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的傍晚,寒气逼人,但河南省鲁山县马楼乡山岔口村张五的家里却暖意融融,笑声朗朗。12月初,鲁山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万富带领县扶贫办和马楼乡党委书记田朝阳等干部一同看望慰问这位身残志坚的贫困户,她虽身患残疾,却坚持打两份工,主动要求脱贫,这种虽贫精神不倒、虽残意志坚定的行为感染者每一个人,这也是河南鲁山扶贫扶志结硕果的一个缩影。
鲁山,古称鲁阳,因故城地处鲁山之阳而得名,自汉置县,唐始名鲁山至今。这里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国文字始祖仓颉、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唐代文学家元结、宋代抗金名将牛皋的故乡,是世界刘姓、赵姓的祖庭。
鲁山县地处河南省中西部,伏牛山东麓,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县域面积2432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办事处),555个行政村,总人口97万,是一个集深山区、水库淹没区和革命老区于一体的国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现有184个贫困村,含47个深度贫困村,贫困人口18943户,48856人。
近年来,鲁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提前谋划,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深化思想教育引领,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典型选树,营造出浓厚的脱贫攻坚氛围。通过实施宣传、技能、思想、文明、文化“五轮驱动”,大力开展“志”“智”双扶,增强贫困群众底气、激发贫困群众志气、提高贫困群众勇气,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开创了鲁山扶贫扶志新模式。
宣传润雨沁心田
鲁山县把宣传扶志工作,作为扶贫扶志的首要工作,通过搭建平台、媒体宣传、集中培训等举措,改变“等靠要”思想,唤醒贫困群众奋起改变命运,提升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信心、自我发展能力,激发了从“熬日子”到“过日子”再到“奔日子”的决心,四万多贫困群众昂扬斗志,斩断穷根,汇聚成推动发展进步的澎湃力量。鲁山县首先因地制宜,自创宣传材料《明白卡》《顺风歌》《生源地贷款三部曲》,建成无线广播服务系统,搭建了1个县级平台、25个乡镇平台、545个行政村平台和666个自然村(组)无线广播接收点,采用老百姓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将党和政府的关爱送进农户家中,促进了基层党建信息化,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加大扶贫政策培训力度,2017年以来举行大型培训会10余场,采用集中培训以及进校园、走乡镇、入乡村等多种方式,对该县3500余名扶贫工作人员进行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大规模、全覆盖的教育扶贫政策培训;组织全县1563名驻村干部开展系统培训,2018年6月27日在鲁山一高集中授课、现场提问、闭卷测试,真正让扶贫政策入脑入心。积极开展“宣传月”活动和“万名教师大走访”活动,其次还定期邀请省级主流媒体到鲁山采风,先后刊发、播放脱贫攻坚报道 200 多篇,展示广大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的精神面貌,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再次是组织县属媒体开展联动宣传,采取记者走基层、蹲点日记、微视频等多种形式,开设“强力推进脱贫攻坚”“脱贫攻坚展风采”“脱贫攻坚 致富有道”等专题专栏,选树30名第一书记先进典型,在鲁山电视台、鲁山简报开辟“驻村第一书记风采”“党旗飘飘”“百舸争流”专栏,加大宣传引领,已刊发脱贫攻坚新闻稿件 2600 多条,营造良好氛围。
思想入脑焕新貌
鲁山县坚持从思想教育引导入手,培育向上向善、孝老爱亲、自立自强、勤劳致富的良好道德风尚,着力提升贫困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把扶贫同扶志结合起来,着力激发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主动性,着力培育贫困群众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观念,引导广大群众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实现脱贫致富。鲁山县先后在25个乡镇、办事处,重点在确定的58个软弱涣散村和6个后进村开展宣讲教育。综合运用宣讲团、农民夜校等宣传载体和文化阵地,先后弘扬自尊、自爱、自强精神,切实提升贫困群众的精神风貌和脱贫能力。开展主题宣传,在县直单位,围绕服务脱贫攻坚等情况,每年评选5个最佳单位;在乡镇,每年评选5个最优乡镇;在农村,每半年选树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信访稳定、美丽村庄红旗村等“五面红旗村”;在干部中,每年评选100名学习型、实干型、担当型、创新型、廉洁型“五型干部”;在党员中,每年评选出100名政治素质好、思想作风好、履行义务好、工作业绩好、服务群众好“五好党员”;在群众中,每半年开展遵纪守法星、发展致富星、文明新风星、环境整洁星、邻里和睦星“五星家庭”创建活动,大力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和基层涌现出来的脱贫攻坚鲜活事例,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用身边事带动身边人,增强自主脱贫信心。广泛开展农村志愿服务活动,利用资助教育、义诊、做义工等设计群众急需的志愿服务项目。鼓励贫困村组建党员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就近开展扶贫济困、扶弱助残、关爱留守老人儿童等活动。
