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兰考县曹庄村村民在当地藕塘里采莲藕
新华社/图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李江瑞 记者 高鹏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兰考县委、县政府承诺“三年脱贫、七年小康”。
3月27日的新闻发布会释放消息,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委托第三方评估,综合测算兰考贫困发生率1.27%,兰考县宣布退出贫困县。
【消息】
兰考县脱贫摘帽
3月2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兰考县委书记蔡松涛对着话筒说,“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兰考戴了几十年的穷困帽子终于被摘掉了,兰考县脱贫了!”
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作为第三方,对我省兰考县退出情况开展了专项评估,综合测算贫困发生率1.27%。报经领导小组审定后,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兰考县脱贫退出,兰考县成为河南省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脱贫的贫困县。
兰考县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兰考县委、县政府承诺“三年脱贫、七年小康”。
【标准】
贫困县退出的标准是什么
在省扶贫办主任张继敬看来,兰考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意味着河南去年打脱贫攻坚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去年计划兰考和滑县率先脱贫,现在兰考率先实现,滑县也正在程序当中,并且很有把握。”
贫困县退出,标准和程序是什么?
原则上贫困县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可由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提出退出,市级初审、省级核查确定后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公示无异议的,再经报告、评估、核查以后,由省政府正式批准退出。
此外,贫困县90%以上的贫困村要通过扶贫实现退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教育、文化、卫生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从省级核查和国家专项评估检查情况看,兰考县均已达到上述贫困县退出相关指标。2016年,兰考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57.6亿元,增长9.4%,增速居河南省直管县第2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1124元和9943元,分别增长7.5%、9.6%,增速均居河南省直管县第1位,比3年前分别增长10164元和4297元。
【计划】
下一步工作重点变为奔小康
脱贫摘帽,蔡松涛认为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螺丝拧了一半就松劲,最后还是会脱落的。”蔡松涛说,脱贫就是拧到一半的螺丝,下一步,还要加紧把螺丝拧到牢靠,全县决定再组建工作队,重点由脱贫变成奔小康。
蔡松涛说,“现在所有的贫困村都找到了自己的产业,但这些产业相对比较脆弱,这就是我们继续搞奔小康工作队的原因。相信再有4到5年的时间,整个县乡村各个方面都会发生更大的变化。
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河南省贫困退出实施办法》明确,贫困县退出后,在攻坚期内国家和省原有扶贫政策保持不变,留出缓冲期,确保实现稳定脱贫。
兰考的脱贫有何心得
关键词:精准
兰考县在扶贫攻坚的路上是“摸着石头过河”,县委书记蔡松涛感悟最深的有两个字:精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这是兰考集中力量做好精准扶贫的重点。
“扶持谁”:兰考县坚持收入标准这条红线,是逐村、逐户、逐人“过筛子”,同步建立“一户一档”。兰考还建立了贫困对象动态监测机制,实时监测建档立卡贫困对象情况变化。
“谁来扶”:兰考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驻村扶贫全覆盖,组成115个驻村扶贫工作队,抽调335名乡镇优秀干部驻非贫困村,精干力量“住进了村里”,严格遵守“五天四夜”工作制,不脱贫不脱钩,不拔穷根不撤队伍。
“怎么扶”:兰考县是精准施策,因村因户制宜,制定了12项有针对性的具体帮扶措施,对已脱贫户、一般贫困户、兜底户采取不一样的措施。比如对兜底户,除落实常规的9项政策外,还全部纳入低保,60岁以下人员给予临时救助资金,人均土地不足1亩按每亩收益500元差额补助等3项政策,确保兜得起、稳得住。
关键词:创新
从群众中找办法,到外地学方法,兰考在全国探索出了一系列扶贫、发展的创新之举。
围绕“人”改。树立了鲜明用人导向,评选表彰两批70名“驻村扶贫工作标兵”,用标兵示范作用引领脱贫攻坚工作。
在乡镇党委换届中,提拔重用一线干部58名,其中39名是脱贫攻坚一线干部;5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进入乡镇党委班子。
围绕“事”改。整合相关部门职能,成立县委县政府督查局,建立大督查机制,对重点工作实行台账式管理、常态化督查。去年7月份至今,共开展各类督查3000余次,工作效能大幅提升。创新服务企业机制,成立企业服务中心,实行“局长+1”管理模式,全程代理入驻企业手续办理。
围绕“钱”改。在全国率先探索出来“先拨付、后报账、村决策、乡统筹、县监管”的扶贫资金分配使用方式,大大提升了扶贫资金使用的精准度;探索建立政府主导、金融支持、企业发展、风险保障“四位一体”的金融扶贫模式,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脱贫故事】
贫困村脱贫的“两件事”
兰考县东北部的南彰镇党委书记张其芳向河南商报记者介绍,从前整个镇共有7个贫困村,建档立户贫困户有80人。说起脱贫,张其芳提到了两件事。
过去,南彰镇谁家操办红白事时,一次就要花几万块钱,而且有相互攀比之风。“现在我们制定了标准,办红事每桌不能超过12个菜,白事不能超过8个菜,烟酒都有标准。”张其芳说,这样算下来,一个村一年红白喜事就能节省十来万元。
另外,镇上请来专家为贫困户们教种植养殖方面的技术,贫困户们还能上农校夜校,学习电焊、电脑技术,裴寨村村民刘国利说,他目前已经在浙江金华一个工厂打工,每月能有5000元的收入。
驻村干部带来了哪些改变
驻村干部王富林刚到东坝头乡长胜村时,村里建档立户的贫困户有152户,而在2016年12月,该村的贫困发生率就已经降到了2%以下。
对于王富林的到来,起初长胜村村民们都觉得他是“走过场”,但后来谁家看个病、家里住房有问题、小孩上学,王富林都帮忙跑腿,慢慢地村民们都喜欢上了这个驻村干部。村民朱小粉因为家里供两个孩子上大学,陷入了贫困,村里了解到情况后,帮她为孩子们办理了助学贷款。现在,朱小粉自己开了一个手机店,丈夫也在当地的企业当电工。
50多年前曾经贫瘠的兰考,如何在焦裕禄以及一代代兰考人的奋斗下改换新颜?
请关注今日河南日报的长篇通讯——《兰考春光奏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