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中国那些事儿】巴拿马纪录片致敬中国美食 巴媒:中式早餐已成巴拿马传统

2018年12月03日15:11  来源:中国日报网

5034

  中国日报网12月2日电 2017年6月13日,中国和巴拿马签署建交联合公报,决定自公报签署之日起相互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从此掀开新的篇章。巴拿马与中国虽远隔重洋,但历史渊源深厚。早在160多年前,首批华人就踏上了巴拿马的土地。百年岁月轮换,华人凭借智慧和勤劳逐渐融入巴拿马社会,在为巴拿马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的同时,也让巴拿马人的日常生活打上了中国习俗和中国文化的印记。

【中国那些事儿】巴拿马纪录片致敬中国美食 巴媒:中式早餐已成巴拿马传统

到了周末,巴拿马人喜欢到中餐馆里吃早餐。图片来源:《星报》网站报道截图

  据巴拿马《星报》网站报道,酥皮饼、黄油面包、玉米粉圆饼或炸香蕉,再配上炖香肠、白奶酪或黄奶酪、鸡肉或猪肝……这些是巴拿马人在早餐时间所喜爱的一些美食。但是到了周末,人们的口味就变了。一些人喜欢在“龙凤”、“唐李”和“金麒麟”等美食场所品尝点心(Dim Sum,也称为Yam Cha,字面意思是“饮茶”)或中式早餐。

  “中式早餐成为巴拿马传统的一部分,因此中餐馆外面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尤其是在周日。”巴拿马导演玛丽亚·伊莎贝尔·布尔内斯说道。她拍摄的纪录片《中式早餐》(Desayuno Chino)就是对这一传统的致敬。

【中国那些事儿】巴拿马纪录片致敬中国美食 巴媒:中式早餐已成巴拿马传统

这是2015年5月13日,在巴拿马首都巴拿马城“金色独角兽”中餐馆内,服务员为顾客准备食物。新华社 毛里西奥·巴伦苏埃拉摄

  《中式早餐》于11月27日首映,是“巴拿马纪录片”项目的一部分,由巴拿马国家电视台(TVN)和莫塔基金会出品,介绍在巴拿马的中国移民以及中国烹饪的精髓。

  制片人克里斯蒂安·布罗德福德(Christian Brodford)说,在这个长约15分钟的纪录片中,数名巴拿马华裔为片子赋予了生命。

  “龙凤”的厨师埃德温·杨(Edwin Yeong)于1983年从香港抵达巴拿马。在纪录片里他探讨了中国美食及其在巴拿马的演变。

  埃内斯托·陈(Ernesto Chen)出生于巴拿马,但祖先是中国人。他谈到了家族问题。“他向我们讲述了作为一个在巴拿马成长的华人是何感受。此外,他还谈到了他所面临的成见,以及在中国人或巴拿马人之间进行自我身份认同时所经历的危机。”布罗德福德介绍说。

  露西亚·孙(Lucía Sun)则拓宽了家庭和美食的视野。

【中国那些事儿】巴拿马纪录片致敬中国美食 巴媒:中式早餐已成巴拿马传统

纪录片《中式早餐》于11月27日上映。图片来源:《星报》网站报道截图

  “《中式早餐》讲述了中国移民的故事,但也是巴拿马所有其他民族的一个样本。这让我们不禁想到巴拿马人的多重身份。”布尔内斯说,“以此为出发点,我们谈到了什么是巴拿马人。我认为巴拿马人的身份是由不同的文化组成的,因为归根到底我们的国家从一开始就是一条通道,许多传统从这里经过。”

  巴拿马华人的百年步履

  巴拿马《星报》称,中国人移民至巴拿马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1854年,第一批700多名中国人到达了这个位于中美地峡的国度。 到1911年,巴拿马据称已有2000多名中国人。

  曾著有《巴拿马华侨150年移民史》的巴华裔作家谭坚估计,巴拿马总人口(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共3405813人)的6%(204348人)是中国人,35%(1192034人)的国民有可能在他们的家谱中找到中国血统。

  哈佛大学《拉丁美洲评论》网页版曾刊发一篇题为“巴拿马华人也有故事要讲”的文章,详细回顾了华人华侨在巴拿马的百年拼搏史。

【中国那些事儿】巴拿马纪录片致敬中国美食 巴媒:中式早餐已成巴拿马传统

华人抵达巴拿马150周年纪念碑。图片来源:中新网

  文章称,巴拿马早期中国移民与当地的大型工程建设密不可分。1848年,一家美国财团成立巴拿马铁路公司,承修横贯巴拿马地峡的铁路。该公司到中国南方“招工”。1854年,首批华工从汕头出发,历经60多天才抵达巴拿马。华工来到巴拿马后,承受着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压力。由于环境恶劣,许多华工染病身亡。

