。马克思之所以期待劳动成为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第一需要,也是希望以之破除资本主义社会中诸多不合理的欲望。因为唯有如此,人类方能真正通达解放与自由。

  对更好生活的追求,引领并推动人类的发展进程,构成现实生活通往理想目标的强劲动力。恩格斯曾言,“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需要对于生活和社会的推动亦如此。及时、有效地实现人之需要,能够有力推动生活质量的提升和社会的发展。因此,美好需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值得充分发挥。

  生成和确立美好需要系统

  本质而论,社会发展的根本是人的发展。美好需要构成美好生活的前提、先导和动力,只有满足真实的美好生活需要方能通达具有实质意义的美好生活。实现生活的美好,迫切需要生成和确立美好需要系统。

  在崇高的生命和优美的生活面前,只有美好和高尚的需要才能同生命与生活相匹配,也只有以美好和高尚需要作为目标的人,才能现实地生成作为人的发展和解放。生活所以美好不仅在于满足需要,而且更在于扬弃需要的历史局限性。中华儿女必须倍加重视和升华自己的生活需要,以无比高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构本真美好的需要系统。

  全体社会成员都应认真而深刻地省思自己在实际生活中显露出的需求,破除不合理的欲望,生成和确立真正美好的需要,进而建构美好需要体系。疫情愈是肆虐,美好生活就越是值得珍视和守护,越是需要开拓和创造;也越是提示我们注重提升自身的需要及其合理性。我们亟须发挥美好生活需要之于大量看似合理实则不当的欲望的超越意义,以真正美好的需要取代不合理、不美好的需要。值得强调的是,全体社会成员应加以反思和提升的不仅是个体自我的需要,而且是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在人与人的联系高度发达的今天,当需要的不合理造成社会性问题时,没有任何个人能够独善其身。

  在整个社会共同体中生成和确立美好的需要系统,不能只是通过少数人的努力实现,而必须由全体社会成员携手完成。生活需要将随美好生活的推进而提升,进而带来生活的改善。需要的升华和生活的改善形成的良性循环,也必将给中国人民带来美好生活。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19日 15版)

文章关键词:解放 客观唯心主义 光明日报 中华儿女 有益成果 人的发展 历史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 历史局限性 共产主义社会 责编:彭向华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解放军报评论员:努力开创新时代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解放军报评论员:努力开创新时代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南海网微信公众号用微信扫一扫南海网手机客户端南海网微信小程序用微信扫一扫

  • 【追寻先烈足迹】北平解放前夕的隐蔽战线

    回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曾经非常隐秘的第二条战线始终存在,并发挥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在城工部给北京大学博物系的教授、历史博物馆馆长韩寿轩的一封信中,信的开头称“寿轩先生”,信尾署名为“中国共产党华北中央局城工部启”。

  • 埃塞俄比亚总理:72小时最后通牒后,已命令军队挺进提格雷州首府

    【埃塞俄比亚总理:72小时最后通牒后,已命令军队挺进提格雷州首府】据美联社刚刚发布的报道,埃塞俄比亚总理星期四(26日)说,在72小时最后通牒结束后,他已命令埃塞俄比亚军队挺进埃塞北部的提格雷州首府,还警告50万当地居民待在家中并解除武装。2019年12月,新任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正式成立新执政党埃塞俄比亚繁荣党,“提人阵”拒绝加入并反对新党。

  • 【大象时评】“东风启中原”系列评论之六:来一场解放思想的深刻革命!

    11月21日上午,豫浙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杭州举行,至此,河南和上海、江苏、浙江的战略合作框架都已签约完毕,项目涵盖先进制造、科技创新、教育医疗、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

  • 时政微视频丨新时代 浦东扬帆远航再出发

    浦东开发开放30年的历程,走的是一条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是一条面向世界、扩大开放之路,是一条打破常规、创新突破之路。展望未来,在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壮阔征程上,上海一定能创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一定能展现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气象。

  • 戎装变迁四十载 英姿飒爽的风采不变

    军服是一个国家军人外在形象的重要体现,是军队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为配合04式士兵常服穿着,我军还首次为除海军海勤和驻香港、澳门部队以外的士兵配发02式士兵皮鞋。

  • 收藏!最新“全国医院排行榜”发布!郑州这所医院上榜!

    11月14日,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在上海发布《2019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2019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和《2019年中国医院专科综合排行榜》,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继续位居排行榜前五名。

  • 解放军报评论员: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的重大举措

    退役军人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我们坚信,退役军人保障法的施行,一定能更好地加强退役军人工作,一定能更加有效地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 揭阳火炬村:“一墙一画”绘就红色文旅富民路

    火炬村村貌焕然一新。去年火炬村重新粉刷旧屋外墙,以红色故事为主题,绘制革命老区代表性墙画,整个村貌焕然一新。现在,火炬村着重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红色旅游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同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解放军报评论员: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今年,中国率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率先实现了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强大领导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越是这样,就越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这个指引方向的指南针、凝心聚力的主心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就越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