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豫事 > 正文

守护一泓碧水 福泽一方沃土 ——鹤壁市推进淇河生态保护建设纪实

2018年09月29日07:27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5034

    □本报记者郭戈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左易和王风娇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长江、黄河犹如两架手推车,将中华民族的历史,从远古推来,挥洒出山峰雄奇秀美、丘陵连绵不绝、沃野坦荡如砥。流淌于《诗经》的淇河,自太行山深处奔涌而出,记录着鹤壁人民千百年来的乡愁,更成为“煤城”向“绿城”嬗变的亲历者、见证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多年以来,历届鹤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淇河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一张蓝图绘到底,立法早、行动早,严格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淇河。

    本报记者日前深入淇河流域进行采访,追溯鹤壁市为推进淇河生态环境保护所付出的不懈努力,讲述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淇水之滨,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春看花,夏看叶,秋看果,冬看雪。一年四季,你都能在这里找到最美的风景。”9月18日,站在淇河国家湿地公园观景台上极目远眺,鹤壁市淇河生态保护建设办公室(下称“鹤壁市淇河办”)负责人向记者道出了他心中的淇河之美。

    被誉为“北国漓江”,多年来始终保持二类水质标准的淇河,一直是鹤壁乃至全省的骄傲。2014年至今,省环保厅11次公布全省60条城市河流水质状况,淇河10次排名居首。原水利部水资源司负责人在实地调研后曾激动地评价:“穿越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00人的地区后,淇河依然能保持如此良好的水质,这在我国北方非常少见,称其为华北地区唯一无污染的河流当之无愧!”

    良好的生态环境,使淇河沿岸成为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宝库。在这里,生长着维管束植物90科共506种、脊椎动物87科共351种。在150余种鸟类中,灰鹤、鸳鸯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沿河可见,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鹳近年来亦频繁现身。不仅如此,淇河还是我省鱼类品种最多的河流之一,已经查明的就有64种,包含淇河鲫鱼、鳜鱼、斑鳜等名贵鱼类8种。其中,淇河著名特产鱼类——淇河鲫鱼位列《河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之首。

    洁净的水质、良好的生态,使淇河成为中原地区生态休闲旅游当之无愧的闪亮新星。2014年,淇河生态旅游区被国家旅游局、生态环境部共同评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017年,淇河国家湿地公园正式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如今,生态优势、环境品牌正在为广大鹤壁群众带来优厚的“绿色福利”——在淇河沿岸,“一河五园”城市滨河景观带及现代元素、自然景观相互交融的商务中心区拔地而起。“水清、岸绿、鱼游、鸟飞、景美”的良好生态局面也已形成,为鹤壁市打造生态活力幸福之城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张蓝图绘到底,美丽淇河干中来

    “鸭子过路,减速让行。”在淇河许沟段,竖立于岸边的告示牌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原来,这里正是“淇河三珍”之一——缠丝鸭蛋的原产地,作为曾经的宫廷贡品,这一鹤壁名优特产曾荣获1914年万国博览会金奖。

    产出缠丝蛋的鸭子自然十分“金贵”,但在特定水域长期搞养殖,是否会造成淇河水质的劣化?

    “既要严格保护淇河不受污染,又要兼顾对名优特产的扶持。通过对淇河许沟段的水质、水量进行科学论证,我们最终得出了‘养鸭规模控制在8000只以内不会影响水质’的结论。”鹤壁市淇河办负责人介绍,目前淇河许沟段只保留养鸭场1家,存栏仅4000只。为确保万无一失,养殖场还在鸭子下水的河岸附近建造了专用的“净身池”。“鸭子下河之前要先在池里洗个澡,这样就进一步减少了对淇河水质的影响。”该负责人说。

    于寻常处见功力,于细微处见真章。淇河能有“北国漓江”的美誉,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得益于鹤壁市数十年如一日的精心呵护。

