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正义之战必胜

2020年10月22日15:57  来源:解放军报

5034

  (一)

  风起云涌的20世纪,有一场战争深刻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的历史走向,甚至撬动着今天大国博弈的棋局。

  70年前,鸭绿江彼岸的三千里江山,夜与昼被炮火一次次撕裂,20多个国家直接或间接卷入战争,双方300多万军队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搏杀,霸权主义者黯然离场,正义的旗帜重新在北纬38度线上高高升起,和平的阳光才真正普照古老的东方大地。

  习主席指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

  如果说,西方军事史学家称公元前5世纪的马拉松之战是“欧洲出生时的啼声”,那么发生在20世纪中叶的抗美援朝战争,则是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声呐喊。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朝鲜战争对中国而言不只是平局。它确立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军事强国和亚洲革命中心的地位。它还建立了中国作为一个令人敬畏的对手的军事威信,在以后的几十年中,这一威信始终不坠!”

  其实,基辛格只说对了一半。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不仅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中华民族“换了人间”的崛起之战,更是世界进步力量“保卫和平”的殊死之战。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保家卫国,再也没有什么语词像这4个字一样,能够深刻揭示中国人民在经受列强长期凌辱后对这场战争的理解。

  今天,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数据早已揭秘——

  在这场战争中,重要的战役、战斗134起,平均每周就有一次;志愿军共歼灭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71万余人,击毁和缴获飞机4268架、坦克1492辆、装甲车92辆、汽车7949辆,缴获(不含击毁)各种火炮4037门……

  这是一个辉煌的胜利——美国军队不得不回到中国早就警告它不得跨越的那条著名纬线。

  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真正赢得了和平发展的机遇和愿景。

  从胜利的那一刻起,洗雪百年屈辱的中华民族在迈向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步伐更加坚定、自信。

  在随后的岁月里,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风险挑战,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意志从未改变、历久弥坚。

  (二)

  中国,东北。

  70年前的那个秋天,辽阔的黑土地上,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孕育着丰收的年景。

  这幕场景,来之不易。当时,从持续百年之久的干戈离乱中诞生的新中国刚满周岁。战火耕犁的广袤国土上,到处是断壁残垣、瓦砾废墟,河山欲待重整、神州渴盼归一、污泥浊水急需荡涤……

  开国之初,百废待兴。经过了长期战争磨难的中国人民,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深知和平的宝贵,最积极地维护和平,最坚决地反对战争。当时,一位诗人曾深情地写道:应该“让卓娅和舒拉继续读中学第九班,让刘胡兰活到今天成为劳动模范……”

  但是,一场猝不及防的战争,让新中国的安全环境陡然恶化。

  鸭绿江,一江寒水,风波骤起。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杜鲁门政府悍然派兵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并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甚至悍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把战火烧到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之上。

  与此同时,美国第7舰队侵入台湾海峡,派遣空军部队进驻台湾基地,直接粗暴干涉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

  和为贵,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民族。然而,也正是中国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以战去战,虽战可也。”

  抗美援朝这场不期而遇的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中国人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毅然派出志愿军抗美援朝,完全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举”。

  对于信奉“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的丛林法则、叫嚣把中国“炸回到石器时代”的战争狂人,仅靠声明和抗议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只有也必须用侵略者听得懂的方式进行严正回击。

  一个刚刚结束百年苦难的古老民族,一个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如果面对战火燃烧到家门口而无动于衷,是难以在世界上挺直腰板的,和平生活也只能是一个奢望。在关键时刻敢于亮剑,是中国共产党人作出的历史选择。

  “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殷鉴不远,日本军国主义鲸吞朝鲜而后蚕食中国,从而使中朝两国先后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惨痛教训刻骨铭心。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1950年那个秋天,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承担起保卫和平的历史使命。

  中国人民志愿军——新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军事名词由此诞生。它将在以后的日子里被全世界所关注,并最终成为坚强、无畏、勇敢的代名词,也因它为维护正义、反对强权所建立的不朽功勋而永垂史册。

