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咬定“茶”山不放松——安徽大别山区石佛村依靠茶产业脱贫致富见闻

2020年11月11日12:36  来源:新华网

5034

  新华社合肥11月10日电 题:咬定“茶”山不放松——安徽大别山区石佛村依靠茶产业脱贫致富见闻

  新华社记者姜刚

  立冬时节,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包家乡石佛村境内,3300多亩梯田茶园绿意绵延、生机勃勃。改造老茶园、打理新茶园、维修茶叶加工机器……记者来到石佛村看到,这里的村民们正辛勤地劳作着,为来年的好收成播撒希望。

  “我家有8亩老茶园和5亩新茶园,今年的茶叶收入有5万多元。”正在从事生态护林工作的脱贫户冯立新说,原来种植传统农作物,光线不好、水不好找,亩均收入不足1000元。村里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后,乡亲们从茶产业中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钥匙”。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1)咬定“茶”山不放松——安徽大别山区石佛村依靠茶产业脱贫致富见闻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包家乡石佛村境内的梯田茶园(11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刚 摄

  石佛村背靠大别山主峰白马尖,平均海拔800多米,是当地名茶岳西翠兰的核心产区。20世纪80年代前后,这里生产的茶叶价格低廉,制茶填不饱肚子,当地人无奈之下毁茶园种杂粮。“萝卜山芋当口粮,养女莫嫁石佛郎”,曾是这里村民贫困生活的写照。

  要想脱贫快,全靠产业带。“面对贫困发生率超过四成的困境,我们只有找到‘病根’,才能对症下药。”石佛村党支部书记王军说,2012年以来,该村结合当地实际,将茶产业确定为脱贫主导产业。

  在“改老建新”上,石佛村用好扶贫政策,一方面,推行“四改”(改园、改树、改土、改管理),将原有2000亩低产茶园改造为高产茶园;另一方面,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新建约1300亩高标准茶园。目前,全村已建高标准茶园3300多亩,人均茶园约2.5亩。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3)咬定“茶”山不放松——安徽大别山区石佛村依靠茶产业脱贫致富见闻

  11月7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包家乡石佛村,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岳西翠兰手工制茶技艺传承人冯立彬在茶叶合作社介绍制茶工具。新华社记者 姜刚 摄

  紧接着,制名茶、拓销路,摆上了石佛村“两委”和茶农的议事日程。作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岳西翠兰手工制茶技艺传承人,冯立彬正在合作社指导工人编织制茶工具。受益于“改老建新”政策,他领办的一家茶叶专业合作社近年来经营规模逐步扩大。

  “茶园改造前,茶叶种植不统一,采摘不规范,制作的茶叶卖不出去,一年到头还亏本。”冯立彬深有感触地说,“这几年,采摘、加工实行标准化,我也专注于手工制茶,现在茶叶好卖了,回头客也多了。合作社的销售产值从8年前的100多万元增加到今年的400多万元,带动130户茶农种茶,其中四分之一是贫困户。”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4)咬定“茶”山不放松——安徽大别山区石佛村依靠茶产业脱贫致富见闻

  11月7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包家乡石佛村,一名工人在茶叶合作社编织制茶工具。新华社记者 姜刚 摄

  石佛村引进石佛寺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合作社,贫困户以茶园和资金入股,村“两委”注入40万元扶贫资金,探索“村委会+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管理模式,引导带动贫困户发展茶产业。

  在村茶叶协会带领下,石佛村11家茶厂发挥“扶贫车间”作用,内连基地,外接市场,统一采摘标准,统一加工制作。每年仅茶季,茶厂能安排50多户贫困人口就业,人均增收5000元至2万元。

  2014年以来,石佛村共有511人脱贫。2016年,石佛村脱贫出列。目前,全村贫困发生率已由2014年的40.11%下降至0.22%。

  在王军看来,脱贫摘帽后,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是要在茶产业提质增效上做文章。从去年开始,石佛村启动茶园有机认证的工作。“为了让村民理解和支持,村里组织开展有机茶园管理培训,茶农买有机肥,村里补贴40%,茶农买除草机械,村里补贴一半。”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2)咬定“茶”山不放松——安徽大别山区石佛村依靠茶产业脱贫致富见闻

