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晚, 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北京“鸟巢”——夜幕下的国家体育场流光溢彩,充满着依依惜别的浓浓情谊。留声机上的金色唱片变幻为璀璨星河中的蓝色地球。各参赛代表团旗帜入场,色彩斑斓的旗帜汇聚成欢乐的海洋。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在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之后,北京冬残奥会以出色的赛事组织、完善的无障碍设施、人性化的服务,赢得了运动员、教练员和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将时间的坐标拨回2月4日,农历大年初四与立春节气“邂逅”,擦出的绚烂火花,点燃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那一刻,“双奥之城”精彩“绽放”。一个多月时间里,从开幕式的浪漫雪花到双奥赛场上的精彩瞬间,从美轮美奂的冬奥场馆到严格落实的疫情防控举措,从京张高铁的智能乘车体验到城市志愿者热情友善的服务,从“冰墩墩”“雪容融”完美接力到双奥盛会完美闭幕……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每一帧画面,都流淌着东方大国的傲然风姿,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包容开放的自信风采。
汇聚在五环旗下,展竞技之美、扬文明之光、聚团结之力。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不仅为各国运动员提供了展示自我、超越自我的舞台,更为世界搭建了一座友好合作的桥梁,展现出各国携手“一起向未来”的决心。在这里,中国代表团以18枚金牌、20枚银牌、23枚铜牌的骄人战绩,领跑金牌榜和奖牌榜。对于冬残奥项目起步较晚、4年前在韩国平昌才斩获冬残奥会首金的中国代表团而言,如此奇迹般的飞跃怎能不令人自豪。27岁的孙鸿胜虽没有双臂,却依旧翱翔在冰雪之巅;57岁的比利时选手琳达·勒邦依然活跃在冰雪赛场,用拼搏绽放光彩……赛场内外的动人瞬间,升腾着冰雪运动的温度。双奥盛会把“你”“我”汇聚成了“我们”,为运动员打破隔阂、突破自我、冲破阻碍营造了全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体育是绝美的语言,奥运会是绝佳的媒介。从一个多世纪前先人的“奥运三问”,到2022年的精彩答卷,时间见证着大国国运的蝶变与腾飞,生动而具象地诠释着“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更是“世界之中国”。
这一刻是终点,也是起点。一个多月的难忘日夜,我们书写了双奥之城的精彩故事,让全球共享着冰雪盛宴带来的激情、欢乐和友谊。双奥“谢幕”,冰雪“升温”。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记忆在温暖中永恒。我们满怀期许,挥别冰雪向春天出发,奔向美好未来!(孙思可)
2022年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
参考消息网3月13日报道 德媒称,中国在冬残奥会上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这肯定与中国近年来在聘请外籍教练、运动员改项训练和装备方面的大规模投资分不开。 据德国《每日镜报》网站3月10日报道,德国残奥会代表团团长卡尔·夸德说:“随着获得冬奥会的
参考消息网3月13日报道 据埃菲社马德里3月11日报道,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周四表示,中国正在通过北京冬残奥会“向世界传递非常强有力的包容信息”,北京冬残奥会是他所看到的最好的一届。 这位国际残奥委会负责人评价了北京冬残奥会的举
历经9个比赛日,84个项目赛事,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即将在全球瞩目中落下帷幕。在本届冬残奥会赛场上,我们见证了许许多多的温暖与感动。残疾人运动员用他们的友爱、勇气与坚强,为世界注入了和平、温暖与积极的能量。 坚韧之花美丽绽放。老将毛忠
在12日举行的国际残奥委会新闻发布会上,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回顾了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以来的情况,并对北京冬奥组委在赛事运行、防疫、服务保障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赞扬。他说:“北京冬残奥会竞赛组织达到了预期水平,北京冬残奥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3月13日晚在国家体育场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出席闭幕式。
12日,北京冬奥组委遗产项目负责人刘兴华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所有场馆赛后将对公众开放。
绿色“低碳”办赛,离不开科技助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一个课题的研究成果,在北京冬残奥会得到应用,助力北京绿色办赛,让低碳减排更智慧、更科学。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精彩上演,创造了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
北京冬残奥会信息系统9日发布公告称,考虑到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环境升温和赛道融雪风险增加,决定对残奥高山滑雪剩余赛程做出调整,每日比赛时间有所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