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馍是颇具文化内涵的一种民俗艺术品,是在汉族民间传承了上千年的面塑文化,也是旧时农村走亲访友的礼品和祭祀用的供品。花馍主要流行于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在旧时农村,逢年过节都要蒸制花馍,过春节要蒸大馒、枣花馍、元宝馍、布袋馍;元宵节要做羊、狗、猪、鸡等模样的花馍送给小孩。其他如过清明节、乞巧节、中秋节,婚丧嫁娶、祭奠祖先、老人过寿、小孩满月等,都要做各种各样的花馍,可谓用途广泛、形式多样,堪称我国民间艺术的奇葩,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喜上枝头”花馍。
“寿桃”花馍。
花馍不仅仅是食品,更是传承上千年的民俗艺术品。虽然已经进入21世纪,但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生日祝寿、房屋上梁等各种场合,花馍仍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锦上添花”花馍。
在古怀庆府地区,民间称会做花馍的人为“巧儿”,做花馍充分表现了农家妇女的心灵手巧和艺术想象力。做花馍是用发酵好的面,通过揉、捏、揪、压、搓、按等手法,借助剪刀、梳子、筷子等进行剪、切、挑、拨、刻,再用花椒籽、红豆、绿豆、大枣等进行装饰,制作成花馍的雏形,然后上锅蒸熟,涂上各种可食用的颜料,一个个五颜六色、造型各异、形象生动的手工馒头,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用剪刀精心修整“小猪”花馍。
孙倩文和74岁的奶奶高希珍(左)在做花馍。
给蒸熟的花馍涂上可食用的颜料。
俗话说:二十五,蒸馒头。1月30日是农历腊月廿五,忙碌了一年的博爱县鸿昌街道麻庄村“花馍女孩”孙倩文,终于有时间和家人聚在一起,为自家过年蒸花馍啦。她和奶奶、妈妈齐上阵,将发酵好的面揉捏成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花馍,既有金黄的刺猬、白胖的小猪等动物,又有活灵活现的鸟鹊和五彩缤纷的花朵;既有常见的枣花馍、寿桃馍,还有象征吉祥如意的“龙凤呈祥”“锦上添花”等花馍……
近日,辽宁东港,当地一种民间风俗,小宝宝一周岁生日时,姥姥会施展自己的面食手艺,为宝宝做出各种花样馒头:不仅有各种生肖造型,还有各种蔬菜外观。网友老王家的小燊燊晒图,“我结婚时,姑姑们从老家带来的花馍。
高平是神农炎帝故里,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蕴育了丰富的民间文化,面塑就是代表形式之一。捏、贴、拼、剪、塑,心灵手巧的农妇三下两下,稍加摆弄就能写意化地表现出形态各异的花鸟虫鱼、祥禽瑞兽。
适逢新春佳节,家住河南省遂平县的刘玲老人招待完来往客人后,坐在沙发上静静地看电视。
各地各具特色的过年风俗,无不传达着同样的幸福主题,寄托着同样的希冀愿景。记得小时候过年时,家家都要把这种大饽饽做成各种各样造型,配上五颜六色,活灵活现,格外增添喜气。
陕西渭南韩城的蒸食面花是广泛流传于韩城民间的—种传统风俗礼食,它贯穿于韩城人民岁时节令、风俗礼仪的过程当中,是一种兼具食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艺术佳品。
腊月二十三是北方地区传统的农历小年,距离春节只有七天,在外奔波的游子们收拾行囊赶往家乡,所有的安排都自动切换成过年模式。“听姥姥说,陕西以前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我就在西安火车站看到了四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就是其中一个——剪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