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施行两年多来,既力推动了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也让“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成为普遍共识,推动形成了知责、尽责、负责的浓厚氛围,收获了良好社会效果。
然而,在“失责必问”成为常态的同时,追责方向跑偏、问责用力过度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比如,“不问事发何地只看户籍所在地”的属地式问责,“明明尽力了还要躺枪”的职能式问责,“刚播种就要收获”的计时式问责,“为了平息舆论必须找人顶罪”的背锅式问责……
其间,也夹杂着一些因洗澡迟接巡查组电话访谈就被给予警告处分、因写错两个标点符号就被通报批评的“乱问责”现象。导致一些基层干部要么诚惶诚恐、畏首畏尾、生怕出事,迷失了工作方向、产生了消极心态;要么干脆当起了“甩手掌柜”,认为“多干多错、不干不错”,只要不干事就不会被问责。
问责旨在通过强化责任追究,约束不作为、整治乱作为,从而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中办印发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专门拿出一个部分,强调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规范问责、精准问责、慎重问责”,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责不力和问责泛化简单化等方面的问题,确保问责实事求是、精准有效,激励干部轻装上阵、担当作为。
问责是一把利剑,也是一把手术刀。技术高超不仅能够剑指“靶心”、直击“七寸”,也能给干部拧紧责任“发条”,促其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但若操作不当,就会挫伤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削弱问责的权威、扭曲问责的本意。所以,问责是个精细活,更是个技术活,必须强调精准、谨慎、匠心。
问责要确保精准,就要在理清责任主体、定位问责对象、精确问责方式等方面狠下功夫。“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精准意味着实事求是、注重细节。“板子”到底该不该打,为什么打、打给谁、用什么方式打,都要有清晰的界定。既不能“大水漫灌”,更不能不问西东、棍棒乱舞。
问责要做到谨慎,就要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程序有理有据地进行问责,而不是把问责当作“万能药方”,动辄就警告处分、通报批评。很多时候,求全责备会适得其反,而宽容却能达到目的。“三个区分开来”的核心要义,就是把握好执纪问责的尺度、以如履薄冰的态度,对党员干部进行问责和处置。既不能矫枉过正、求全责备,更不能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
问责要体现匠心,就要本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理清“严管”与“厚爱”之间的关系,打开容错空间、激活一池春水、汇聚奋斗动能。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干部也是在不断经历挫折和磨炼中成长起来的。要对干部工作中出现一些偏差失误,进行调查核实和科学认定,只要不违反党纪国法、未谋个人私利,就不作负面评价、要及时澄清正名,用关爱激励干部始终保持奋斗的锐气,争当开疆拓土的闯将、英勇善战的干将。
“风云起乃期猛士,鼙鼓动而思良将。”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召唤“李云龙式”的干部,问责追责也成为了全民都在讨论的技术性问题。而能否有效维护问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让更多“李云龙式”的干部轻装上阵、坚毅笃行,关键就在于问责能否做到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促进“有错”向“有为”转变。(李吉明)
发现和使用好“李云龙式”干部,首先需要各部门各地方主官公忠体国心胸坦荡,勇于为担当者担当,乐于为干事者撑腰。只要我们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匡正选人用人风气,优化干部任用生态环境,千千万万的“李云龙式”干部就会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当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不仅需要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老黄牛”干部,还需要一批政治过硬、敢想敢为的改革“闯将”“干将”。2017年,湖北武汉调研选拔干部时,将“狮子型”干部的定义凝练为:忠诚干净、思想解放、思路开阔、敢打敢拼、敢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