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国家凝聚力的源动力

2020年10月27日15:09  来源:人民论坛网

5034

  国家凝聚力是指当代中国不同民族、政党以及民众在理想、目标、利益共同的基础上,国家满足其物质、精神、政治、文化、安全等需要,而产生的内向聚合力和外向吸引力。一个国家要能够产生凝聚力,它的国家成员必须有共同理想、目标和利益,这是任何国家形成凝聚力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国家有了公众认同的共同理想,就能够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一个国家有了公众认同的共同目标,大家就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个国家有了公众认同的共同利益,大家就会自觉地为之奋斗。人民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政治需要、文化需要以及安全需要及其满足是国家凝聚力产生的源泉和动力。这种国家对人民多元需要的满足所形成的强大凝聚力又必然转化为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合力。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国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提出国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多重需要,也是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提出来的。因为只有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物质、文化、政治、安全等需要作为国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去分析去研究,才能把握国家凝聚力形成变化的规律。

  人民的需要,这样一个看似非常简单、共知的道理,是如何成为国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呢?从根本上说,人民的需要这个从古到今最能直接表达国家主体构成人群的诉求形式,可以超越不同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制度,成为国家领导人的执政目标。因为他们懂得,一个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政府,也就是人民不需要的政府,这样的政府不可能具有凝聚力。同时,这样一个表达内容,又成为不同政治倾向的理论家研究社会的共同起点。比如,马克思在论述人的需要产生时说:“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并认为,“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则构建了需要层次理论。这一切表明了人民的需要对国家凝聚力形成的重要。

  我国人民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变化,不仅有量的变化,更有质的变化,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全面提高的必然反映。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成为国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只有纳入国家发展目标,才能成为国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一种自然的客观存在时,并不能和国家之间产生凝聚与被凝聚的关系。只有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同国家的发展构成因果关系时,人民美好生活客观存在的需要,才能成为国家凝聚人民的源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按照人民意志建立起来的国家政权。从国家政权的性质上说,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内容,完全由人民的需要所决定。因此,国家行为要努力反映人民美好生活的意愿和需要,反映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越广泛,国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越强大。但是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能力的限制,人民的多元化需要并不能全部成为国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一方面要鼓励不断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国家把反映人民核心利益的需要纳入国家的发展目标,把人民的美好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引导人民群众根据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形成合理、科学的需要。超出国家发展水平、国家没有能力满足的需要,不可能纳入国家的发展目标,进而也不可能成为国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全面性要求只有国家发展的全面性保障,才能成为国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全面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阐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特点时强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全面性需要,只有得到国家发展的全面性保障,这种全面性需要才会全面转化为国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事实表明,在人民美好生活的全面性需要已经产生的前提下,国家没有满足的那部分需要,不仅不会转化为国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而且还会发生弱化国家凝聚力的负面作用。如国家能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物质、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要,但是如果人民对社会治安的安全需要问题不满意,这种不满意就可能会转化为对各级政府的工作不满意,进而弱化国家凝聚力。这种全面性不仅体现了人民需求全面性与国家能力之间的经济凝聚关系,也体现着国家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民利益最大化的政治凝聚关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要求国家有与之相适应的能力和水平,才能保证其成为国家凝聚力形成源泉的稳定性。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产生,总是和国家一定阶段的发展能力和水平相联系。这表明两方面问题,一是如果没有国家一定阶段发展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人民就没有条件形成美好生活的多方面需要。它反映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二是国家必须不断提升适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能力和水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才能成为国家凝聚力形成的源泉。它反映的是国家发展能力和水平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增强国家凝聚力的动力

  一个国家稳定强大的凝聚力,不能仅靠对人民群众不切实际的许愿和空头承诺,必须有满足各种诉求的实际行动,而且实际行动的结果,必须达到人民的期望值。事实表明,只有把人民群众的需要通过国家的行为得到实实在在的满足,才能增强国家凝聚力。国家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形成国家凝聚力的动力同样需要以下三个条件:

  作为增强国家凝聚力动力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是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正确诉求。增强国家凝聚力的动力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得到满足,但是这种满足的人民需要必须是符合社会进步的正确的诉求。满足了不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错误需要,可能会增强一时的凝聚力,但长期下来,由于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会使满足失去可持续性,最终还是会丧失国家凝聚力。例如,为了满足一些民众致富的诉求,少数地方政府不加管理和限制的允许民众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开采各种矿山资源,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由于这种行为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样的政府不会产生可持续的凝聚力。