  中国人民派出自己的优秀儿女参战,是面对侵略威胁,不得不打,必须打胜,别无选择。

  历史的衔接,竟然如此间不容发。中国国内解放战争最后一场战役——昌都战役结束的第二天,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场战斗——云山阻击战打响了。

  抗美援朝战争,给美国人留下最深的一个印象,就是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中国人为了捍卫追求幸福生活与和平发展的权利、为了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是有红线和底线的。

  红线绝不容超越,底线绝不容踏破——

  过去是如此,现在是如此,将来也是如此。

  (三)

  长津湖战役中,美国战地记者邓肯拍摄了一张著名的照片——一名美军士兵脸上生满冻疮、目光呆滞、仰望苍天。

  当时,正值西方圣诞节的前一天,邓肯问这名士兵想要得到什么?沉思许久的士兵吐出一个词——明天。

  然而,许多美军士兵再也见不到明天了。

  在长津湖战役中,曾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攻入西伯利亚、号称“北极熊团”的美第7师第31团被全歼。该团印有“白头鹰”的蓝色军旗,作为志愿军的战利品,至今被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

  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先后横扫美国“开国元勋师”骑兵1师,打垮号称“永远忠诚”的陆战1师,粉碎“决不当第二”的步兵2师,让“联合国军”10天溃逃300多公里,被歼3.6万余人。

  这是一幕怎样的战争奇观!衣衫褴褛的志愿军官兵,拿着美军认为扔进炼钢炉都不配的简陋武器,吃着美军认为连饲料都不如的少量食物,在漫天飞雪的崇山峻岭中,顶着成吨落下的钢铁火雨,前赴后继追逐着敌人的坦克和卡车,生生造就了“美国陆军史上的最大败绩”。

  志愿军的浴血奋战,深深震撼了对手,也深深震撼了世界。

  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国家广场的朝鲜战争纪念园,有这样一组雕塑——19个脸上写满疲惫、眼神惊恐、身披斗篷的美军士兵,似乎正在穿过一片危机四伏的战场。

  这样的惊恐,几乎贯穿了整个战争的五次战役。

  美国人的心中,一定充满了疑惑——如果战争胜负的天平单单取决于物质力量的比拼,这场战争本来不应该有任何悬念。

  据统计,1950年美国一共生产了8700余万吨钢,接近世界总产量的一半,而中国只生产了大约60万吨钢,还不到美国的百分之一。

  《抗美援朝战争史》记载,美军即使攻击志愿军一个连的阵地,也会动辄用几十辆坦克,且有飞机支援,发射炮弹多达2000到3000发,而志愿军在前三次战役中,总共才发射炮弹5341发。

  当时美军一个军拥有坦克430辆,志愿军最初入朝的6个军,一辆坦克也没有,某主力军90%的战斗员仍在用日军1905年设计的三八式步枪……

  于是,骄横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战前在威克岛上会晤总统杜鲁门,自然得出这样的逻辑——中国参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言外之意,我比你强大,飞机大炮比你多,你就不敢跟我真打!

  威克岛,Wake Island,英语“醒来之岛”的意思。但是,至少这位美国五星上将当时是不够清醒的。

  麦克阿瑟真正醒来,是在多年之后。他遇到了一生中最强大的对手,他的傲慢与偏见,让他和他的士兵,付出了惨重代价。

  抗美援朝,是中华民族百年以来扬眉吐气的一仗,既打出了国家安宁,也打出了民族尊严,更打出了一支军队面对强敌的自信。

  朝鲜五圣山,有两个小小的高地——上甘岭。发生在这里的那场战役,使这里成为美军的“伤心岭”,也成为整个世界重新认识中国、重新认识中国军队的“分水岭”。

  43天的上甘岭之战,“联合国军”发射了190多万发炮弹,投下5000多枚炸弹,付出了2.5万余人的伤亡,却依然没有跨越这两座几乎被炮火削平了的小山包。

  上甘岭战役的沙盘,后来摆放在了西点军校的课堂里。

  1997年,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访问西点军校。一名美军中校指着上甘岭战役的沙盘问道:“我们知道你们只有两个连的兵力守卫,但是不明白为什么我们7个营就是攻不下来。”

