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在“雪龙2”号上同送行人员告别。 当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从上海起航,奔赴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 新华社发(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供图)
11月10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起航。 当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从上海起航,奔赴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 新华社发(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供图)
11月10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驶离码头。 当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从上海起航,奔赴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 新华社发(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供图)
2019年11月,南极中山站附近,普里兹湾海域,马乔一应邀负责南极科考团“雪龙2”号破冰船的破冰试验和检验。经过试验,马乔一和队员们不仅验证了“雪龙2”号的破冰能力,更填补了我国破冰试验程序的空白,助推我国破冰试验各项标准和程序的建立。
“XGC88000”创造并保持着“高118米,重2155吨”的吊装纪录,展示了中国吊装、中国制造的傲人实力,这就是“大国重器”的钢铁脊梁。与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相比,山东舰不仅体现出中国海军装备水平的跃升,更彰显出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
到目前为止,首航南极的“雪龙2”号,已经在宇航员海域航行了整整一个月时间。 经过仔细的查找、甄别,2020年南极的第一场中水层鱼类拖网调查,捕获到了灯笼鱼的新种类以及多种南极鱼类的幼体,捕鱼数达到65尾,打破了我国南极科考中水层捕鱼数量的纪录。
1月1日,“雪龙2”号在南大洋宇航员海开展综合科考(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1月1日,科考队员在“雪龙2”号
中国“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24日在南大洋宇航员海进行综合科考,同一天“雪龙”号前往阿蒙森海开展综合科考,这意味着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即将在南大洋展开“双龙科考”。
12月15日,科考队员正在回收重力活塞柱状取样器(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新华社“雪龙2”号12月15日电(记者刘诗平)首航南极的中国“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15日继续在南大洋宇航员海开展综合科考。
12月15日,科考队员正在回收重力活塞柱状取样器(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新华社“雪龙2”号12月15日电(记者刘诗平)首航南极的中国“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15日继续在南大洋宇航员海开展综合科考。
30年前的今天,中国科学家秦大河抵达南极点,成为首个徒步到达南极点的中国人。记者在“雪龙2”号上阅读《秦大河横穿南极日记》,感受着中国南极科考人的精神和南极科考事业的进步。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雪龙2”号在进行破冰作业,其身后为破出的“Z”形航道(11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雪龙”号沿着“雪龙2”号开辟的冰上航道前往预定卸货点(11月23日摄)。
新华社“雪龙2”号11月15日电(记者刘诗平)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队搭乘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15日凌晨从南纬60度59分、东经112度21分驶入南大洋浮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