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独家 > 正文

舌尖上的河南味系列报道三:家常味儿的守与变

2014-05-26 06:00 来源:映象网

  编者按:热播的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触动无数人的味蕾,也引发河南网友围观议论:啥能够代表河南美食?

  和众家之长,兼南北特色。豫菜,包容而博大。河南人自己也说不清,舌尖上到底有多少种家乡味道。

  一个月来,映象网记者走访河南多地,从村韵质朴的乡间到异国摩登都市;从百年老店到街边排挡,从流传千年的精品菜肴到寻常百姓的日常饮食……诱人美食,动人故事,挖之不尽。从5月22日起,映象网将陆续推出系列专题报道《舌尖上的河南味》,和广大网友分享美味佳肴背后的故事,共同搜寻河南人的家乡味道,揭秘河南人专属舌尖上的密码。本期映象网推出“舌尖上的河南味”系列报道——家常篇。

  【前言·家常】家,是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他们生活、做饭,用食物凝聚家庭,慰藉家人。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国式伦理。人们成长、相爱、别离、团聚。家常美味,也是百味人生。

  人生百味。人们对酸甜苦辣诸般味道的喜好,也伴随着时移世易。朴实智慧的河南人,对家常菜既有百年不变的坚守与热爱,亦能在改良中求新求变。

  映象网讯(记者 南乐天/文 段晋哲/图)5月24日下午四点,走在洛阳老集敦志街,偶能见到三五游客,街道上烙饼摊主、裱画师傅、裁缝匠人等,多数营生者已进入短暂的午休时间,享受一天中难得的安静悠闲。

  这时,却是杨改娟最忙碌的时候。她从午后三点开始浆坊营业。“夏季吃浆面条的人少了,要是赶在秋冬旺季,来舀浆的人能排到门外几十米。”杨改娟笑说,手上的活儿仍未停下。

  老洛阳人或骑着三轮车拉着孙子,或叫上姑嫂姐妹儿结伴,提着大大小小的水桶、油壶,从四面八方陆陆续续赶来舀浆。

  洛阳人说:“剩浆饭,热三遍,拿肉都不换。” 

  洛阳人说:“剩浆饭,热三遍,拿肉都不换。”

  酸浆香飘深巷进万家

  一桶新浆,一桶老浆,30多岁的李姐是常客,在新城区卖浆面条,她每两天就会从新城骑车20分钟到浆坊买一次酸浆,两年多来一直如此。

  打来的这80斤浆,需放一夜进行发酵,第二天将被李姐做成一碗碗浆面条——这是老洛阳人日常餐桌上离不了的美味,隔三差五,总要吃上一顿。

  洛阳城内,几乎人人会做浆面条。将放好的浆兑水煮至冒泡起沫,倒入面条,撒上盐、胡萝卜丝、芹菜丁、黄豆,爱吃肉的加些肉末,再浇上辣椒油,白生生的面底上,红的、绿的、黄的。这样,一碗卖相诱人、酸香扑鼻的浆面条就算是大功告成。

  做浆面条,最重要的是浆。做浆耗时费力,点酸浆更是依靠经验累积的手艺,平常人家吃浆饭,都是从外面买浆回去,会做的人很少。

  杨改娟则靠着这门手艺,熬过了下岗时的困顿,也将酸浆熬出了深巷,香飘万家。               

  做浆第一步,是泡绿豆。头天把绿豆泡上,经过一整天发泡膨胀后才能磨渣。 做了二十多年的浆,杨改娟坚持只用本地绿豆,“外国大豆便宜但不放心,口感上还是本地豆吃得习惯,这比超市里那些泰国绿豆啥的都好。”

  老浆浓香酸,新浆清淡香。这中间,兑水多寡、何时点浆,杨改娟全凭手上多年积累的功夫。因为用料实在,出浆细腻,价格公道,她和丈夫张克信开在敦志街深处的这家老浆坊,在当地都小有名气。

  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是实实在在的力气活儿。上午做浆,绿豆泡过水几百斤重,来回搬动、反复磨制,成浆后把浆水从大缸一桶桶舀出,倒入小缸。机械而繁重的劳动全靠张克信一人。杨改娟心疼丈夫,“下午没啥事儿就让他出去耍耍,打两圈麻将。”

  从早7点到晚7点,浆坊时刻都离不开人。潮湿的浆坊里,杨改娟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去年因为病痛,浆坊的活儿不得不交给闺女女婿干。

  “闺女3岁时有的浆坊,23年了。”杨改娟说,女儿如今怀孕了,学做浆的计划也要往后搁,但还是想交给他们做,给人打工总不如自己做生意自在。

  杨改娟打算一步步地教授女儿制浆的秘诀,把二十多年的手艺,传给下一代。

  相关报道:

  舌尖上的河南味系列报道一:千里万里走不出家乡味

  舌尖上的河南味系列报道二:在指尖传承的美食密码

责编:王文静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