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豫论头条 > 正文

应对老龄化当有“后天观”

2018年07月26日08:58  来源:新京报

5034

  认识老龄化问题,我们要建立一种“后天观”:为了抵达明天,必须远望后天,否则明天只是又一个今天。

  据辽宁省老龄办近日公布的《辽宁省2017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末,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2.65%。这意味着,辽宁已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其实,不只是辽宁省,国内很多地方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老龄化困境。如何应对老龄化,成了当今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但围绕这一问题,很多人的观念还停留在昨天。历史证明,能否用明天乃至后天的观念来看今天的问题,才是找到答案的关键。

  那么,老龄化的昨天、今天、明天、后天指的是什么呢?我觉得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那就是老年(old age)、老龄(aging)、全龄(all age)、超龄(surpass the age)。

  老年和老龄意义大不同

  首先,就老年而言,维基百科对其定义是,“老年,一般指生物的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即中年到死亡的这么一段时间”。这个定义很有普遍性,即以生命周期来界定老年。

  可以看出,老年一词不仅界定标准模糊,并且非常主观。它泛指的是生物从出现衰弱特征后到死亡前的一个阶段。

  那么何谓老龄呢?老龄,其实是一个外来词。1956年,联合国发布《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1982年维也纳第一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确定“老龄”是指60岁以上的人。

  老年、老龄,虽只一字之差,但意义大有不同。老年按照生命周期划分,老龄按年龄划分。老年界定标准模糊,老龄界定标准清楚。老年一词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老龄一词更强调客观性。老年将人指向人生的最后阶段,而老龄只是将人指向人生的一个必经阶段。

  更重要的是,与以往的老年群体相比,今天的老龄群体更健康、更有活力。他们要面对的是20-3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社会生活问题。他们有能力,也不应被排除在社会主体之外。随着人数的增多、群体的扩大,老龄群体正成为社会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全社会今天和未来所要应对的老龄化,已不再是一个单独的“养老”问题。

  正因为此,重新认识和界定养老、老龄化、老龄社会也就成了当务之急。很多人提出,伴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以60岁为老龄的定义应该发生变化。日本2014年一项“你认为从多少岁算老龄”的调查中,近90%的人认为是“70岁以上”或“不能用年龄来判断”。

  用“后天观”看待老龄化

  人的寿命到底有多少?2016年,英国期刊《Nature》一篇文章称,人类寿命的自然限制约为115岁,最长寿的年龄可能是125岁,未来超过125岁的长寿老人出现概率低于万分之一。而美国《科学》期刊今年的一篇文章认为,人类寿命没有固定极限,超过105岁,人的死亡率将不会上升。

  既然人的寿命没有上限,那么老龄化的问题就不会停止。必须看到,平均年龄的增加,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今天,60岁是老龄,下一步可能70岁才是老龄;直到明天,我们将摒弃所谓低龄、老龄,将所有年龄的人群整合而非隔离起来;再到后天,我们不再以年龄为任何标准。这就是我想说的“全龄”和“超龄”。

  进入“全龄”,社会将重新认识各年龄人群的价值,不再有低龄、老龄之分。人在不同的年龄,会有不同的社会参与方式,产生不同的社会价值。小到购买手机,不会有所谓“儿童手机”或“老人手机”;中到买房装修,不用选择什么适小化或适老化改造;大到市政建设,不用考虑哪些设计是不是适合老龄群体。各种标准只有一个——适合所有年龄的人。社会要照顾的不是老龄群体,而是所有有需要的人。社会要发展,依靠的是所有年龄人群的集体贡献。

  而进入“超龄”,社会将发生全新的变化,人们以新的标准重新聚合起来,可能是兴趣,可能是思维方式等。

  到了那一天,我们再回头看今天的老龄化问题,会发现原来一切都是那么简单,那么顺其自然。因此,认识老龄化问题,我们要建立一种“后天观”:为了抵达明天,必须远望后天,否则明天只是又一个今天。从今天到明天很难,从后天到明天较易。因此,要应对老龄化,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起全新的“后天观”。(李佳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文章关键词:老龄化;后天观 责编:张迪驰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外媒:中国老龄化严峻 到世纪末人口不足10亿