  其实,这个悬念一点也不“悬”——

  从自然界中攫取的物质的钢铁是有限的,而从中国人民心中唤醒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中国军人心中焕发的保家卫国的意志力量则是无穷的。

  (四)

  这是一把来自抗美援朝战场的军号。

  军号的主人,叫张群生,志愿军第124师4连司号员。

  黄草岭之战,张群生所在的4连担负最前沿的烟台峰阻击任务。战至最后,全连只剩下17个人。

  夜幕降临,张群生一次次吹响军号,远处的指挥所听懂了时断时续的号声:阵地还在!

  这也是美军第一次近距离听到中国军队的军号声。《最寒冷的冬天》作者、美国随军记者大卫·哈伯这样写道:“对于这种声音,只怕很多人在此后终生难忘,因为他们很快就会知道,这种声音代表着中国军队即将投入战斗……”

  激昂的号角,是召唤、是信心,是力量、是勇气。对于志愿军官兵来说,每当军号吹响,就是冲锋陷阵的关头,就是血性迸发的时刻。

  天欲裂,铁在烧。中华民族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中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在与世界列强血与火的较量中日益清晰起来。

  创造这一切的,是一名名平凡的战士——

  1952年10月20日,21岁的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此前的10月12日夜,同样年轻的邱少云在奉命潜伏时,被敌人的燃烧弹点燃了身体,他却纹丝未动。

  没有从天而降的胜利,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牺牲。这种敢于胜利的豪气,这种一往无前的血性,被对手称之为“谜一样的东方精神”,其源头来自哪里?

  习主席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力量源泉及其获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伟大的抗美援朝斗争的正义性。”正是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志愿军将士才会有愈战愈勇的旺盛斗志和高昂士气,才能不断创造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争奇迹”。

  于是,面对长津湖畔“50年不遇的严寒”的漫天风雪,志愿军某部6连顽强阻击敌军,125名官兵冻僵后仍持枪俯卧战壕,凝固成永恒的冰雕。

  于是,面对“能够融化钢铁的密集轰炸”,志愿军某部坚守在狭窄的铁原地区阻击敌军13个昼夜。完成任务后,“一个师只剩一个团”“铁原变成了‘血原’”。

  于是,黄继光壮烈牺牲10天后,接任他的班长吕慕祥再次演绎了撼天动地的壮举——多处负伤后,他拉响手雷扑向敌人地堡……在那场战斗中,拉响手榴弹、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舍身炸碉堡、堵枪眼的英雄,留下姓名的就有38位!

  “我们向志愿军忠烈致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今年9月27日上午,搭载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空军运-20运输机飞行员与机场塔台的空中对话,代表了全国人民的炽烈情感。

  2014年以来,我国先后迎回7批716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在那场战争中,197653名中华儿女在开满金达莱花的土地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一部抗美援朝战争史,就是一部英雄的史诗。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涌现出近6000个功臣集体和30多万名英雄功臣。

  “峻极高山齐仰止,誓将纸虎化为尘。”在这场较量中,志愿军将士以巨大的牺牲捍卫了新生共和国的安全、保卫了人民和平生活的环境,把拥有先进陆海空军和原子弹的美国人打到了谈判桌边。

  英雄的志愿军,改变了整个世界注视中国的眼神,也使中国赢得了对手的尊敬。

  美军第2师有个团长叫保罗·弗里曼,在二战时期曾在中国当过武官。当《芝加哥日报》的记者问及他志愿军与当年国民党军队的区别,弗里曼愣怔了半晌,说出一句话——“他们不再是同一批中国人了!”

