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宁夏中卫:黄沙戈壁成创新热土

2019年02月24日17:2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5034

  光明日报记者 王建宏 光明日报通讯员 冯博睿

  “出门在外好多年,没想到家乡变化这么大,中卫的树多了、水清了、空气湿润了,更没想到在沙漠边缘也有了云计算这样的新业态。”2月21日,在北京创业、回宁夏中卫市探亲的金玉鹏感慨道。

  “天上不飞一只鸟,地上不长一棵草。”曾经的中卫,流沙侵袭,吞噬良田,冬春黄尘蔽日。近年来,该市践行新发展理念,一手治理沙漠,一手发展产业,沙产业、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黄沙戈壁变成了创新发展的热土。

  不毛之地筑就绿色长城

  腾格里沙漠是我国第四大沙漠,20世纪50年代初期,腾格里流沙以每年4.5米的速度逼近中卫城郊。5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的修建,中卫人开始了防沙治沙的艰辛历程。80年代中期,以麦草方格治沙模式为支撑,形成了由固沙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和封沙育草带共同组成的“五带一体”铁路防风固沙体系,形成了154公里长、800米宽的绿色长廊,保障了包兰铁路60年来畅通无阻。

  “治理之前,腾格里沙漠与中卫市区最近的距离仅6公里左右,如今沙漠边沿已被推延至25公里。这是中卫人智慧与勤劳的结晶。”从事沙漠治理27年的中卫市治沙林场副场长唐希明感慨道,“过去黄沙一刮,天都浑了,屋里时常铺着一层沙子。如今沙漠已遍布大大小小疏密不一的灌木与花草。”

  截至目前,腾格里沙漠东南部已经完成扎设草方格42万亩,营造乔木灌木林67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封禁保护15万亩;北部沙漠边缘建起了60公里的防风固沙林带,锻造出人地和谐相生的全新生态链。

  沙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8年前,我在沙漠里办养牛场,我相信只要找对方法,就既能保护环境,也能‘沙里淘金’。”一提防沙治沙,宁夏香岩集团公司董事长杨飞感慨良多,他不断探索尝试治沙和用沙相结合,向沙漠要效益,用近10年的时间,把沙漠染绿。

  杨飞告诉记者,他们通过“草畜一体化”,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建设万头标准化奶牛养殖场、万头高档肉牛养殖场、万亩硒砂瓜种植基地、万亩沙漠改造良性循环基地、5万亩牧草种植基地,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生态、治沙、观光旅游一体化的农业产业沙漠园区。年产销牛奶5.3万吨、硒砂瓜4万吨、葡萄600吨,带动周边近1200人就业,实现沙漠绿、农民富、乡村美。

  中卫市引导企业在长流水、碱碱湖、北部沙区“西风口”、香山北麓、南山台子等沙区,培植新型沙产业,建设防沙治沙示范区。在北部沙区和南山台子沙区形成以苹果、红枣、枸杞、葡萄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区,面积达到40余万亩,年产值达14亿元。同时,营造以速生杨树为主的造纸原料林22.5万亩,建设生态光伏产业园6.5万亩,逐渐探索出一条“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科技支撑、市场导向,企业运作”的模式,使昔日人迹罕至的荒山、荒沙成为拓展产业发展的新空间。

  云产业打造金字招牌

  中卫要建西部云基地?

  5年前,这项举措备受质疑。很多人不禁问,在沙漠边缘发展云计算到底靠不靠谱?

  2014年,有着282项严苛选址标准的全球云计算龙头企业亚马逊,在中卫开工建设全球第10个数据中心。在“头雁效应”带动下,美国ZT、微软公司、工信部信息中心、中国移动、新美大集团等140多家云制造、云服务、云应用项目和企业陆续落户中卫。

  中卫市在地理位置上趋近我国陆地几何中心,光纤网络覆盖全国最优路径点,到全国各大城市的距离均在2000公里以内。年平均气温8.8℃,适宜服务器散热,电源使用效率PUE值远低于国内2.5的平均值,较常规数据中心节能50%以上。中卫市与北京中关村开展“前店后厂”合作,使大数据企业综合成本降低三分之二,而安全等级则提高了两倍。

