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战争年代人民军队通过"群众纪律"和百姓真正打成一片

2013-10-30 06:50 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送100支枪团结改造袁文才

  【主持人】还有组织和发动群众,团结改造袁文才是一个例子。袁文才曾经是井冈山下一个贫苦的农民,早年为反抗土豪劣绅的压迫,参加当地的马刀队,任参谋长。后来举行宁冈暴动,建立农民自卫军,任总指挥。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驻宁冈茅坪后,在此会见袁文才派来的代表。为了争取这支农民武装,毛泽东在宁冈大仓村会见袁文才,向袁文才详细介绍了当前的形势和革命发展的前途,并赠送袁文才100支枪。袁文才深受感动,表示一定为革命掌握好枪杆子,愿意竭尽全力帮助工农革命军解决各种困难,后来他接受整编,参与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王朝柱】当时毛泽东脚化脓,其实,他不是不可以坐担架的,但是毛泽东不,他说话算数,就是官兵平等。所以毛泽东很习惯拄一根破棍子,到了王佐、袁文才家,那脚都走不动了,袁文才的夫人连夜给他做了一双鞋,毛泽东穿上,脚才逐渐好了。

  毛泽东下山背粮赢得民心

  【主持人】其实官兵平等的概念树立了,其他人也会照着做。

  【王朝柱】朱德那么大岁数了,还要到山下去。我去过好几次井冈山,真的挺不好爬的,那时候毛泽东也去背粮食,在这种情况下,兵要想帮着背一会儿都不干。所以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说多少话不如办一件事情,老百姓后来就把自己家仅剩的白薯、红米、南瓜,还挖了竹笋给红军送去。

  井冈山的西边是潇水,东边是赣江,如果国民党来围剿,往西过不了潇水,往东跑不出赣江。共产党就更需要得到群众的拥护。而国民党一有什么动静,老百姓就来报告,之所以中国人民能选择毛泽东,抛弃蒋介石,选择共产党,抛弃国民党,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

  传承好群众路线党才更有威信

  【主持人】所以《寻路》中记载了这段历史,我们注意到,中国工农红军是三次反围剿,都以远弱于国民党的兵力取胜了,我想原因应该也在于此。

  【王朝柱】最近习近平总书记的几次讲话,讲到了信仰,说人得有信仰。没信仰,没理想就“缺钙”,作为党的中高级干部,必须要熟知我们党的历史,要学习老一辈创造的群众路线,要很好地继承。为政者,带头体现出这种精神,老百姓就认可,这个党自然就会有威信。

  顾顺章作风不正最终成了叛徒

  【主持人】许多评论家都提出,说《寻路》让大家感受到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我记得周恩来总理说过一句话,说一个共产党人,只要在生活上放纵自己,就等于被敌人从精神上打开了缺口。在《寻路》中,20多位革命先辈牺牲,都是因为叛徒的出卖,这些叛徒身上的共同点在哪里?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在哪里?

  【王朝柱】说穿了,生死关。顾顺章的浮华、堕落有两个原因,一是革命处于低潮,看不到革命的希望,潜伏在他思想深处的流氓无产者的一面开始暴露出来。二是权力之争,不是把革命当作为全民奋斗的一种指向,而是当作自己争权夺利向上爬的一种手段,他还和几个女人搞得乱七八糟,后来还吸毒,然后中央决定调离他到中央苏区去工作,他不愿意离开,舍不了他的情人。所以他送张国焘去鄂豫皖之前,写了一封给蒋介石的投降信,当时他已经完全做好叛变的准备了。

  反“四风” 也要坚持群众路线

  【主持人】其实刚才您讲到关于生活作风方面,也让我联想到现在我们正在开展的反对“四风”教育,《寻路》中什么可以带给我们启示?

  【王朝柱】我觉得,第一是共产党人要有道德底线。第二是共产党管理党员,还是放在党的路线、方针、大局上面。第三是沿着群众路线往前走。

  【主持人】没错,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深入群众,听取意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才能使各项改革发展的决策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意愿,符合客观规律。

  • [1] [2] 
      
责编:李娅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