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广电全媒体记者 李娅 赵冰 吴紫翼 李晨昊 徐珂/文 吴紫翼 李娅/视频
太多的河南人在江苏打拼
有人创业
有人教书
有人做科研
虽然身在几百公里之外
可在他们心中
一直都还牵挂着家乡的建设
来
让我们听听他们都说了什么
“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在采访中,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
河南老乡张俊杰,在苏州和淮滨都有企业。他告诉我们,苏州这边的基层政府很少到企业检查,企业有事就直接去行政服务中心,一个窗口可以全部搞定。
对比河南,张俊杰提到,家乡那边相关政策都有,但个别基层部门的服务意识没这边强。
还有一位河南老乡也跟我们分享了他在南京的创业感受。两个字,“亲”“清”!
李道生说,在南京企业去跑贷款、申请科技项目,包括拿一些高企的补贴,只要按程序走,提供相关材料,都能快速拿到批文。这种“亲”“清”政商关系,他说自己也是受益者。
近日,河南印发《关于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若干意见》,明确党政机关不得向企业乱伸手,对企业乱检查等。随着相关意见的出台,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河南 “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中原生态圈”正逐步形成。
在街采时,很多当地人都特别自豪地说,全国教育看江苏。他们确实有自豪的理由,全国985、211高校江苏达到11所,数量仅次于北京。
在南京,还见到了两位河南籍的教授,他们都谈到了关于河南教育该如何发展,特别是在基础学科教育建设、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
“南京大学非常重视基础学科建设, “三三制”的培养体系,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明确未来要从事什么职业。” 郭学锋教授说到。
据了解,南京大学独创的“三三制”人才培养体系,核心就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权,通过百分百的课程开放实现百分百的专业和发展路径的自由选择。
沈清明教授告诉我们,对于一个青年学者来说,起步平台非常重要。江苏对引进人才,有明确的薪资、科研经费等多项优厚待遇。
沈教授还介绍,做科研江苏有很多重点实验室支持,充足的经费能够保障他们使用上最先进仪器,从而能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
以人才为核心的竞争环境下,培养是基础,留得住是关键。在未来,河南不仅要考虑如何培养人才,还要思考如何拴心留人,采取怎样务实的措施,让人才能在河南安身、安心、安业。
来源: 大象新闻
日前,部分中东欧国家驻华使节受邀参访江苏昆山长三角经济区。塞尔维亚驻华使馆临时代办 伊万·坎迪亚斯:我们期待未来特别是疫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来塞尔维亚投资,参与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
日前,部分中东欧国家驻华使节受邀参访江苏昆山长三角经济区。使节们高度肯定中国发展前景,认为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出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机遇。十多个中东欧国家的驻华使节到访江苏昆山,深入了解长三角一体化下中国中东欧合作。
梳理明确三年开工项目计划,建设总规模约6000公里,加快建设一批条件相对成熟的城际和市域(郊)铁路项目。把握好城际铁路功能定位和建设标准,加强市域(郊)铁路的统筹规划和设计建设,实现铁路建设与城市融合和多网融合,科学规划项目建设。
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擘画了下一个五年以及到2035年的中国发展蓝图。这是一次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看齐之旅,河南坚守初心使命,将自身发展置于新发展阶段中谋划未来;
大会成果展示厅内,服装生产“柔性制造”、无人驾驶车辆、智慧港口、智慧矿山等一系列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的应用场景集中亮相。在加快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方面,肖亚庆表示,将全面推进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建设,完善标识解析体系布局。
11月16日到21日,河南省党政代表团启程赴上海、江苏、浙江学习考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度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经验,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11月16日到21日,河南省党政代表团赴上海、江苏、浙江,学先进,谈合作,收获满满。河南真诚务实的态度、日新月异的发展,也收获
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谋划“十四五”发展的关键时期,11月16日至21日,河南省党政代表团到上海、江苏、浙江学习考察。从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到嘉兴南湖红船,代表团沿着早期共产党人的足迹,重访党的精神家园,探寻党的“精神密码”,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初心使命。
金图解丨看长三角“研学”之旅 河南如何借“东风”
河南广电全媒体记者 赵丹枫 蒋启明 马亚光/文 张子琪 李庆宇 于岩/视频 2003年,年仅36岁的他 成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上 最年轻的终身正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