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第一总指挥李明华:每一次成功 都是下一次挑战和超越的开始

2020年11月24日16: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5034

  每一次的成功都是挑战和超越的开始

  每一次挑战和超越

  超越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

  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火箭成功将嫦娥五号送入预定轨道,这型我国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再一次用成功证明了自己。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长征五号遥五火箭的发射成功,应该也是实现了今年胖五的一个三连冠。您现在心情怎么样?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党委书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第一总指挥 李明华:我非常高兴,这次长征五号遥五的发射,使中国航天探月三期圆满收官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因为对这一次发射充满了信心。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您提到的信心,我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信心来自于我们对成功的信仰?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党委书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第一总指挥 李明华:这种信心来源于我们深厚的积淀,来源于我们对成功的渴望,来源于我们对梦想的追求。特别是对于长征五号团队,经历过失败的洗礼,对成功这种期待更加强烈。

  长五人对成功的渴望,源于3年前那一次惨痛的失败。2017年7月,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利。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关于长征五号遥二火箭的失利,经过908天这样的一个蛰伏,再到它的复飞成功,所以大家对长征五号的印象是越来越深刻,那么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当时失败的这个原因到底是什么,通过什么方式方法来解决?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党委书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第一总指挥 李明华:我们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包括大数据的分析,我们揭示了它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大量的震动,形成了大载荷,超出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导致结构断裂失效,发动机推力丧失。

  虽然问题发现了,但是留给研制团队解决问题的时间却不多了。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党委书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第一总指挥 李明华:如果不能有效及时解决问题,今年的火星探测、探月都不可能实现。重新设计需要两年到两年半以上,后续的这几项国家重大工程根本就等不及。

  经过大量的分析,李明华拍板决定,在现有方案的基础上解决主要问题,实现对震动的抑制,这为长征五号接下来的连续成功奠定了基础。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党委书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第一总指挥 李明华:通过试车表明,震动的量级减少了90%,从此,我们重大技术瓶颈就彻底地得到了缓解。失败不是魔咒,而是我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催化剂,挫折也不是绊脚石,是我们磨砺意志的试金石。每一次的成功都是挑战和超越的开始,每一次挑战和超越,超越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这一次它开启探月工程三期的一个重要的开始,它要超越自己什么?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党委书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第一总指挥 李明华:长五B遥一的首飞成功,从此拉开了中国载人空间站建设的大门,“天问一号”发射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打出了中国航天的新高度,打出了中国航天的新速度。

  这次发射的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重量,是目前我们国家所发射的(探测器)有效载荷重量之最,而且是直接送入到地月转移轨道。第二个由于地月关系和弹道设计的原因,这次的发射窗口很窄,接近零窗口的发射。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什么叫零窗口?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党委书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第一总指挥 李明华:就是必须到点就要准时发射。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如果不准时发射会怎么样?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党委书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第一总指挥 李明华:很可能到达不了月球的轨道,这次的任务就有可能会造成失败,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长征五号涉及的面有多广?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党委书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第一总指挥 李明华:长征五号研制团队,直接参与研制的人数达到16000余人,配套厂家达到1000余家。航天是一个复杂工程系统,所有系统都不是一个人的战斗。特别是在遇到困难和挑战的时候,团队才是最强的支撑。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您心目当中,火箭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党委书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第一总指挥 李明华:就像自己的孩子,我看着他出生,我看着他成长,我看他长大成人,我要把他送出家门,让他远行。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其实每次成功之后,我们又是一次新的长征,这也是我们长征火箭的精髓之所在。可以说长征五号遥五发射开启了中国航天又一个新的时代,那么对于长五来说,您对它的未来还有哪些期待?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党委书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第一总指挥 李明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作为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后续还将承担载人空间站的建设,完成核心舱、实验舱的发射。同时,长征五号这种大的运载能力,一定也会为我国卫星网络的组网发射,提供巨大的便利,可以实现一箭多星(发射),相对我们现在运载火箭的能力至少(提高)两倍以上。中华民族曾经错过了航海时代,我们绝不能缺席太空经济时代。

文章关键词:长征五号 弹道设计 李明华 航天科技集团 转移轨道 责编:林瑶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独家丨“嫦娥”奔月16载,听听亲历者的故事!

    2020年11月24日4点30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带着“嫦娥五号”从文昌航天发射场腾空而起,飞向距离地球38万公里以外的月球。16年来,总台央视记者崔霞从“嫦娥一号”开始报道探月工程,看到了中国航天的一次次进步,也见证了探月工程的一次次跨越。

  • 曝光!原来“嫦五”探月背后,还有这么可爱的“她们”→

    寄托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青年代表,航天科技集团一院15所长征五号火箭型号主管孙振莲,在发射塔架前向媒体介绍火箭情况 靠的就是大家  对长五火箭、对航天的热爱。

  • 长征五号火箭运载能力知多少?先来了解这次任务都有哪些新挑战→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党委书记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第一总指挥 李明华:对于长征5号这种大型液体火箭来讲,发射前各项工作非常复杂。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党委书记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第一总指挥 李明华:必须到点就要准时发射。

  • 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 【回望“十三五”:我的收获与转变】科技创新引领中国加速奔跑

    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四川西昌。弹道设计通俗地讲,就是为运载火箭设计飞行轨迹,包括确定火箭起飞的地点、发射方位、飞行姿态,确定飞行的高度、速度、运载能力等等。

  • 【回望“十三五”:我的收获与转变】新视角透视这五年,探索未知勇攀新高!

    “十三五”期间,随着技术创新和实践创造,中国人不断探索未知,踏及新的高度。中国人再测珠峰、遨游太空、探索月球、前往火星……央视网系列微视频《新角度透视“十三五”》推出“高度篇”,带你直观感受“中国高度”。

  • 《Hi,火星》:“天问一号”发射记(7)

    发射场系统技术控制分系统负责人廖国瑞说,“因为海南发射场比较靠近赤道,就是利用地球自转角速度,提高我们的运载能力。虽然从外面看起来,发射场的日常云淡风轻,但实际上这里的工作人员每天都紧绷着神经,一直要等到发射成功的那一刻。

  • 《Hi,火星》:“天问一号”发射记(6)

    请点此安装最新flash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即将进入火箭垂直转运阶段。这次转运的主角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网友们给它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胖五”。之所以执着于研制大推力火箭,是因为如果没有它,走向深空将成为幻想。

  • 《Hi,火星》:“天问一号”发射记(4)

    请点此安装最新flash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迎来了一个重要节点。庞大的整流罩里面装着前往火星的全部载荷,它将搭载到“长征五号”火箭上,就像乘客一样,由火箭送到太空中。约5吨重的载荷进入火箭总装测试厂房,开始起吊。

  • 为什么“探火”非“胖五”莫属

    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遥四火箭成功将天问一号送入地火转移轨道,开启了我国行星探测的序幕。看长图,了解答案↓↓↓(编辑 邵希炜)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