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甘孜州10月30日讯(记者 胡俊)“70年前,十八军军长张国华的大女儿就是在进藏路上牺牲的,这也是十八军进军西藏的第一位牺牲者。”站在四川省甘孜县的十八军窑洞群遗址前,90后讲解员拉珍动容地向记者讲述那段尘封的历史。
十八军窑洞群遗址讲解员“90后”藏族姑娘拉珍。中国网记者胡俊 摄
1950年1月,毛泽东发布了“进军西藏,解放藏族人民,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巩固国防”的庄严命令。当时准备在川南定居的十八军将士又立马收拾行囊转战西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思想的大转变。
当年7月初,张国华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部队全部抵达甘孜,经由甘孜地区继续挺进西藏。1951年春,十八军先遣部队胜利结束昌都战役。为了长期支援西进部队,西南军区决定用最短的时间,在甘孜扩建一个可以适应进军需求的机场。
70年后,当“民族团结党旗红”网络主题宣传四川站采访活动采访组来到甘孜机场遗址上的时候,拉珍动容地向记者一遍又一遍的介绍十八军进藏在四川的历史,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彷佛又展现在我们眼前。
图为进军西藏途中的十八军战士,背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图片来源:网络
“当年十八军战士用最原始的工具和双手,在海拔四五千米的川西高原开路、修机场。进军西藏的途中还修筑了著名的川藏公路,平均每公里就有一到两名战士牺牲!”93年出生的藏族姑娘拉珍感慨,“他们太不容易了,有些人进藏才十几岁,那时候的气候比现在还要恶劣。”
十八军窑洞群就是最鲜明的例证。为了长期支援西进部队,建立一个稳固的空运基地,1951年4月,十八军的将士们拼上青春和热血建设甘孜机场。甘孜县海拔三千五百多,气候条件恶劣,为了不扰民,将士们硬生生在半山腰挖出了一排排窑洞当住所。
甘孜高原气候特征明显,刚到这里的人一般都有流鼻血、头痛、头晕、心律不齐等高原反应。但十八军的将士不怕苦、不怕死,毅然克服重重苦难,在没有水,没有电,更没有充足物料的情况下,连续作战7个多月,1951年11月20日,高原上的第一个机场胜利建成。
十八军将士建设甘孜机场时用过的石碾、斧头、锤子等原始工具。中国网记者胡俊 摄
“1951年11月22日,载入史册的一天。万里晴空的高原上,传来了轰鸣声,数万名指战员和藏族民工站在机场跑道附近,引颈而望。当第一架将要落到康藏高原上的飞机从大山那边飞来时,全场沸腾了……”甘孜州委组织部官网《十八军在甘孜修建机场纪实》一文中披露了当时的一段历史细节。
这也是一段藏族同胞和十八军将士军民相亲的历史佳话。“当年红军长征途径甘孜,有一百多个藏族同胞主动担任向导、翻译,协助红军顺利通过四川。红军中有些伤病员就留在了甘孜,与当地藏族同胞一起生活,一起过日子。”甘孜州委组织部副部长罗智刚向大家讲述了其中的一些历史片段。
“甘孜的红色文化和红色基因很厚重,‘长征精神’和‘两路精神’都在这里汇聚。”罗智刚说,这两种精神滋养着数代甘孜人民,永远跟党走,永远感党恩。拉珍告诉记者,当年她的小爷爷就是跟随十八军的部队去了西藏。所以甘孜儿女特别懂得感恩,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十八军窑洞群遗址现状。中国网记者胡俊 摄
当我们回望这段历史,内心五味杂陈,特别是身临其境感受那段历史,没有人不会崇尚他们的光荣和伟大。拉珍2014年大学毕业,从省会成都回到了家乡甘孜,她带着同样的情感走进这里,这些年她接触了很多十八军的亲历者和他们的后人,她一遍遍讲述,又一次次洗礼。
拉珍告诉我,当她看到十八军的后人来到这里热泪盈眶的时候,面对窑洞群这些“无言的生命”,她感受最深的是自己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我的朋友、同学来到这里也是泪流满面,没想到,我们这些新时代的年轻人爱国情怀那么深沉。如果没有我们年轻人回来做这个事情的话,可能这个窑洞就慢慢消失了。”
“这个(保护)工作可能要20年、30年、100年、200年,但这真的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对于继承和保护十八军的精神和遗迹,拉珍觉得无比庄重和神圣。她说,因为这些东西需要我们去守护,需要我们去宣传,从来不觉得辛苦,更不会去抱怨,反而很开心。
拉珍站在十八军窑洞群遗址前。中国网记者胡俊 摄
“(窑洞)上面这些屋顶都没了,自然风化坍塌的。对于当地老百姓来说,这里是非常神圣的,他们不敢破坏,也不敢耕地,世世代代守护这里。”甘孜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苏呷望着这片窑洞群遗址神情无比庄重!他的外公是一名老红军、老党员,参加过长征,后来因伤留在了甘孜,成为建设甘孜的一份子。
苏呷小时候经常听外公讲述红军的故事,共产党员为老百姓服务的故事,长大后的苏呷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大学毕业回到家乡,扎根基层,继续为建设家乡贡献青春和热血。