    ——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早在2002年,鹤壁就组建了由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负责的淇河生态保护建设组织机构——鹤壁市淇河生态保护建设领导小组,下设鹤壁市淇河办,还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管理体系,明确了“保护第一、恢复生态,合理利用、促进发展,适度开发、造福群众”的工作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积极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进一步加强淇河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更是亲任淇河河长,全面加强淇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

    ——坚持依法治河不放松。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加强河流执法监管的基础上,2010年,鹤壁市人大常委会发布了《关于淇河保护的决定》;鹤壁市政府先后于2003年、2011年两次发布政府令,划定三级红线,明确工作要求,切实加强保护,严禁破坏行为;2016年,鹤壁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后制定的首部地方性法规——《鹤壁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条例》,专门对水污染防治明确了要求,这为依法严管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提供了坚强法律保障,也坚定了全市各级政府依法治理保护淇河的信心和决心。

    ——坚持科学保护不停顿。坚持规划先行、科学保护、合理利用。鹤壁市于2012年制定了《淇河生态保护利用开发总体规划》,明确了三个功能段和三级保护区,并持之以恒开展分段、分区保护,先后开展了污染源整治行动、生态绿化修复行动、环境综合治理提升行动,积极争取了总投资额20亿元的亚洲开发银行淇河保护治理贷款项目,先后关闭了一批“五小”企业,搬迁了一批养殖企业,绿化了上万公顷绿地。目前,淇河已初步形成了上游原始生态、中游城市公园、下游田园风光的和谐景象。

    “淇河保护工作做得好,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早’,二是‘实’。”鹤壁市淇河办负责人表示,“其中的‘早’是指立法早、行动早。市级人大常委会针对一条河流开展立法,市级政府发布政府令进行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鹤壁在全省是首例。2002年,鹤壁市正式启动对淇河的保护、管理,此后16年间,无论人事如何变动,政府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淇河保护的体制从未改变。由于行动早且保护从未间断放松,淇河避免了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让淇河水常清、绿常在、美常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按照这一要求,鹤壁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新时代品质“三城”工作目标,坚持淇河生态保护主线不动摇,树立和践行大生态、大保护、大发展等理念,努力让淇河这张生态名片更好地为市民百姓提供良好绿色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如何让淇河水常清、绿常在、美常驻?——建设大生态。据悉,鹤壁市将在境内淇河全域开展生态建设,打造83公里长、两岸各300米宽的淇河生态带。淇河生态带建设将坚持增量与提质并重,既注重绿化又营造景观,既注重生态自然又体现文化特色,乔灌草、花篱藤立体配置,构建陆生植物、鸟类、水生植物、鱼类等和谐共生的淇河自然生态系统。

    ——强化大保护。坚持依法治水,科学保护,流域管理,系统治理。鹤壁市将落实河长制的各项工作任务和责任措施,在淇河二级保护区内严格执行项目准入制,防止低档次、同质化开发建设;强化巡查执法力量,严厉打击破坏淇河生态环境行为;加强调补水和梯级拦蓄,保障淇河环境流量用水,保护淇河生物多样性,让淇河继续保持水清岸绿景美民乐的景象。

    ——实施大发展。鹤壁市将在淇河上游沿河打造十里槐花、十里竹林等生态景观,使市民游客既能休闲游赏白色花海、竹海桑田,又能购淇河无污染蜂蜜、采摘淇河“绿色”桑葚;在沿河湿地种植慈姑、茭白、菱角、荸荠等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水生食用植物,丰富淇河旅游产品;在下游河段,栽植万亩樱花树、万亩桃树等,打造樱花节、桃花节、采摘节等淇河生态旅游产品,带动淇河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产业大发展。

    “下一步,鹤壁市将继续强化淇河生态环境保护,并通过转型发展不断带动淇河保护管理水平提升,最终取得淇河保护与发展的双赢。”鹤壁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


文章关键词:守护 一泓碧水 福泽 一方沃土 鹤壁市 推进 淇河 生态保护建设 纪实 责编:邵恰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