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平山 脱贫路上的“赶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2018年11月26日10:42  来源:人民日报

5034

  “革命老区平山脱贫‘摘帽’了!”消息传来,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70多岁的老党员闫青海热泪盈眶。

  平山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3年底,该县建档立卡贫困户3.7万户共111619人。截至2017年底,平山还剩贫困户1849户、贫困人口360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84%。“对革命老区来说,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也是政治任务,是我们新形势下的又一场‘赶考’。”平山县委书记李旭阳说,近年来平山奋力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红色资源,让精准扶贫搭上“旅游快车”

  漫山红遍,金秋太行犹如色彩斑斓的画卷。

  西柏坡镇西沟村这些年的红色旅游,也如火如荼,党支部书记魏昭告诉记者,今年国庆黄金周来西柏坡的游客超过20万。西沟村的峰山岭与西柏坡景区离得近,乡村旅游也被带旺了。村民刘晓春说,现在山疙瘩生金变银,他家脱贫靠的就是红色旅游。

  西沟村地处水源保护地,刘晓春家耕地少,过去日子过得紧巴巴。后来,他在“西柏坡农家院”当厨师,妻子在西柏坡景区当导游,两口子每月工资加起来有7000多元。去年他买回一辆小汽车,日子越过越红火。

  山路蜿蜒盘旋,一帘飞瀑出现眼前,北冶乡沕沕水旅游景区游人如织。70年前,这里建起了我党我军第一座水力发电站——沕沕水水电站,点亮了老区的第一盏灯。如今,沕沕水旅游景区的红色旅游,再次为老区脱贫提供新“动能”,带动周边1400多家贫困户增收。平山县扶贫办主任秘书明介绍:“这里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过去很闭塞,来的人少。现在游客多了,老百姓都尝到了甜头。”

  “一年四季两顿饭,锅里南瓜山药蛋。山清水秀风光好,只见哥哥不见嫂。” 这是北冶乡从前的生活写照。紧邻景区的七里坪村贫困户张庆阳,家里一亩地,过去一年忙到头收入不到2000元,56岁了还打光棍。如今,他在景区当绿化员,一月工资3000元;景区扶贫小额贷款入股,每年分红3000元;土地流转金每年有1000元,生活越过越好。最近,张庆阳处上了对象,“我正在备料盖新房,争取早点把她娶过来。”

  依靠红色旅游,平山目前已开发天桂山、驼梁等国家4A级以上景区11家,依托“景区+村庄”“景村一体化”,贫困群众吃上“旅游饭”。2017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4亿元,比5年前分别增长44.9%和57%。

  特色产业,为老区群众栽下“摇钱树”

  稳定脱贫关键在产业。可贫困户没钱、没技术,如何发展产业?

  武家庄村“借猪生金”的故事给出了答案。

  午后暖阳下,岗南镇武家庄村村民刘增云,手拢在袖子里,笑呵呵地看着猪圈里6头黑毛猪抢食。前一天,他家刚卖了一头110公斤的肥猪,刨去成本,净赚1800多元。

  妻子长年患病,孩子年幼,刘增云曾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2017年,西柏坡纪念馆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于海龙找到刘增云,提出协调村里众创农业专业合作社“借”给他几头猪,先交800元订金,合作社用这笔钱去买仔猪,买来后交给他养,年底保证能卖个好价钱。

  “有这好事?”刘增云半信半疑“借”了5头猪。结果,当年就净赚9000元,加上他在村里当保洁员一年7200元的收入,成功脱贫。今年,合作社“借”给村里贫困户78头猪仔,预计有14万元纯利润。通过发展特色养殖业、种植业,武家庄村今年整体脱贫。

  2016年,小觉镇黄连沟村在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发展花卉种植项目,向城市园林绿化供应时令花卉。穷了大半辈子的村民陈瑞军经过培训,在村花卉种植基地当起了产业工人,“伺候”花花草草,每月能拿1800元工资,稳定的收入让他感慨“日子咋想咋好”。

  走进黄连沟村花卉种植基地,迎面大棚的墙上,是“美丽产业,幸福花开”8个红色大字,格外亮眼。今年国庆期间村里共销售花卉70多万株,收入50多万元。通过土地流转拿租金、扶贫资金入股拿股金、在园区打工拿薪金,村里的贫困户成为“三金”农民,每年人均纯收入4300元。

  黄连沟的花卉是“自产自销”,工作组只负责选育花卉、教授技术,不负责市场销售。工作组组长李胜才说:“乡亲们自己去跑市场,才能学会‘下水游泳’。”

  在岗南镇李家庄村,连片深蓝色太阳能电池板,随山势绵延起伏,与村民家屋顶上的分布式光伏板交相辉映。李家庄村原本是个贫穷落后的水库移民村。从2015年起,政府开始在村里推广户用分布式光伏,村民每户自筹资金1.5万元,其余由政府补贴,项目收益全部归村民所有,户均年收入增加8000元。靠光伏发电,村里14户贫困户去年全部脱贫。

