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
作者:姚 颖(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加强文化建设,不仅要加强文化实践的力度,而且要使文化建设体现内在的精神追求。为此,要深刻理解我们时代的精神气质,礼赞我们时代的英雄,读懂我们时代的思想和情感,参透我们时代的选择和跋涉,使我们的努力与时代同频共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的远景目标,需要加强文化建设的价值引领,因为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最深层要素。新时代,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要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描绘了美好生活的价值理想,反映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目的。只有深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历史底蕴和坚实基础,才能真正理解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夯实文化自信的价值根基,增强文化前进的价值动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遵循,就要按照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生活中确立主导、谋求共识;就要彰显文化建设的价值功能,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以新时代的文化实践促进改革创新的伟业,以丰盈的文化创造活力,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自觉。
要从战略高度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一个系统工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这一系统工程的主线,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中轴。文化的繁荣发展是一个国家最深沉的软实力,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与价值追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而,要加强文化建设的价值引领,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文化导向,兼顾社会各阶层的价值冀望和文化诉求,进一步优化文化发展布局,构筑文化建设的中国价值,在文化创造和文化实践中书写和践行新时代中国价值观念。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在人们具体、可感的文化行为中。加强文化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仅要加强文化实践的力度,而且要使文化建设体现内在的精神追求。为此,要深刻理解我们时代的精神气质,礼赞我们时代的英雄,读懂我们时代的思想和情感,参透我们时代的选择和跋涉,更好地认识时代、把握自我,使我们的努力与时代同频共振。在社会发展的价值制高点上铭刻中华民族的文化理想,使之承载人们的美好生活期待,以体现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定力,向世界展现走向复兴之路的中华民族的价值情怀。
要从价值观自信的维度强化文化发展的主体意识,深刻认识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关系到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关系到我国文化形象和国际影响力。为此,要以中国话语和中国文化彰显中国价值,在文明对话中消除偏见和误解,加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与文明交流互鉴,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风采,为世界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传播力度,提升思想文化力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彰显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凸显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呈现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3日 02版)
当前,运用礼仪礼节的文化资源,发挥其涵育社会文明新风的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聚焦新时代特征创设礼仪主题,赋予礼仪新的时代内涵。礼仪礼节增强价值认同,凝心聚力,成风化人,是培育新时代文明风尚的重要抓手。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04场3日举办“云宣讲”。沈壮海认为,伟大抗疫精神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展现了新时代党和人民的风骨和气概,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新成长,是中华民族攻坚克难、走向复兴的强大动力。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04场嘉宾沈壮海。 本场活动由光明网承办,“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新浪微博、西瓜视频、哔哩哔哩等对演讲内容进行了同步刊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前排右二),“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前排左二)、张定宇(前排右一)、陈薇(前排左一)颁授勋章奖章。
以“浑元形意太极拳掌门人” 自诩的马保国,如今知名度蹿升。马保国的一些言行,实际上就是哗众取宠、招摇撞骗,说到底是一场闹剧。对围绕马保国所发生的一系列闹剧,不是一笑了之那么简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当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贴近群众生活、走进群众心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才能夯得更实。
我国民法典系统整合新中国70多年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借鉴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民法典明确立法目的是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四五”时期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能否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在价值观念上的最大公约数,也是当代中国最为内在的精神信仰与价值认同。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深刻阐述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使命任务。放眼未来,精神文明建设必将结出累累硕果,凝聚中华儿女万众一心的磅礴动力,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前进。
乡规民约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协调乡村社会关系、约束村民社会行为、保障基层群众利益、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等方面。乡规民约既属于基层群众自治规范,也蕴含着乡村基层社会的道德要求,是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有效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