    外媒称,在汉学家的世界中,阿兰·佩尔菲特的“当中国觉醒”的著名论断现在被“当中国老去”所替代。据法国《费加罗报》3月15日报道称,法国国家人口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口研究问题专家伊莎贝尔·阿塔内在最新的著作《精疲力竭的中国》中深入剖析了这一人口变化转折。

  • 外媒:中国老龄化严峻 到世纪末人口不足10亿

    大多数专家都认为,挑战相当严峻,因为中国在富起来之前就已经衰老。

  • 以房养老或再次加大贫富差距 养老不能仅靠房

    面对我国日益沉重的养老问题“以房养老”的出台确实被寄予了很高的厚望媒体的不断报道以及一些金融机构的积极肯定使得“以房养老”成为了解决养老问题的“法宝”。然而从我国国情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房养老”并不如想象般美好。

  • 以房养老或再次加大贫富差距 养老不能仅靠房

    面对我国日益沉重的养老问题“以房养老”的出台确实被寄予了很高的厚望媒体的不断报道以及一些金融机构的积极肯定使得“以房养老”成为了解决养老问题的“法宝”。然而从我国国情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房养老”并不如想象般美好。

  • 全国最大规模老龄国情调查8月将开启 为其1个月

    全国老龄办昨日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以8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近4万名调查员将进村入户,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建军表示,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期,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

  • 全国最大规模老龄化国情调查8月份将开启

    全国老龄办昨日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以8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近4万名调查员将进村入户,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建军表示,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期,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

  • 最大规模老龄国情调查8月将开启 为其1个月

    我国8月将开启为期1个月的最大规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 中国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让独居老人远离孤独

    2009年,海南省推行社区居家养老试点:当地高龄、独居、空巢、失能老人,可以申请养老服务。据谭秀玲介绍,今年83岁的蔡伯没有子女,且患有高血压、风湿病,2002年老伴去世,被列为区街“居家养老服务对象”。

  • 我国失能老人将突破4000万 谁来照料卧床老人?

    我国养老护理员只是一个类似保姆的职业,而不是类似护士的职业。十几年前,老人把房子卖出去,住进了养老公寓,老伴一场大病后卧床不起,公寓养老护理员“不顶事”,老人只能勉力照料老伴。

  • 以房养老制度未完善前路漫漫 房企反应平淡

    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以房养老”再度被提上日程。21日,在2014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指出,要鼓励保险公司参与养老服务业建设。

  • 中国老龄化高峰临近挑战严峻 今年60岁老年人超2亿

    国新办今日召开发布会,介绍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等相关情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指出,中国的老龄化,特别是老龄化高峰临近的挑战确实是非常严峻,但同时确实是一种机遇。

  • 老龄化社会:养老金怎么改?

    作为关乎每个人生活的重要制度,养老金改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正在抓紧研究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并将在适当的时候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据了解,来自社科院、人大、清华、武大等院校的多个专家团队参与制定了多套改革备选方案,并要求在7月底提交有关部门讨论。

  • 农民老龄化 农业副业化现象着实堪忧

    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11年我国外出农民工总数突破2.5亿,全国有4000万留守老人。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已经说了多年,若能实现城乡同酬,相信就会有许多农民安心农村,投身农业。

  • 解好孝亲这道“爱的方程式”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当前这个阶段,可以尽可能地兼顾各种目标,如社会保障、人情伦常、家庭幸福、生态环境等,让人更从容一些

  • “计生红旗县”成中国未来缩影:到处是爷爷奶奶

    江苏如东县位于上海以北的东部沿海地区,曾是第一批禁止在第一胎后再生育的县之一,比中国大部分地区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早了十年。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