  产业就是“摇钱树”。近年平山发展多种特色产业,引导贫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扶贫资金入股、入园打工等方式增收。如今,全县260个贫困村实现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贫困人口人均年纯收入达4760元。

  本色传承,把最好的干部派到贫困村

  “赶考”永远在路上。对革命老区的党员干部来说,带领群众脱贫攻坚是当前最重要的“考题”。

  平山地处太行山深处,交通不便,山大人稀,常住人口老龄化严重,脱贫难度大。平山成立了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的脱贫攻坚会战指挥部,全县546名党员干部会同省、市工作队进驻260个贫困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股份合作制企业”等模式,和当地干部群众合力攻坚。

  一个党员一面旗。石家庄市委统战部驻树石村第一书记吴俊磊,驻村扶贫两年,瘦了30斤。打通断头路,建蔬菜大棚,创建竹文化产业园,建设村民文化中心……两年多来,树石村48户贫困户人均收入5249元。临别时,捧起那份村民们亲笔签名的“荣誉村民”证书,吴俊磊眼眶湿润:“这是我平生最珍贵的荣誉。”

  在下槐镇南文都村,石家庄市工商联驻村第一书记张端树和工作组刚驻村时,一些村民不理解他们规划的脱贫项目。工作组先从统一两委班子思想和党员认识入手,逐步打消村民顾虑。后来,他们又采取以企业为主、合作社参与协作的运营模式,发展现代农业旅游园区、荷花池景观等项目,让南文都村实现村、民、企三方共赢,让曾经脏乱差的小山村变成了鱼肥水美、花果飘香的美丽乡村。

  “把最好的干部派到一线,用‘赶考’精神保证脱贫路上不落一人,用干部的辛苦换来群众的幸福。”李旭阳说,围绕脱贫攻坚“后三年”和“三年后”,平山明确了“两带、四区、百村”的发展思路,在共同致富奔小康的“赶考”路上,树标杆,当表率,力争走在河北前列。

文章关键词:赶考 李旭阳 村民 红色旅游 贫困村 增收 责编:张亚普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赶考”新时代丨大国小鲜⑧:红色物业 让群众安居更宜居

    张家口市桥东区紧扣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配合街道、社区积极实施“红色引擎工程”, 让社区软硬件环境不断提升。目前,张家口市桥东区已经实现了全区192个小区的“红色物业”全覆盖,2020年启动实施15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小区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居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 “赶考”新时代丨大国小鲜⑦:“红色网格”服务百姓零距离

    为了把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变为服务群众的“最美零距离”,承德市双桥区开展实施“红网覆盖”工程,建立700多个党建工作网格,选派3500余名网格员,吸纳186个市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进驻社区“大党委”发挥作用。依托“网格党建”的探索和创新,承德双桥区走出一条共驻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创新探索之路。

  • 【地评线】紫金e评:让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

    22日下午,正在吉林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四平战役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凝神观看、细致询问,感慨地说,“我们一定要守住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 我叫“武汉”,凭什么不来保卫武汉!

    程武汉出生时,武汉长江大桥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被武汉火热的建设场面感染,同时也为了纪念经历过的1954年洪水,父母给孩子取名武汉。万家灯火明 坝上有神兵——安徽宿松长江大堤上的“守护者联盟”群像万家灯火明 坝上有神兵——安徽宿松长江大堤上的“守护者联盟”群像新华社记者李亚彪、陈诺、朱青、刘方强安徽宿松,八百里皖江之首,同马大堤自西南向东北,蜿蜒于长江北岸      

  • 路断了!30个学生要赶考,没想到村民扛着锄头来了

    白石学校30名同学赴县城中考 当地村民自发用锄头在孩子脚下 挖出台阶接他们下来 白石学校是桑植最偏远的学校之一 距离桑植县城120公里 

  • 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

    1949年3月,毛泽东和周恩来之间一段关于“进京赶考”的对话,被历史铭记。”  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赶考”的脚步从未停止,“赶考”的精神始终薪火相传。

  • 高考爱心接送车 护航学子赶考路

    今年高考期间,为了帮助广大考生能安全准时抵达考场,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发起50辆爱心接送车辆免费接送考生。这些车辆穿梭于城市之间,用实际行动为考生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和帮助。记者:应曲川 

  • 追寻

    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习近平总书记说上海党的一大会址 嘉兴南湖红船 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 从中共一大到党的十九大 从小船到巨轮 驶向光辉的彼岸 走得再远 走到再光辉的未来 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 2020高考明日启幕 这份赶考指南请收好!

    7日,2020年全国高考将正式拉开大幕,约1071万考生将奔赴考场。而中高风险地区考生则要全程佩戴口罩,此外,在备用隔离考场的考生无论是低风险还是中高风险地区都要戴口罩。

  • 考前必备!转存这份高考前最后一天的叮嘱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