  1881年,巴拿马运河动工,几经波折到1914年才正式通航,在此期间,近万名华工先后被从中国招来开凿运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也有部分中国移民来到巴拿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华人主要居住在巴拿马的港口城市,如科隆。许多人在巴拿马运河区做生意,有些人则成为会计师、医生、工程师,还有些人通过经营杂货店、餐馆和洗衣店谋生。

【中国那些事儿】巴拿马纪录片致敬中国美食 巴媒:中式早餐已成巴拿马传统

这是2009年1月25日,在巴拿马首都巴拿马城,来自中国广东的湛江文车龙狮艺术团表演“高桩醒狮”,庆祝中国春节。新华社 王沛 摄

  文章指出,由于来自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社会,在巴早期华工工作表现出色,并因此实现了向上社会流动,过上了更好的生活。许多华工在当地成了家。慢慢的,华人社区逐渐与巴拿马人的社区相融。代际更替,许多华人甚至忘记了如何讲中文。但是,根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理念,如重视教育、家庭和孝道,仍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所有华人。

  李彼蔚翻译了文中部分内容。

文章关键词:1983年 星报 龙凤 中式早餐 饮茶 金麒麟 纪录片 美食 巴拿马华侨150年移民史 拉丁美洲评论 责编:李娅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年薪可达70万,深圳招聘大学教师砸高薪

    近日,深圳大学招聘教师的薪酬引发热议,年薪可高至70万,引来众多名校毕业生参与竞争。”  对于目前收入,徐超并没有透露,仅表示:“深圳相当重视教育,目前老师待遇都很好,当然,公立学校正式编制很难考,竞争十分激烈。

  • 四川的哥跳河勇救落水女孩牺牲 被评为烈士

    女孩跳河轻生被救起,他却再也没能上岸。11月30日,记者从四川省政府获悉,省政府评定遂宁出租车驾驶员唐超为烈士。根据《烈士褒扬条例》第八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省政府评定唐超为烈士。

  • 海评面:“8亿人脱贫,这是多么非凡的成就”

    11月23日,贵州省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意味着中国832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兑现“五年之约”。近年来,不少国际人士亲自来到中国,深入陕西、云南、贵州等西部腹地,亲眼见证了中国脱贫攻坚的真实历程。

  • 燃爆了!帅炸了!追定了!

    担负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任务 30多年来 圆满完成升降国旗任务2.7万余次 以“零失误、零差错”的一流表现 打造了一张威武雄壮、庄严豪迈的 无论雨雪风霜,不管严寒酷暑 迎着东方的晨曦 怀着赤诚的敬意 

  • 拜登“新政府”渐成型,有哪些“老面孔”?

    距离美国媒体预判拜登为2020年总统选举赢家已过去3周,特朗普政府近期终于“松口”,授权正式启动权力交接程序。美媒指出,格林菲尔德在外交领域经验丰富,对非洲事务非常熟悉,将成为拜登团队中的非裔新面孔。

  • 18名80后处级干部一次性选拔为副局级

    继面向全国选调选聘180名公务员之后,该市近期又从全市集中选拔30名副局级人选,其中“80后”18人。长安街知事注意到,上述30人均生于1978年至1983年,最小的是马靖坤,1983年8月生,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任胶州市胶莱街道党工委书记。

  • 蔡志忠少林寺剃度出家,为啥成为“沙弥”而不是“比丘”?

    值得注意的是,蔡志忠在少林寺剃度出家,受的是“沙弥戒”,自此成为一名“沙弥”,而不是“比丘”。无论是受“沙弥戒”的“沙弥”,还是受“具足戒”的“比丘”、“比丘尼”,都是少林寺的僧人,在寺院修行。

  • 戎装变迁四十载 英姿飒爽的风采不变

    军服是一个国家军人外在形象的重要体现,是军队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为配合04式士兵常服穿着,我军还首次为除海军海勤和驻香港、澳门部队以外的士兵配发02式士兵皮鞋。

  • 男子越狱逃亡34年被捕 女儿:你是个骗子

    1986年9月22晚,在户外劳动返程途中,三人在夜色的掩护下,趁民警不备侥幸脱逃,从此开启逃亡生涯。”  33年前,杨林三人分头逃窜后,赵刚、钱建华随后又聚集在一起流窜作案再次落网。

  • 从放羊娃到博士、青稞专家——纪念“中国青稞之父”尼玛扎西

    他就是共产党员、被西藏农牧科技界誉为“中国青稞之父”“青稞王子”“青稞领域的袁隆平”的原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院长尼玛扎西。而今,在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3号试验田里,尼玛扎西培育的青稞新品系“13-5171-7”金黄璀璨,秆高、穗大、抗倒伏,适应机械化收获。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