技能帮扶脱贫帽
鲁山县注重提高贫困户的技能,掌握一门技能,带富一个家庭,不仅输血,还给他们造血,使扶贫工作走向良性发展快车道。一方面培训采取专家授课与学员互动相结合的方式,使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初步掌握技能,提高了自我发展能力。鲁山县四棵树乡协调县三高、职教中心抽调2名专业教师,开展为期15天培训,通过理论讲解、实际操作、外出参观等形式,让80余名参训学员全面提升管理理念,熟练掌握经营技能,为发展农家乐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微信群及时开展信息交流、共享,扶贫科技特派员对有接受能力的贫困户,每户培养一名创新创业科技明白人,每村至少推广一项农业科技新技术。鲁山县扶贫科技特派员张平洋,作为葡萄种植土专家,进入辛集乡后,引进沪太8号、夏黑、京亚104等优质品种6个,推广了架改、套袋、膨果等新技术8项,亩产值从过去的5000多元提高到目前的1万元以上,截止目前,全县科技扶贫特派员共开展农技培训300多场次,培训群众4000多人次,入村服务7000余次。2018年培训53期140班,带动贫困户3062人。另一方面完善帮扶政策体系,引导贫困群众自强自立。鲁山县有驻村第一书记234名,覆盖全县18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64个软弱涣散村、47个深度贫困村和11个贫困发生率超过15%的非贫困村。同时,选优配强234支驻村工作队,一村一队,每队不少于3人,鲁山县共有驻村工作队518支,驻村干部1570人。通过完善脱贫攻坚帮扶政策,摸清底数,分类施策;完善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积极探索正向激励和负向约束机制,着力解决“等靠要”等问题。
文明扶志惠新风
鲁山县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大力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在抓好移风易俗示范镇、示范村建设的基础上,整体推进并实现移风易俗工作全覆盖,常态长效整治农村婚庆丧事大操大办、高额彩礼、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扎实推进“孝善敬老”活动。把乡风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以农村建档立卡贫困老人为重点,大力开展“孝善敬老”活动,评选文明村、文明户活动,培育了一批“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形成家庭孝心养老、社会善心敬老的良好风尚。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深化“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脱贫光荣户”创建,大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好邻里”等选树活动。目前,举办道德讲堂 100 多场(次),推选省级文明村 3 个,市级文明村 33 个,评出县级“好婆婆、好媳妇”“脱贫光荣户”近200名。
文化扶志乐滔滔
建好用活农村文化设施积极开展文化扶贫,优化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在贫困村建立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充实文体协管员、志愿者队伍和群众文体团队,保证每个贫困村一个农家书屋; 持续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实现贫困村中小学校(教学点)全覆盖;开展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文化惠民活动,积极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贫困地区进行采风创作、文艺演出,2018年“康乐鲁山·文明鹰城·欢乐中原”群众文化活动,从6月活动开展以来,每周都有文化活动,共安排了20余场。将扶贫扶志、移风易俗内容融入文艺节目,既有展现时代气息的歌曲舞蹈,又有生动幽默的小戏小品;既有对党的惠农政策,家乡新变化,农村新生活的歌颂,又有精准扶贫、扶贫扶志思想的深入宣传,在全县贫困村巡回演出,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意识,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建好用活农村文化设施。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农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看戏、读书等文化权益。积极开展文化扶贫。常态化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结对子、种文化”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扶贫工作。把脱贫攻坚和地方戏曲、网络文化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创作,在潜移默化中传播社会正能量,下大气力补齐贫困地区群众精准脱贫的“精神短板”。截至目前,共巡回宣传 100余场,更新农家书屋图书 10 万多册,光盘 3 万多盒,订阅科技时政类报纸 11 种。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全县有各类学校、学点473所,现有在校生20.6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17064人,占全县在校生的8.2%。