这些年,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2019年1月,十八军窑洞群遗址被列入四川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前正在进行保护性开发工作,未来将打造成十八军历史遗址的一张文化品牌。苏呷希望把家乡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走进甘孜、了解甘孜。
老红军的后人,甘孜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苏呷。中国网记者胡俊 摄
谈及回到家乡的感受,拉珍动情地说,我应该回来讲述发生在家乡的伟大事迹,家乡培养了我,我学到的东西应该要回馈给家乡,就像十八军窑洞群遗址以及甘孜其他的红色文化,这些需要我们这一辈的年轻人来传承、宣传。
70年前,拉珍和苏呷的家乡甘孜留下了十八军的光辉历史、峥嵘岁月。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中国共产党人留下的精神传统没有褪色,甘孜的年轻一代建设家乡的美好远景,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初心没有改变,依旧延续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使命和崇高理想。
甘孜70年的发展变化是向社会各界展示四川涉藏地区新变化、新成就、新作为的典型代表,这里的红色精神会源远流长,这里的民族团结故事会历久弥新,这里的发展变化更会日新月异。期待,更无比憧憬。
与此同时,也需要及时启动新技术主体协同国家治理的顶层设计与相关规划,加速推进数字化政府建设,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公共治理的制度规则,有效加强监管。
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在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今年的劳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并从多个方面对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出了要求。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弘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推进伟大事业中凝聚团结奋进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2020年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筹委会办公室主任、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李玉赋介绍,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评选表彰劳动模范,1950年至今先后召开16次表彰大会,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超30000人次。
今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淮河,视察治淮工程,察看淮河水情,详细了解淮河治理历史和淮河流域防汛抗洪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1950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确立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翻开了淮河治理历史性的崭新一页。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日子里,人们除了为志愿军的英勇顽强而感动外,也关心志愿军官兵吃什么。从1952年起,国内一些食品加工厂还研制生产了罐头食品,供给在朝鲜前线的志愿军食用。
干部礼服样式:大檐帽;上衣前开襟,单排五粒金黄色铜扣,两个上挖袋;西式裤;黑皮鞋。礼服帽为大檐帽(女军官为无檐软帽):大元帅、元帅、将官为金黄色金属丝帽带,校官为黑色皮革帽带。
军装,是供军人穿着的制式服装,是军人身份的重要标志,是部 队形象的重要体现。此时适逢列宁逝世5周年,为缅怀列宁的丰功伟绩,红四军前委决定将这批军装的红领章上都缀上黑边,以表纪念。
从国际社会看,“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一个新奇的经济社会现象,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比较典型的有墨西哥、巴西、马来西亚、菲律宾、南非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