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渑池,从唐朝时就是利津古渡的所在地,曾与茅津、孟津齐名,统称为黄河中游的三大古渡。当年这里漕运繁华,食鱼之风盛行,制作鱼肉的技术,已经达到一种炉火纯青的境界,其中尤以“吊锅鱼”最为著名。
3月15日(周五)晚21:27,河南卫视《老家的味道》,揭秘唐代名吃“吊锅鱼”的前世今生。
在我国唐代,有个宰相叫刘晏。《三字经》有“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之语,此人幼年便才华横溢。八岁时唐玄宗封泰山,召见后大加赞赏,授秘书省太子正字。唐朝时的秘书省是国家图书馆机构,内藏大量图书,秘书省正字就是校正书籍中错误的官员。于是人人以“神童”称之,名噪京师。
后来入朝为官后,他大规模改革黄河漕运,收到奇效。他的改革大到船只,小到缰绳,细到船工们用的灶具。这个灶具最大的特点就是,能方便船工们随时随地生火做饭。吊锅鱼这道美味,自此便在渑池当地盛行,流传千年。
今年50岁的杨拴朝,对仿古菜有着浓厚的兴趣,遥远的古代是什么味道,牵引着他无穷的好奇心。于是他尝试着复原唐朝漕运灶具,体验先民逐水打鱼的生活方式,把这道传奇菜品,重新端上餐桌。
要想做好这道美味,除了特制的炊具外,还要选用最新鲜的食材。由于当地两边的山脉比较陡峭,河床比较窄,水的流速比较急,鲤鱼在这边活动量比较大。形成了当地野生黄河鲤鱼的特点,鱼身修长,尾巴稍是红色的。鱼游动的劲大了,肉质自然非常细腻,口感劲道。
刚出水的黄河鲤鱼,去头断尾,用刀片取下两扇鱼肉,鱼肉斜刀片成厚2厘米的带皮鱼片,入盆。用盐、料酒码味。腌制10分钟。在这段等待时间里,杨拴朝祭出炖煮神器。
特制的炊具,是按照古法铸造,拥有美妙的曲线。看似平淡无奇,却因为它的器型,和恰到好处的导热功能,成就了这次最独特的烹饪方式,这道美味因此得名为吊锅鱼。
葱姜爆香,加水烧沸。下鱼头、鱼骨,用大火熬煮。几分钟后,汤汁泛白,香味浓郁,放入香菜,豆芽。倒入腌好的鲤鱼片拌匀,大火煮沸。器具的独特造型,使水蒸气循环上升,让香味得以充分混合。
一个架子,带着小锅,烧出来的鱼,带有最纯真的渔家风味,这就是渑池特色吊锅鱼,它既是一种新鲜的味道,也是古人的味道。
鲤鱼有3000年的饮食文化,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在《诗经》中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鲤”的句子,鲤鱼在我国历来被尊为“诸鱼之长”或“鱼王”。北宋更是奉鲤鱼为“食品上味”。黄河中的鲤鱼,世称“金色黄河大鲤鱼”。《清稗类钞》称:“豫省黄河之鲤,干鲜肥嫩可称珍品”。
都说吃啥补啥,吃鱼眼真的名目吗?吃鱼还有其它哪些讲究?如何才能在家也能把鲤鱼做出美味?3月15日(周五)晚21:27,河南卫视《老家的味道》邀请中国烹饪大师,郑州新东方烹饪学校副教授——刘国良,现场烹制,敬请期待!
近年来,渑池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的要求,加快推进主流媒体融合转型发展步伐。2018年,渑池县被省委宣传部确定为全省39个县级融媒体建设试点县之一,2019年1月18日,渑池县融媒体中心在全市率先挂牌成立,实现了县级媒体平台的深度融合。
黄河丹峡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北部山区,毗邻黄河,是一处由红色石英砂岩构成的幽深峡谷丹霞地貌景观。金秋十月,在通往黄河丹峡沿途上,不仅有灿烂如霞的万山红叶,更有刀削斧劈般的峭壁和千层崖、钟乳石、骆驼峰、官印台、地质天书以及八潭八瀑等众多奇特的地貌景观,呈现出如诗如画般的景象,令人沉醉。
郑州:二七塔、河南博物院、黄河博物馆、大河村遗址、新郑黄帝故里、登封嵩山历史建筑群、巩义双槐树遗址 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黄河博物馆、楚河汉界景区、南水北调穿黄工程
3月13日,省委书记王国生到三门峡市检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工作。在渑池县承明光电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王国生走进企业车间,了解光电和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发展,查看复工复产情况。
2019年10月31日上午,县人民法院首起“套路贷”涉恶案件一审宣判,以张某毅、聂某星为首的恶势力犯罪集团7人获刑!2019年1月份以
1982.08—2002.12 历任洛阳地区公安处刑侦科侦察员,三门峡市公安局科员、副科级协理员,三门峡市湖滨区公安分局副局长,三门峡市公安局治安科副科长,渑池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
映象网直播 ▏五谷丰登!70城联动直播庆丰收:渑池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9月15日12时42分在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北纬34.99度,东经111.90度)发生2.7级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图片来源: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
月24日,“八方援”河南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茅台王子 明亮少年” 2019年希望工程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三门峡渑池县坡头乡坡头学校举行。
渑池县发现的仰韶先民完整清晰指纹 考古探秘 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距今5000多年前的“仰韶指纹”,近日被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实验室列为重点研究项目。经分析鉴定,以刘少聪为首的专家团队一致认为,这枚鋬耳上的指纹是一名20—30岁古代男性右手大拇指按压的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