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同比名义增长3.9%;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速由上半年的下降1.3%转为增长0.6%,年内首次转正。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这个0.6%,实属难能可贵。
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奋斗目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科学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有效推动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国民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复苏,居民的“钱袋子”也有了保证。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充分实施就业优先政策,贯彻落实稳就业各项政策措施,强化稳岗就业举措,社保减免、稳岗返还、扩大灵活就业等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98万人,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9.8%。城镇调查失业率也从2月份的高点逐步回落,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比8月份下降了0.2个百分点。
“保市场主体”就是保就业、保民生,“撑”住企业也就“稳”住了就业。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支持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取得积极成效,为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送去了“及时雨”,也为未来发展积蓄了能量。
与此同时,我国还加大了保基本民生的力度。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养老金和离退休金、人均社会救济和补助收入、人均政策性生活补贴收入等都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而且远高于整体的居民收入增速,充分发挥了重要的兜底保障作用。
收入有保障,人们才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当前,我国就业依然面临较大压力,消费复苏的整体水平离预期还有一定差距,民生保障也还存在短板弱项。接下来,要继续按照“六稳”“六保”工作要求,压实各方责任,继续狠抓稳就业举措落实,特别是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多措并举增加居民收入。(经济日报记者 熊丽)
11月16日,10月份经济运行成绩单刚一发布,不少“眼尖”的网友便发现一个亮眼的数据:10月份,餐饮收入4372亿元,同比增长0.8%,增速年内首次转正。线上消费快速增长的同时,线下消费也在恢复,前10个月规模以上超市的零售额增长3%,百货店、专业店等零售额降幅明显收窄;
11月16日,国新办就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介绍说,10月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3665亿元,同比下降2.4%,降幅比1-8月份收窄2.0个百分点。
10月28日,国新办举行稳就业和减免社保费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表示,当前就业形势可用12个字概括:总体平稳、逐步回暖、好于预期,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增、一降、一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3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就业形势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13.25亿人,覆盖94.6%人口,电子社保卡累计签发2.55亿张,27个省份的221个地区开通电子社保卡移动支付应用。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3日讯(记者韩秉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3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就业形势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13.25亿人,覆盖94.6%人口,电子社保卡累计签发2.55亿张,27个省份的221个地区开通电子社保卡移动支付应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23日在人社部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今年以来,我国持续推进助企纾困政策落实,稳定就业岗位。卢爱红说,前三季度,我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城镇新增就业898万人。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与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北京市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推进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居民收入实际增速转正,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4%,扣除价格因素后,由上半年下降0.7%转为增长0.2%。
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在发布会上回应《经济参考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延续了稳步恢复的良好态势,这再次表明,中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
“全球多数地方仍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挣扎,中国再一次证明了在有力控制住疫情后,是可能实现快速经济恢复的。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当天发布的数据,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达到4.9%;总体看,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0.7%,增速由负转正,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
随着一系列稳外贸措施落实,我国出口自4月份以来就止跌回升,自6月份以来实现进口、出口连续双增长。在一季度同比大幅下降之后,二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回升,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8%,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