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为实现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同步推进,鲁山县对于贫困学生,在物质资助的同时,注重精神帮扶。老师与学生一起布置励志墙、成长树,培养学生与家长的感恩意识和自强自立观念,实现立德树人,资助育人。鲁山县在贫困学生家中布置“成长树”“励志墙”的同时,先后投入资金2.8亿元,为14.4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落实了“两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为11669名贫困学生发放生活补助等资助金4675万元,实现各阶段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
“知识改变命运,我要考上县一高!”我们走进平顶山市鲁山县第十五中学七年级学生汪诺楠的家里,一面蓝色的“励志墙”映入眼帘,上面不仅以照片的形式记录着她的成长足迹,也写有她的励志宣言及详细的资助政策。2016年高考,鲁山县下汤镇十亩地洼村一共有8名应届生考上了本科,他们高中都在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就读,分别被北京大学、浙江大学、郑州大学等录取,去年又有6人考入二本以上院校,两人考取研究生。十亩地洼村以山地和林地为主,现有人口2283人,个人均耕地不足0.25亩,近年来共有140多名学生考入二本以上院校这个小山村被大家赞誉为“状元村”。
走访结束时,我在思索一个问题,马楼乡山岔口村张五身残志坚主动要求脱贫的精神和第十五中学七年级学生汪诺楠立志考上一高的决心,不是偶然的冲动,而是内心强大力量的萌动,这股力量不正是扶贫扶志的正能量的传播吗!鲁山县下汤镇十亩地洼村这个小山村被大家赞誉为“状元村”也正是鲁山县扶贫扶志的硕果缩影!(图:王红闯)
“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了强大动力,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指明了前进方向。决胜脱贫攻坚,是长期奋斗的成果,更是启航新征程的动员。
王元明不会忘记三年前的那个早春——刚刚圆满完成第一任驻村任务,就接到了赶赴新庄村担任第一书记的通知。“这件事情让我很感慨,人心齐、泰山移,不能‘等靠要’,还是要激发群众脱贫意愿,提升脱贫能力,扶贫先扶心,脱贫先立志。
清晨,西畴县一中6个年级4400名学生在崭新的塑胶足球场上举行升旗仪式,足球场四周是整洁的校舍。”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西畴县按照“要脱贫教育先行”的思路,弘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扶智”与“扶志”两手抓。
清晨,西畴县一中6个年级4400名学生在崭新的塑胶足球场上举行升旗仪式,足球场四周是整洁的校舍。”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西畴县按照“要脱贫教育先行”的思路,弘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扶智”与“扶志”两手抓。
近年来,博罗积极开展大培训大上岗帮扶活动,2016年以来已累计提供贫困人口就业项目3000多个,举办12批次技能培训班和就业培训,培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00多人次,帮扶贫困户就业1372人次。
习近平:我一直强调扶贫既要扶智,又要扶志,一个是智慧,一个是志气,不光是输血,还要建立造血机制,脱贫后生活还要不断芝麻开花节节高。行百里者半九十,贫困人口脱贫后的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只有拥有永不放弃的自信心和自我发展的生命力,才能照亮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才能实现脱贫后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今年中国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10年实现相关减贫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方致力于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用实际行动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消除贫困的目标。
为期两周的2020年塞拉利昂减贫与可持续发展研修班日前在线举行,来自中塞两国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围绕减贫与可持续发展主题进行深入研讨。研修班学员代表、塞拉利昂马可尼大学农业系主任赛杜·坎努说:“中国实施精准扶贫、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等做法,脱贫攻坚成就显著。
陕西省集聚全省力量,拓宽扶贫格局,从文化扶贫、苏陕协作、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等多方面,积极推进脱贫攻坚的落实工作。截至目前,全省销售扶贫产品额40.9亿元,其中,“扶贫832”平台预算单位完成农副产品销售额1.85亿元,工会福利采购2.81亿元,苏陕消费扶贫协作购买2.63亿元,“万企帮万村”购买帮销5.94亿元。
辛识平 这样的一幕幕,总是让人感到温暖——习近平总书记深入贫困地区,来到贫困群众中间,和乡亲们一起拉家常、算收支、想办法。一天天、一处处,一个个贫困村旧貌换新颜,曾经为生计犯愁的村民如今腰包鼓了、笑声多了、心气足了,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