  作为增强国家凝聚力的动力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一定是反映主流民意的。这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绝不能是只代表少数人的,必须是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主流诉求和民意的。因为只有这样,国家才能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凝聚起来。反映的民意越广泛,国家凝聚人民的力量越强大。一个国家的发展,只反映少数人的诉求,不反映大多数公众的诉求,是很危险的。我国在20世纪80 年代面对苏东巨变,如果不是按照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实现改革开放,建设小康社会摆脱贫困,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今天。当代中国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国家,只有实现对最广大人民群众愿望的满足,增强国家凝聚力才能有最强大的动力基础。

  成为增强国家凝聚力的动力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过程,必须是可持续性的。作为国家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不会是一次性或一时性的,必须具备可持续性。不仅要满足当代人,还要为下一代人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因为任何国家对公众需要的满足都是循环性并且在循环中不断上升的。只有在不断循环和上升的过程中,才能保持着国家凝聚力增强的动力。在这里,国家通过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从两个方面保持和增强国家凝聚力的。一是同种类需要得到满足后进入周而复始的单线循环往复阶段,不停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如物质需要,主要是吃饱穿暖,发展到现在同样是吃饭穿衣,但已发生重大变化,由吃饱要求变为营养绿色要求,由穿暖要求变为时尚便捷多样化要求。二是在原有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不断产生出新的需要,即按着不断分化的路线发展。如在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产生的精神需要、文化需要、政治需要、安全需要等。因此,国家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既要满足已有需要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的持续性提升,又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不断产生的新的多样化的可持续性需要,才能保证国家凝聚力的强大和稳定。

  全面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全面增强国家凝聚力

  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全面的,国家全面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才能使国家凝聚力得到全面的增强。在新的历史时期,要通过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物质、精神、政治、文化、安全等全面需要,使国家对人民的凝聚力得到全面增强。

  首先,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牢固树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工作新要求看起来简单,但却反映了国家凝聚力不断增强的关键点所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括十分丰富的内涵。一方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个全面的、现实与愿景相融合的综合体现。全面性,表明美好生活不是单纯的物质生活或单纯的文化生活美好,而是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美好。现实和愿景相融合,表明对所包含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人民的理想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人民渴望而且必须要实现的。另一方面,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和政府的奋斗目标,抓住了国家凝聚力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民群众需要的质和量的统一,把其作为党和政府的奋斗目标,就是对人民需要最实在、最好的满足,实现奋斗目标的过程也是国家凝聚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其次,善于发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变化,掌握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变化的主动权。国家凝聚力具有周期性的特点,而周期变化来源于人民需要的周期性新变化。因此,全面掌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这是掌握国家凝聚力周期变化的关键点。一方面,根据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科学预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变化。人民需求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发现规律就可以预测现在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现在的问题是少数党员干部面对人民需求的新变化,不是积极主动地适应、了解和服务,而是让人民需求的新变化适应他们的老方法、老办法、老规定、老制度,导致人民群众不高兴、不满意,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中间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深入人民群众,努力发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新变化。经常深入人民群众,了解社情民意是我们党和政府的光荣传统。人民的需要愿望必然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特别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社会,主动利用各种媒体表达民意、民心已经常态化。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诉求变化的过程,也是联系群众,培养感情,寻求破除方法的过程,善于倾听人民呼声的各级党委政府,本身就对人民群众有凝聚力。

  最后,要通过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全面需要增强国家凝聚力,促进国家凝聚力实现全面、平衡的增强。一是通过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物质需要,增强国家凝聚力。我们认为,当下第一位仍然是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这是增强国家凝聚力的重要基础。但发展必须摆脱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传统发展模式,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因此,要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不断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水平;要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增强国家凝聚力。

  二是通过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增强国家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当前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是全面的,我们不但要抓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道德建设,还要抓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坚定“四个自信”。这样人民才会在富裕之后思想不空虚,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进而实现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的双提高,使国家凝聚力得到增强。

