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独家 > 正文

走进非遗·罗山皮影戏:在传统与市场之间找到结合点

2014-09-29 19:51 来源:映象网

牛皮的韧性极大,每一刀刻下去都需要力道

  牛皮的韧性极大,每一刀刻下去都需要力道

开唱前,艺人首先要布置好道具

  开唱前,艺人首先要布置好道具

每一笔的描画都精益求精

  每一笔的描画都精益求精

  片影儿之中蕴诚心

  用光影在方寸之间演尽世间百态,皮影在幕布前拥有不可抗拒的魅力;而退出了幕布的影人儿,虽然静静的躺在木箱子里,却也因浸透着工匠的心血,似具灵动的生命力。

  皮影是融合了文学、音乐、手工艺、民俗的综合艺术。单就皮影的制作来讲,就需要影人工匠熟练掌握民间绘画、剪纸、雕刻、彩绘、油漆、扎制等手工艺技法。

  “从选牛皮、泡牛皮,到最后着色连缀,最快也得三天时间。”今年67岁的黄崇信从八九岁时就开始学画脸谱,而今已是远近闻名的皮影制作大师。他说,整个制作过程需要数十道繁细工序,“冬天天气冷时,一件影人做成需要1个月的时间。”

  “这是仕女,这是官儿,这个帽子可以拆卸,这几个关节都是活的……”黄崇信一边把木箱子里的老皮影儿一个一个拿出来摆在桌子上,一边介绍,“我是从工作以后真正开始学做影人儿的。刚工作时在生产队里上班,当时唱戏的多,觉得好玩。”

  这一玩就是30多年。黄崇信用料讲究、工艺精湛,做出的影人栩栩如生,罗山县远近的戏班子都喜欢找他制作。 

  “我岳丈就是唱皮影的,他用的皮影全都是我做的。”黄崇信不无骄傲地说,当年就是凭借着手上的本事,赢得了岳丈的欢心。

  如今,已经成为业内大家的黄崇信,吸引了湖北、安徽等地的皮影爱好者前来学艺。其中一位湖北宣化的徒弟,和他同年,前几年专门跑来学做皮影。

  “他本身唱了一辈子的皮影戏,一直用我做的皮影儿,自己也想学学。”黄崇信说,这位曾经的老主顾,如今已在他门下学成毕业。

  学徒前前后后来过不少,但真正能继承衣钵的却鲜见。二儿子黄德林虽然话不多,却踏实肯学,从小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慢慢习得真传,他是黄崇信最看重的后继者。

  “现在唱皮影的少了,做皮影的也要靠唱皮影的活,走着看吧,他能做这个就做。”黄崇信说。

  2006年和2008年,罗山皮影先后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一批民间文化遗产抢救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但这并未消除罗山人对这门艺术的未来担忧。

  “和其他传统艺术一样,罗山皮影面临着人亡艺结的危险。”罗山县文化局局长李松海说,新一代的农民文化需求更加多元化,民俗文化受地域性及时代发展的影响和限制,在保存和传承上存在不小的困难。

  可喜的是,在两年前开始尝试的艺术品开发上,罗山人看到了皮影的希望。比起电脑雕刻,很多人都心甘情愿为工匠手工打磨出来的物件儿买单。

  “特别是文财神武财神的皮影,特别受港澳客商的青睐,一年多的时间卖出两万多套。” 罗山县卓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强说,由他们组织设计人员为顾客和艺人提供样式,从老艺人手中收取成品转销给客商,“既为艺人解决销路问题,又把皮影传播了出去。”

  “时代来到了这里,我们既要接受又要努力,要保护和传承,不要奢望大兴大旺。”对皮影的未来,李松海保持着清醒,“老艺人们是宝藏,只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去挖掘和继承,在传统与市场之间找到结合点。”

  系列报道:

  走进非遗·朱仙镇木版年画:与现代文明寻求和解

责编:王嘉懿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