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国际  > 正文

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变了!网友:一夜之间成高血压了……

2022-11-14 15:20:45   来源:科技日报

11月13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学术机构共同制定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正式颁布。

值得注意的是,新《指南》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由140/90 mmHg下调至130/80 mmHg。

标准的调整或使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激增,很多网友表示:猝不及防地变成高血压了......

为何要调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程翔教授、苏冠华副教授介绍,血压介于“130/80 mmHg和140/90 mmHg之间”的人群,称作“高血压前期”人群。新的研究发现,这类既往还没有被诊断为高血压患者的人群,多半未得到及时干预,因而存在着潜在的心脑血管病风险。

在《指南》线上发布会上,北京安贞医院赵冬教授介绍,标准的修改不仅有充分的国际和国内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而且血压水平在130~139 mmHg和/或80~89 mmHg的人群多为中青年,下调诊断标准体现了防线前移、加强初始预防的理念,否则将错过减少高血压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疾病危害的关键时机。

《指南》制订组专家、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郭艺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调高血压诊断标准,可以让更多的人从更早期阶段关注血压,进行降压,可显著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这样在5-10年后,心脑血管疾病减少可节约大量医疗费用,少部分人吃药所付出的经济代价将远远少于这些医疗费用。从药物经济学角度来看,这种调整是划算的。

中青年患者人数或将提高,如何治疗?

中国是高血压人数较多的国家。据2022年卫生部门统计,我国高血压人数已达到2.45亿。18岁以上患高血压的居民占27.9%。从发病原因看,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很多高血压患者有家族病史,属于原生性高血压。然而,更大比例的发病是由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共同作用的,属于继发性高血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胡大一表示,目前,国内患有高血压的年轻患者非常多,与此关联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缺乏运动、大量饮酒,饮食不健康、肥胖等。而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和心理疾病也会导致血压大起大落,这种情况下的血压不平稳,无法单靠吃降压药解决,还需要通过调控情绪“治本”。

胡大一认为,新标准实施后可能会诊断出更多的中青年患者。他强调,对于血压值在130/80 mmHg~140/90 mmHg之间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建议不一定马上用药,而是采用有效控制高血压的五大处方,即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精神、心理、睡眠处方,戒烟限酒处方。

郭艺芳也指出,高血压患者增多,但只有22%的人群需要服药治疗。多数人不需要吃药,只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就能使血压恢复到理想范围,如控制饮食、减重增肌、少吃盐、戒烟戒酒等。

如何自测血压?

新《指南》教你这样量血压:

1、每天早、晚各测量1次血压;

2、每次测量至少连续获取2次血压读数,每次读数间隔1~2分钟,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若第1、2次血压读数差值>10 mmHg,则建议测量第3次,取后2次读数平均值;

3、测量血压前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喝含咖啡因的饮料以及吸烟;在每次测量之前,安静休息3~5分钟。

4、测量时段:

早上:服药前、早餐前、排尿后测量。

晚上:晚餐前,若错过则在睡前1小时内测量;如晚上服药,建议服药前测量。

5、初诊或血压未控制者:

初诊或血压未控制稳定的患者,每周至少连续测量3天血压。

6、血压控制良好者:每周进行1~2天血压测量。

 

文章关键词:高血压诊断标准 责编:王江龙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建设高标准农田 打造淮滨样板

    11月10日,在淮滨县邓湾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种粮大户凡德志驾驶大型农机进行秋耕作业,为明年夏粮丰收打好基础。

  • 不同时段电价有差别,收费标准是什么?

    不同时段电价有差别,收费标准是什么?

  • 国家卫健委:7岁以下儿童生长有了新标准

    11月8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了关于发布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的通告。 新标准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与此前标准相比,除结构调整和格式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范围; ——更改了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儿

  • 11月起多地核酸检测收费,收费标准来了

    近日,四川、甘肃、贵州等多地发布通知,11月起核酸检测要恢复收费。 收费标准如何?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根据各地发布通知及当地部门的回应,各地核酸检测收费标准不一,一般情况下,单人单检费用16元/人次,多人混检3.5元-5元/人次。 人民日报健

慢新闻

地铁沥滘站漏雨?广州地铁辟谣 地铁沥滘站漏雨?广州地铁辟谣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