  一座山峰的崛起,挺立的是脊梁;一个国家的勃兴,耸峙的是风骨。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五)

  1958年,志愿军第20兵团从朝鲜凯旋,竟然神秘地在西方情报网上“消失”了。

  今日向何方?直指昆仑山下。

  这支征尘未洗的大军开进西北戈壁,开始建设中国自己的核试验基地。

  残酷的战争,自有它无法变更的规律和法则。辉煌的战绩,是热血和牺牲写就的,背后隐藏着志愿军装备技术与对手存在代差的现实。在硬碰硬的对决和较量中,志愿军深刻认清了对手,也深刻认清了自己。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央军委系统地总结同高度现代化装备的美军作战的经验,适应现代化战争的要求,迈开了建设强大的正规化、现代化军队的历史步伐。

  1952年6月6日,朝鲜战场前线激战正酣,一纸电令却将志愿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陈赓召回了北京。这位满身硝烟的战将被委以重任——组建军事工程学院,为我军培养高素质装备技术人才。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战争中学会办校。志愿军副司令员杨得志,回国后进入军事学院学习,并兼任战役系主任。学习期间,他被任命为志愿军司令员。

  抗美援朝战争,成为中国军队走向现代化的引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快车道。兵种,从单一走向合成;装备,从落后走向先进。战法,转入协同;战将,宛如群星。

  朝鲜战场胜利的号角犹在耳畔,世界又被一声声东方巨响所震撼。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国防尖端科技成就,宣告了中华民族捍卫发展权利、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心,成为新中国兴旺发展的标志。

  用胜利奠基和平,用强大巩固和平,是一支军队对使命最好的回答。

  难怪,“联合国军”最后一任总司令克拉克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我们的失败,在于我们没有打败对方,甚至对方更强大。

  一切早已开始,一切远未结束。

  如果长眠的志愿军英烈在天有灵,他们会含笑九泉——

  他们热爱的和平,被一代代中国军人记在心头、捧在手心;他们盼望的强大,被一代代英雄传人视为使命、热血践行。

  21世纪的人民军队,已经成为基本实现机械化、加快迈向信息化的强大军队,正沿着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向着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阔步前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重塑的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充实、合成、多能、灵活的部队编成逐步形成,战略预警、远海防卫、战略投送、信息支援等新型作战力量得到充实加强,国产航母、新型战机、先进导弹、新一代战车等装备部队并形成作战能力……

  昨天,志愿军将士用胜利创造了数十年繁荣安定的和平环境。

  今天,我们必须为了新的胜利,开始新的出发。

  环顾寰宇,当今的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而是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旧的冷战思维暗流涌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卷土重来,我国国家安全的隐忧不断加大,“黑天鹅”“灰犀牛”可能不期而至。

  树欲静而风不止。我们要和平,我们要发展,我们要稳定,我们要复兴,但有些势力却蓄意捣乱、羁绊掣肘、丑化打压、抹黑讹诈、威胁恫吓……

  这样的伎俩,中国早就见识过。这样的图谋,中国早就粉碎过。“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军事手段,始终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保底手段。我们必须强化忧患意识,提高打赢能力,回答好新时代的“胜战之问”“价值之问”“本领之问”,时刻保持盘马弯弓、引而待发的高度戒备态势,忠实履行好“四个战略支撑”的神圣使命,决不允许祖国疆土有半寸丢失,决不允许民族复兴进程被扰乱打断。

  过去,枪响之后,我们能够打赢战争让枪声不再响起。

  今天,枪响之前,我们要能遏制战争让敌人不敢开枪。

  (六)

  黑云压,城欲摧。

  一张老照片令人扼腕叹息: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京城不少百姓麻木围观,有的竟帮着侵略者扶梯攻城。