  三是通过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政治需要,增强国家凝聚力。国家凝聚力首先是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在国家凝聚力中具有关键性和引领性,中国共产党凝聚力强大,当代中国的凝聚力就必然强大。人民群众普遍认同的是,中华民族要复兴,国家实现现代化,战胜各种困难和灾难,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做得到。因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当前中国人民的最大政治需要。特别是这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使我们党产生了对中国人民的强大凝聚力,也进一步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充分发扬民主,也是人民群众当前的重要政治诉求。除了继续发挥好人大代表、政协代表的民主监督角色外,还要有更多可以直接听到人民群众呼声的渠道。干部队伍有良好的形象,也是人民群众的重要诉求。要加强干部队伍的修养,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让各级干部成为老百姓最亲的人、最信任的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的凝聚力强大,离不开以毛泽东为首的一大批革命领袖的个人魅力和影响力。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人民政治上信得过、能力上运筹帷幄;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形成了对中国人民的强大凝聚力。

  四是通过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增强国家凝聚力。我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文化,这是我们强大的文化优势。但是,我们的文化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少数青年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否定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丧失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国家凝聚力也被削弱。人民需要有文化自信。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创造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的时代文化。这种文化应该既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形成的社会主义文化,同时吸取现代西方文化的精华,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特点,创造出人民群众渴望的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这样的国家文化,才能经得起考验和挑战,增强人民文化自信,才能保持国家凝聚力的可持续性。

  五是通过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安全需要,增强国家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安全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人民群众对安全的需求不仅同解放初期比有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同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也有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既有安全需求种类的变化,又有需求内容和层次的变化。适应人民群众对安全的新需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既要抓好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又要注重生态安全、土地安全、粮食食品安全,让人民群众有一个幸福、安静、安定、安全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增强人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就是增强国家的凝聚力。

  (作者为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华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二级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刘学谦:《中国国家凝聚力的内涵、特点及动力》,《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7日。

  责编/谢帅 美编/李祥峰

文章关键词:凝聚力 人民群众 需要层次理论 国家政权 人民利益 动力基础 国家能力 人民意志 人民出版社 国家领导人 责编:赵惠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剑桥大学全球民调:中国民众在疫情面前凝聚力最强

    近日,英国舆观调查公司和剑桥大学共同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68%的中国受访者表示,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本国的社会凝聚力提高。这一比例在所有受访国家民众中最高,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称,这显示出中国民众在疫情面前表现出了最强的凝聚力。

  • 剑桥大学全球民调:中国民众在疫情面前凝聚力最强

    近日,英国舆观调查公司和剑桥大学共同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68%的中国受访者表示,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本国的社会凝聚力提高。这一比例在所有受访国家民众中最高,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称,这显示出中国民众在疫情面前表现出了最强的凝聚力。

  • “白鹭”天使——全国劳模朱文霞的一天

    迎着微凉的晨风,早上6点前,朱文霞到达乘务楼。很快,厦门航空收到了600多封乘务党员请战书,有力保障了百余班次的医疗团队航班、客舱载货航班、复工复产复学航班的正常运行。

  • 凝聚人心汇聚民心的重要力量

    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没有中断过的古文明,这与其固有的禀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性,是中华文明长期保持活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中国隋唐时期开始的科举制度,是加强中华文明凝聚力的制度因素。

  • 袁隆平等6人获聘“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

    近日,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正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袁隆平、申纪兰、冯巩、海霞、冯骥才、李子柒等6人受聘担任首批推广大使。据悉,“推广大使”采取分批聘任的方式,分为“国家推广大使”“民俗推广大使”“社会推广大使”“乡村推广大使”“媒体推广大使”“网络推广大使”等不同类别,由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颁发聘书。

  • 【每日一习话】确保人民军队永远跟党走

    习近平:推进强军事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人民军队永远跟党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

  • 携手同心 打赢香港防疫攻坚战(声音)

    香港舆论认为,反对派全然不顾特区政府防疫安排,肆意组织非法聚集,是导致疫情急速蔓延的重要原因。新华社近日就此发表评论文章表示,香港市民应看清反对派为一己私利而“揽炒”香港的卑劣行径,切实配合特区政府的防疫措施,携手渡过当前的艰难关口。

  • 凝聚力量 齐心战疫

    要出门,戴口罩,大家健康最重要……”  疫情防控期间,这样的“大喇叭”式宣传语在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脍炙人口。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快速提升疫情防控工作效率,推动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 【地评线】中安时评:赓续伟大精神力量 坚定民族复兴信心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名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引发广泛热议。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名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是进行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是进行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好教材。

  • 英共(马列)副主席:中国人民的凝聚力和集体意识让人尊敬

    英国共产党(马列)副主席乔蒂·布拉尔长期关注中国的发展。让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中国对庞大资源的调度能力和对人民的动员能力,她认为,这种规模的执行力,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做到。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