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中毒事故的冒菜摊。
天气寒冷,不少人偏爱热腾腾的冒菜。10日,8位重庆市民食用路边摊“冒菜”后,出现头晕、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被紧急送往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救治,被诊断为“急性亚硝酸盐中毒”。
目前,事发冒菜摊已经停业,南岸区卫生局、疾控中心等部门正在进一步调查。
吃冒菜,8人中毒进医院
12日,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病房内,几名当事人向记者讲述了当时的情况。
“我是头一次吃那家的冒菜。”20多岁的小玉(化名)仍在医院住院治疗。她说,10日傍晚6点过,她和同事一起,到公司附近的南坪罗马假日小区内一家冒菜摊吃晚饭。冒菜摊经营各种荤菜、素菜,她们点了一些串串。
吃完晚饭,小玉和同事就各自回家了。但仅十多分钟后,正乘公交车回家的小玉就突然栽倒在公交车上。
“当时,感觉头晕、乏力,接着呼吸困难。”小玉说,她感觉自己就要晕倒了,之后便失去了意识,晕倒在公交车上。在乘客的帮助下,小玉苏醒了过来,但口唇开始变得青紫。
几分钟后,步行回家的小玉的同事也出现了头晕、心慌、呕吐、乏力等症状。随后,两人先后被紧急送往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治疗。
记者了解到,当天,因类似症状到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还有另外6名男女。一名男子告诉记者,他当天也是到这家冒菜摊吃饭,不料,十多分钟后开始呼吸不畅、心慌……
经医院诊断,小玉几人被诊断为“急性亚硝酸盐中毒”。记者赶到医院时,仍有5人住院接受治疗,目前病情已得到控制。
南岸区多部门已介入调查
据介绍,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常常被用作食品添加剂。它跟肉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使熟肉、卤肉等变红,色泽诱人;它还能抑制梭状芽孢杆菌及肉毒杆菌的生长,从而延长食品的贮存时间。
如果一次摄入过多的亚硝酸盐,则容易引起急性中毒,使血液中的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据介绍,当亚硝酸盐摄入量达到0.3-0.5克,可导致中毒,超过3克则可致人死亡。
事发后,南岸区政府高度重视,南岸区卫生局、区食药监局、疾控中心、区公安分局以及南坪镇政府介入调查。执法人员对冒菜摊的食材进行了抽样。
目前,8人疑似亚硝酸盐中毒,最终的结果仍有待疾控中心的报告。
出事的冒菜摊已经停业
昨天下午,记者在出事地点看到,这家冒菜摊就摆在罗马假日小区入口附近的一间小木屋处,没有招牌,屋外摆上桌椅、撑开遮阳篷就可经营。
小区居民告诉记者,事发当日,冒菜摊就停业了。
“我们经常来这家吃饭,并没有出过问题。”附近一家小超市的员工说,这家冒菜摊经营了大约3个月了,他们怀疑是当天的菜品出了问题。
记者查询到,为防止误食亚硝酸盐导致食物中毒,今年2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管理公告称:禁止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贮存、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严防将亚硝酸盐误作食盐使用加工食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家里的剩饭剩菜、腌制的咸菜中也会有亚硝酸盐产生。部分食物和蔬菜天然含有较高的硝酸盐,因细菌、发酵等因素,可转变为亚硝酸盐。比如,在腌制咸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会一度出现增高,此期间大量食用就有可能中毒。
凌晨1点,56岁的范闲娥已经起床,开始了她忙碌的一天。磨豆子、煮豆浆、点豆腐……凌晨6点,范闲娥带着她推好的豆花和发好的豆芽,来到她位于高寨乡集镇的摊位准备出摊。面对生活的重担,范闲娥没有让一个孩子辍学,曾当过代课老师的她深知上学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再穷不能穷教育。
刘师傅患有小儿麻痹症,下肢瘫痪,每天靠凳子走路,无儿无女的他把小狗当做自己的孩子,和小狗一起吃住,相依为命。
追梦人:蔡光江,重庆市黔江区金溪镇村民,热爱厨艺,曾经在多地饭店打工。老蔡和李泽贤一起购置食材,手里拿着清单:油麦菜12斤,肉20斤…… 蔡光江是重庆黔江本地人,39岁。前期准备工作做完,一晃已到中午,蔡光江吃了一碗面条,便匆匆赶回城里,留下一名徒弟明天主厨。
在安阳市北关区西漳涧村一路边,突然多了一个无人值守的菜摊,蔬菜、电子秤、微信二维码一应俱全,旁边还放了一个小黑板,写着蔬菜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