  花如潮,歌如海。

  另一张老照片则使人欢欣振奋:凯旋的志愿军英雄被群众簇拥在中间,脸上挂着自信和骄傲的军民在为胜利欢呼……

  民族觉醒,全民抗争,是战胜一切侵略的首要条件。抗美援朝战争所激发的中华民族自尊、自信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凝聚民族之魂,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巨大动力。

  这是一场真正全民参与的正义之战。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帝国主义侵略者应当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半个世纪岁月流转。很多人都没有想到,曾经一盘散沙的古老民族,面貌竟然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旧社会“抓丁拉伕”的恶习无影无踪,全国城乡到处出现父母送儿女、妻子送丈夫、兄弟争相入伍的感人场面,“征兵就像挑女婿”,“最可爱的人”成了人人向往、人人仰慕的英雄。

  ——“扶梯助敌”这样亲痛仇快的现象被扫入历史垃圾堆,“成千成万的铁路职工、汽车司机和民工纷纷到朝鲜前线去担任战地的各种运输与勤务工作,保证了战斗任务的胜利进行”。

  ——“妥协退缩”的思潮早已成“过街老鼠”,知识分子为支援前线的爱国事业鼓与呼,医务工作者组织大批医疗队奔赴前线,“为最可爱的人购买飞机大炮”的捐款热潮席卷了每一个社会层面、每一个社会角落……

  28岁的豫剧演员常香玉带领剧社,踏遍半个中国,通过178场义演,捐献了一架价值15亿旧币的米格-15战斗机。

  一年两个月后,常香玉随第二届赴朝慰问团到战场慰问演出。此时,由祖国各行各业捐赠的战机,正在他们的头顶飞翔。

  这是令人震惊的捐款数字:截至1952年5月31日,全国捐款总额达55650.6亿元旧币,可购买战斗机3710架!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志愿军老兵朱宪臣回忆,在部队分发炒面时,分到他手里的炒面袋上,竟赫然写着中央首长邓子恢的名字。为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周恩来总理也曾带头动手、挥汗如雨地炒面。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主席,则为这场战争贡献了长子……

  “湘水之岸,英木苍苍。身在异域,魂归故乡。凤凰涅槃,人天共仰。为国舍命,日月同光。”

  彭德怀在战争总结报告中写道:抗美援朝运动所引起的祖国面貌的重大而深刻的改变以及人民政治觉悟和组织性的空前高涨,又转而成为鼓舞全军勇气百倍、愈战愈强的最重要的力量。

  从“男女老少齐动手,家家户户做炒面”,到工人兄弟喊响“工厂即战场、机器即枪炮”的战斗口号,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从一封封如雪片般飞往前线的慰问信,到一个个装满纯真童心的储钱罐……

  习主席曾感慨地说:“正是由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才形成了同仇敌忾、战胜一切困难和强大敌人的无穷力量,才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硬的力量,和平是最强的渴望。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民族,用了不到3年时间,付出难以想象的巨大牺牲,荡涤了旧世界的污泥浊水,使饱经磨难的东方古国焕发了气冲霄汉的热情,展现出万众一心的团结,“联合为一支巨大的洪流,冲破了一切困难,把抗美援朝斗争引向伟大的胜利”,这就是响当当的正义。

  一个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民族,仅仅用了70多年的时间,以超越想象的努力,团结亿万人民胼手胝足、共同奋斗,不仅创造了人类发展奇迹,更让发展成果惠及全球,这就是响当当的正义。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弘扬和光大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70年过去,这些精神已经深深融入几代中国人的血脉灵魂,成为中华民族直面挑战、敢于斗争、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新中国不是被吓大的,“伟大的担子要由伟大的人民一起挑”。

  如欲奋一战而胜万战,必须联万心而作一心。

  (七)

  世界编年史上,出现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叠印。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次战役;21年后的同一天——1971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

  看似巧合的历史,实则有它必然的逻辑。

  透过历史的细节,往往能看到人心向背,能看到大势所趋。

  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直到晚年还清晰记得那激动人心的一幕——1950年10月,他正在东欧参加“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当志愿军收复平壤的消息传来,几千名各国与会代表边鼓掌边高呼“新中国万岁”,时间竟长达十余分钟。

