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1月10日电 题:从“在地球仪旁思考浦东开发”到“只说YES不说NO”——浦东开发开放名句新解
新华社记者 何欣荣
开发开放30年来,从全国第一个新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到第一个自贸区,浦东承担了大量的改革开放任务。攻坚克难,改革者闯出了很多新路,也形成了很多理念。这些理念凝结在语言中,向全国各地播撒,释放出比具体措施更大的改革推力。
“在地球仪旁思考浦东开发”——打造全方位开放窗口
1990年开发开放之初,浦东这片热土只有阡陌农田和寻常巷陌。但当时的管委会食堂里,贴了一幅标语“在地球仪旁思考浦东开发”,提醒大家在世界大格局中谋划浦东工作。
如这条标语所显示的那样,开放是浦东与生俱来的使命和最大特质。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浦东坚持以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建设为引领,不断提高开放能级水平,努力打造全方位开放的前沿窗口。
一系列数据彰显出浦东的开放水平和实际效能:上海自贸区率先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制度体系,包括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在内,328项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到全国;率先推出2批54项扩大开放措施,在外商独资公募基金、汽车制造等55个领域实现一批全国首创项目落地;集聚170个国家地区的3.62万家外资企业、35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时至今日,浦东的开放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提出,要对照世界“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不做盆景要做苗圃”,在制度型开放上大胆探索、创新突破。
一线窗口“只说YES不说NO”——不断刷新浦东速度
今年10月下旬,上海外高桥口岸, 一辆接一辆的特斯拉电动汽车在码头集结。这批中国制造的Model 3标准续航版,正准备装船发往欧洲。
“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的“特斯拉速度”,是上海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之一。在“特斯拉速度”的基础上,浦东今年又创造了“山姆速度”,落户外高桥保税区的山姆中国会员旗舰店,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了76天。
速度更快,服务更优。浦东始终以包容审慎的改革理念促进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重价值判断而不是技术判断,建立“只说YES不说NO”的窗口无否决权机制。这些举措有力助推了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新业态扎根浦东。
浦东的改革还在向纵深推进,面对改革发现的新问题,不仅不能“见了红灯绕着走”,还要“主动创设信号灯”系统。浦东新区企业服务中心主任蒋红军说,依托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今年疫情期间浦东率先试点远程身份核验系统,实现企业足不出户“全程网办”。其后又试点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下,搭建“审批大脑”,进一步提高企业办事效率。
“财力有一分增长、民生有一分改善”——成为超大城市治理样板
坐在三面落地的景观玻璃墙前,喝茶、看书、发呆,室外的绿树蓝天和波光粼粼的黄浦江一览无余……在浦东,这是不少市民周末最愿意度过的闲暇时光。
这样的生活听起来很贵?完全不是。
在黄浦江东岸22公里的滨江岸线上,每隔1公里就有一个这样的地方,供市民免费休闲、打发时光,它们被统称为“望江驿”。虽然平均只有200平方米,却拥有一线江景,并提供完善配套,无障碍厕所、母婴室、含自动售卖机和充电功能的休息室……
很早以前,浦东开发就有一个“开火车”的观点:“火车是要一起前进的,不能扔下几节不管不顾。浦东开发不只是经济开发,更是社会开发,要追求社会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
如今,秉持“财力有一分增长、民生有一分改善”的理念,浦东的民生投入连续多年快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覆盖全区的“家门口”服务体系和“15分钟服务圈”,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事、办成事。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近年来,浦东组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在智能化、精细化城市治理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要积极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将浦东打造成为我国超大城市的治理样板。
三十而立从头越。浦东开发开放,是闯出来的。这种闯劲,在去年挂牌的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有着淋漓尽致的体现。秉持“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攻坚精神,今年前三季度,临港新片区产业投资完成202.3亿元,同比增长52.2%。从去年揭牌到今年10月中旬,临港新片区共计签约项目410个,涉及总投资额逾2800亿元。
改革蹄疾步稳,发展只争朝夕。人们期待,浦东继续书写新时代改革开放新奇迹。
新闻链接:
新华时评:从24米到632米,浦东诠释“向上的力量”
从芯片到药片,从国产大飞机到豪华邮轮,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瞄准上海全球科创中心核心承载区,浦东创新“火力全开”: 集成电路领域“中国看上海、上海看浦东”,浦东已成为“中国芯”产业最集中、综合技术水平最高、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地区,2019年全区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过1200亿元,占上海的71.5%、全国的16.1%。
“十三五”期间,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国内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开放水平不断提升。距离瑞金医院70公里是上海的洋山港码头,这里正在全力打造上海自贸区的临港新片区,越来越多产品从这里走出国门。
我国经济的稳健发展使得人民币资产成为全球投资者必不可少的资产配置内容,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则满足了国际投资者的需求,海外资金纷至沓来。今年以来,境外投资者累计净增持境内债券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外资参与境内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正不断拓展。
“华尔街部分实力最雄厚的金融机构正在加紧布局中国的基金管理业等金融服务业,以期获利于中国走向开放的资本市场。十来天后,银保监会官网再次发布公告,批准日本上田八木短资株式会社,在北京筹建独资货币经纪(中国)公司。
近日,美国媒体报道称,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内需带动新订单,服务业持续复苏,卡车销量也在激增。今年中国许多地方都可能禁止一些污染最严重的卡车上路,对超载卡车的更严格检查可能也促成了卡车销量的激增。
中国有着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而外资持有的比例不足4%,从发展趋势来看,还有更好的前景和提升空间。”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说,中国金融市场要加快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中国市场将更具吸引力、竞争力。
8月18日,我国首家获批的外资独资人身保险公司——友邦人寿正式成立,这是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风向标。随着今年4月1日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取消,以及年初期货公司外资投资全面放开,外资机构纷纷加快布局中国市场的步伐。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昨天(14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9家,其中,中外合资公司44家,内资公司105家,全部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16.9万亿元,半年增幅14.47%。
围绕科创企业融资难点,近半个月来地方密集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企业上市工作专题会,着力培育优质上市企业,拓展其直接融资渠道。张驰表示,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完善科创企业成长壮大的融资渠道,提升市场估值能力和流动性仍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中国证监会日前修订公募基金基础性规章制度。站在扩大金融开放的大格局来看,适当放宽基金牌照限制是顺应市场化发展之举。在有序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前提下,基金业要顺应金融混业经营发展趋势,必须要“打铁自身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