  面临转型的美利纸业在云计算产业发展中引入战略投资者,采用混合所有制模式,投资30亿元“破茧化蝶”转型云计算企业。目前,美利云数据中心项目一期两栋机房已建成,其中奇虎360公司服务器1.7万台,美团公司的5000台服务器正加紧安装。

  理念创新让昔日的沙漠戈壁变身为大数据“梦工厂”,中卫点沙成“金”、借“数”转型,正在浩瀚沙海中逐梦“云”天。

  《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24日 04版)

文章关键词:宁夏中卫 封沙育草 奇虎 PUE 戈壁 黄沙 云计算 创新发展 沙产业 责编:张亚普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宁夏华寺村:做活“土”文章 村民享小康

    宁夏中卫市中宁县恩和镇华寺村党支部书记杜金宝在查看枸杞树的长势(9月24日摄)。宁夏中卫市中宁县恩和镇华寺村村民李国荣、田秀珍夫妇在自家院子里剥玉米(9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卢鹰 摄  64岁的华寺村村民张桂芳大半辈子以种地为生,村里枸杞基地建成后,张桂芳和丈夫成了基地的长期工。

  • 宁夏海原:破解土豆增收的生态“密码”

    安堡村村民杨红琴走出自家小院,她遥望满山披绿的月亮山感叹,这几年的雨水越来越好,最近几乎一周一场雨。近两年,红羊乡在安堡村马场自然村建设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实现优质脱毒种薯自繁自育、自给自足。

  • 宁夏特色农产品受热捧,引南方客商慕名而来

    6月27日,宁夏中卫市中宁县早康枸杞基地内,头茬枸杞开园采摘,吸引了一批南方采购商。6月16日,宁夏吴忠红寺堡区委书记丁建成亮相上海某直播间,与影视演员一起为红寺堡葡萄酒、黄花菜带货,开播半小时,销售额近200万元;

  • 黄河2020年第1号洪水进入宁夏

    21日8时,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下河沿村黄河入境流量达到2130立方米每秒,这标志着黄河2020年第1号洪水进入宁夏境内。宁夏将密切关注黄河上游来水变化,加强黄河宁夏段水情监测,强化信息沟通,及时对黄河上游来水进行分析研判,提前发布预警信息。

  • 第一观察丨总书记为何赋予宁夏这项重任?

    10日上午,在听取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宁夏要“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9日下午,在银川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习近平总书记也如是称赞:“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长期以来润泽着这里的百姓。

  • 时政新闻眼丨宁夏之行,习近平提出“三个不动摇”

    从1月19日飞赴云南到6月10日结束宁夏之行,习近平总书记在5个月内6次出京,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密集的国内考察行程。对于有宁夏“父亲山”之称的贺兰山,总书记站在守护西北、华北生态安全的高度,强调要坚决保护好贺兰山生态。

  • 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已达95例 都流向了这些地方

    而与此同时,境外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却低开高走,自从2月26日之后,境外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就超过并远远凌驾于中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之上了。流向甘肃、北京、上海、浙江,成为大多数境外输入病例的选择。

  • 宁夏:“铁杆庄稼”绿了塞上江南

    数据显示,2019年宁夏农村劳动力区内转移就业约61万人,占比达77%,本地企业、重大项目、扶贫产业等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去向。新华社记者 王鹏摄  近年来,宁夏越来越多劳动力通过外出务工,不仅赚了票子、盖了房子,还换了脑子、蹚出了路子。

  • 腾格里沙漠污染物是否有毒?费用谁承担?

    11月13日,工人在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的宁夏中卫市“美利林区”清理污染物(无人机拍摄)。在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的宁夏中卫市“美利林区”,被污染区域现场已打井取样,检测地下水是否被污染(11月13日无人机拍摄)。

  • 宁夏治沙样本:让沙漠倒退20多公里,为世界贡献中国经验

    宁夏中卫沙坡头是享誉全国的5A级旅游景区,可是沙坡头包兰铁路治沙故事,却不一定被众人知晓。半埋半露,扎成正形的格子,连成片,这是科研人员和中卫治沙人员摸索出的“麦草方格”。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