  从世界格局的走向去观察、从人类和平的进程去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极大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极大推进了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正义战争必然会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鼎力支持。

  志愿军入朝作战不久,伍修权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谴责美军的一系列侵略暴行,成为当时“世界头号新闻”,美国各地同情者“送来的鲜花堆满了房间”。

  1952年初,美军在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实施细菌战,引起全世界进步人士的强烈反对。世界和平理事会、世界工会联合会、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等国际性组织先后发表声明,坚决抗议美军进行细菌战的罪行。

  苏联及广大社会主义国家积极支持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仅“一五”期间,苏联就援助中国156个重点工程,东欧国家援助中国108个大型工程,这些项目奠定了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化的基础,有力地支援了朝鲜前线的对敌斗争。

  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真理必将战胜强权——这是一条人类社会的公理,也是中国军人为之奋斗的信念。

  2016年7月10日,南苏丹首都朱巴市朱巴山脚下,中国维和步兵营战士李磊、杨树朋在哨位上壮烈牺牲。消息传回,人们在悲痛之余发现,他们的部队有一个光荣的名字——“杨根思连”。

  1950年11月29日,该连连长杨根思和战友连续打退敌人8次进攻后弹尽粮绝,毅然引爆炸药包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新时代“杨根思连”的官兵,依然铭记着老连长的誓言。

  时间的风雨洗刷着昨天的记忆,历史的车轮已将昔日弹坑辗压平整。志愿军先辈为正义而战、为和平牺牲的血性担当依然在中国军人的血脉中流淌:“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今天,从地中海畔的黎巴嫩到西非马里,从红海沿岸的苏丹到中非刚果(金),中国维和官兵暂别安宁的环境和挚爱的亲友,直面异国他乡纷飞的战火和肆虐的疾病,履行大国担当、捍卫世界和平。

  从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帮助德国、日本、巴基斯坦等国侨民撤离也门,到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助力沿线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从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到落实“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

  一个个务实的行动,让世界感受到什么是大国担当,也生动诠释着什么是人类情怀。

  一个历经苦难、浴火重生的国家,以新的理念、新的构想,为我们这个联系更加紧密的世界描绘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天下一家”的愿景。

  今天的世界,每一秒都是马克思所说的“世界时间”。今天的中国,早已是世界之中国。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我们始终与世界人民真诚相处、守望相助,在办好自己事情的同时,积极为世界和平发展作贡献,努力维护全人类和谐相处、共享繁荣的安定局面——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八)

  2020年9月17日,威海刘公岛。

  这天,北洋水师旗舰“定远号”一块铁甲出水,唤起了人们对126年前那场失败战争的惨痛回忆——它的手足兄弟“镇远”,曾被掳到日本作为战利品展示。

  那一败,华夏陆沉,痛彻心扉。

  两天后的9月19日,一级战斗英雄、空军原司令员王海上将的追悼会在北京举行。

  老英雄魂归云天,他当年击落击伤9架敌机的米格-15战机依然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记录着70年前“中国仿佛一夜之间成为空军强国”的传奇。

  那一胜,醒狮扬威,举国振奋。

  千里流淌的鸭绿江,目睹了两支不同时代军队的成败,也见证了一个民族在不同时代的荣辱。

  1953年9月12日,毛泽东在听取抗美援朝工作报告后指出: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伟大的,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就是那么一回事。我们取得了这一条经验,这是一条了不起的经验。

  鉴往事,知来者。既往的历史由一次次战争相连而成,和平只是两次战争的间歇。

  攸关国运的战争往往是历史的拐点:胜,则向上提升、昌明繁盛;败,则向下沉沦、内忧外患。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与列强的“和约”越签越多,和平却离中国人越来越远,战乱频仍,积贫积弱……人民梦想和平,如大旱之中渴盼甘霖。