  11月7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包家乡石佛村,村民陈帮贵在自家茶园查看茶树长势。新华社记者 姜刚 摄

  “2017年,我新建了4亩茶园,去年又新建了6亩茶园。”在自家的新建茶园里,村民陈帮贵边查看茶树长势情况边说,“村里现在带领我们种有机茶,我们对发展茶叶奔小康充满信心。”

  “我们咬定‘茶’山不放松,未来不仅要走种有机茶之路,也要走茶旅融合发展之路。”王军说,以茶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成效、推动乡村振兴,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文章关键词:茶产业 采摘标准 村党支部书记 制茶 大别山区 茶农 钥匙 贫困户 岳西县 有机认证 责编:徐宁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决胜2020】一片小茶叶 蹚出脱贫致富路

    全县茶园36万亩,规模、产量、产值均居陕西省产茶县之首,成为全省最大名优绿茶生产基地县;全县15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全部产茶,种茶农户达7万余户,从业人员21余万人,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1690元。

  • “茶”“菜”发力 致富加速——贵州省普安县卡塘村的脱贫之路

    收完最后一茬秋茶,卡塘村卡子上组的李本会笑着算起自己的收入:养猪、种茶、种辣椒,还没到年底已经过了万。脱贫后的卡塘村村民李本会(左)和爱人刘远明翻盖了房屋,还在院子里种了20多种花草和药材。

  • 【文化扶贫在行动·四川篇】北川县致富带头人吴红:留住手艺 铺就村民致富路

    “合作社社员从5户发展到104户,从第一年产茶50多斤到去年年产茶5000多斤。吴红先后在擂鼓、曲山等地拜师学习手工制茶技艺,还自费到福建等地学习,总结出了羌茶12道传统工序手工制作技艺。

  • 云南亚诺寨以茶兴业、以茶富民

    10月14日上午9点半,记者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乘车到达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新司土村亚诺寨。光明日报记者任维东摄/光明图片  蓝天白云下,站在亚诺寨高处,举目环顾,四周全是大片的原始森林,云雾缭绕,空气清新异常,生态环境极佳。

  • 「“飞阅”中国」福建漳平:雨洗茶山空翠新

    漳平是福建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誉为“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市茶叶种植面积11.2万亩,总产量1.3万吨。2019年全市茶叶总产值23亿元,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4万余个,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 【画好同心圆 唱好双城记】高山“仙女红”:贡茶成为致富茶

    武隆旅游公司供图  极具产品力的“仙女红”茶品牌已然打响,然而武隆人民的眼光还不止于此。武隆旅游公司供图  作为度假区的链条之一,这里的茶产业正在历经变化和升级,景区景点也在有条不紊的推进。

  • “脱贫振兴八闽行”网评引导活动走进福建漳平

    “脱贫振兴八闽行”网评引导活动9月21日和22日走进福建漳平。据了解,漳平全市茶园面积已发展到112054亩,其中水仙茶面积5.098万亩,高山茶4.5499万亩,茶叶总产值从过去的7000多万元到23亿元,形成了漳平水仙茶、永福高山茶、官田铁冠的特色品牌。

  • 资源县葱坪村:“茶文化”为乡村旅游带来希望

    “发展茶产业其实也是我们巩固脱贫的一条新道路,现在,我们正在规划‘传统种养+乡村旅游+茶文化’这样一种发展模式。”曹朋说,2019年,村民通过乡村旅游实现了每户5000元左右的收入,他预计未来还有更高的收入。

  • #行走脱贫攻坚52县#【“一片叶子”造富一方百姓】

    在习总书记点赞的1500万株扶贫茶苗受捐地之一——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寨镇志强村的“白叶一号”茶叶基地,村民们正在为茶苗锄草。2018年7月,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给中寨镇捐赠了能种植1200亩的360万株“安吉白叶一号”茶苗,帮助当地发展茶产业。

  • 天天学习丨一杯清茶里的深情嘱托

    走进福建宁德坦洋村,“喝过坦洋工夫茶,人走情常在”几个红色大字镶嵌在绿水青山之中,十分醒目。1990年5月,习近平即将离开宁德赴福州工作,专门来到他的农村党建联系点坦洋村交接工作。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