  止戈为武,能战方能止战。重大历史事件,曾被哲学家比作划过天际、切割时空的闪电,它往往会在消失时留下一道分野,并重新定义“闪电之前”与“闪电之后”的世界格局。

  “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没有斗争,就没有胜利,就没有今天的一切。

  2020年10月19日,习主席在参观“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时指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

  这一伟大胜利告诉我们: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这一伟大胜利启示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70年前的昨天,保卫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维护区域和世界和平,就是合乎逻辑、顺应潮流的正义事业。

  7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蓬勃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合乎逻辑、顺应潮流的正义事业。

  “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 70年前,我们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为了中国人民能够过上幸福生活,能够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打败强大的敌人,今天我们同样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保卫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维护人民安宁和世界和平。

  “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毫不动摇,毫不退缩,直到取得胜利。

  一唱雄鸡天下白。中华民族从站起来的那天起,就再也不会屈服于任何强权势力。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怎么可能被霸权主义的无理施压和讹诈吓唬住?今天的中国人民,又怎么会在强权政治的蛮横霸凌面前低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今日何日,今夕何夕?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剥夺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没有任何力量能够磨灭中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和向往。

  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中国,是对为夺取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而献出生命的英烈,为保卫祖国、维护和平作出贡献的先辈最好的告慰。

  忠烈千秋,一襟晚照。当年投身抗美援朝战争的那批年轻人,如今已渐入人生暮年。那段历史,对于他们而言,是一段青春的华彩;对于国家民族而言,那是一段奋发图强的家国记忆。

  一支军队对英雄最好的纪念,就是英雄辈出!

  一个国家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文章关键词:1950年 长津湖战役 南苏丹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大国博弈 提高打赢能力 联合国军 新型战机 先进导弹 第7舰队 责编:徐宁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中国之治@文化解码】善用传统政治文化精髓搞治理

    与此同时,也需要及时启动新技术主体协同国家治理的顶层设计与相关规划,加速推进数字化政府建设,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公共治理的制度规则,有效加强监管。

  • 焦点访谈:这场高规格的表彰大会,总书记提了“三种精神”

    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在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今年的劳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并从多个方面对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出了要求。

  • 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弘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推进伟大事业中凝聚团结奋进的力量。

  • 中工网评:奋进新征程,用劳模精神锻造每一位劳动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 探秘:如何评选出劳模?怎样能成为劳模?

    2020年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筹委会办公室主任、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李玉赋介绍,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评选表彰劳动模范,1950年至今先后召开16次表彰大会,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超30000人次。

  • 治淮70年的历程和主要经验

    今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淮河,视察治淮工程,察看淮河水情,详细了解淮河治理历史和淮河流域防汛抗洪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1950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确立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翻开了淮河治理历史性的崭新一页。

  • 抗美援朝志愿军吃什么?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日子里,人们除了为志愿军的英勇顽强而感动外,也关心志愿军官兵吃什么。从1952年起,国内一些食品加工厂还研制生产了罐头食品,供给在朝鲜前线的志愿军食用。

  • 我军礼服的沿革丨你知道一共装备过几套吗?

    干部礼服样式:大檐帽;上衣前开襟,单排五粒金黄色铜扣,两个上挖袋;西式裤;黑皮鞋。礼服帽为大檐帽(女军官为无檐软帽):大元帅、元帅、将官为金黄色金属丝帽带,校官为黑色皮革帽带。

  • 红军军服为何是灰蓝色?陈毅“诗意”概括

    军装,是供军人穿着的制式服装,是军人身份的重要标志,是部 队形象的重要体现。此时适逢列宁逝世5周年,为缅怀列宁的丰功伟绩,红四军前委决定将这批军装的红领章上都缀上黑边,以表纪念。

  • 墨西哥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之困,警示了什么

    从国际社会看,“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一个新奇的经济社会现象,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比较典型的有墨西哥、巴西、马来西亚、菲律宾、南非等国家。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