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坐在家里刷短视频、追剧、和朋友家人视频通话,这些都是我们生活当中很常见的场景,但是您有没有想过在贫困深处大山地区,那里的人们也可以享受4G网络和宽带带来的便捷呢?“看天一条缝,看地一道沟,出门靠溜索,种地像攀岩。”是云南怒江州的真实写照,全州98%以上的面积是高山峡谷,几乎没有一块平整的土地,属于国家级深度贫困地区。近日,我们的记者就来到大山深处,探访现代网络给那里的人们带来的变化。
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行驶了近3小时,又走了20分钟山路,才来到位于山顶的一个村民小组。
记者 乔楠:我现在是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六库镇双米地村,这个村是整个六库镇贫困人口最多的一个村,全村657户有三分之二都是贫困人口。2014年,这里通4G网络,随后又通了宽带,这为大山深处的百姓们打通了一条走出去的信息高速路。
傈僳族属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6年,村里40%的村民不会讲普通话,这也成为他们脱贫和走出大山的最大障碍。肯记龙今年43岁,是一位傈僳族群众,在这间四处漏风的房间里,他已经住了12年。为了改善他的生活,他也想了很多办法,但生活依旧变化不大,用他自己的话说,空有一身力气想外出打工,可是语言成了他走出大山最大的障碍。
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联合了电信部门,为当地村民定制了这种特殊的扶贫手机,手机除了接打电话之外,最大的特点预置了普通话学习软件,村民可以利用这种手机,随时随地学习普通话。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六库镇双米地村村民 肯记龙:现在到处都说普通话,不学普通话,出去打工也跟他们交流不通,就没法去打工,所以我就用这个手机,学普通话。
记者 乔楠:那我们现在这个跟你沟通,你基本都能听懂吗?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六库镇双米地村村民 肯记龙:基本60%能听懂的。
山里的乡村亲们也用上了4G手机,与外界的沟通就更加方便了。但是对于当地一些老人来说,他们更需要让生活跟得上时代的脚步,更多了解大山外面的世界。村里一位63岁老人的屋子建在山上,老伴今年也69岁了,因为自身有残疾行动不便,基本上很难与外界沟通,更别说娱乐休闲活动。如今,宽带网络铺进了村,老人家里也安装上了智能电视网络,给了深山中的人们带来了生活的新希望。
直到2017年,薛云梅听说,有朋友经过吕梁护工培训后去了北京,一个月能挣四、五元,这让薛云梅动了转行当护工的想法。通过护工培训、改变命运,许艳平的经历被大家口口相传,受到护工培训学校的邀请,许艳平多次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大家,放下思想的包袱,走出大山,脱贫致富。
直到2017年,薛云梅听说,有朋友经过吕梁护工培训后去了北京,一个月能挣四、五元,这让薛云梅动了转行当护工的想法。通过护工培训、改变命运,许艳平的经历被大家口口相传,受到护工培训学校的邀请,许艳平多次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大家,放下思想的包袱,走出大山,脱贫致富。
早饭后,番啟佐像往常一样给自己冲泡了一杯咖啡,随后扛着锄头来到咖啡地除草。“本来邀请我到现场,但咖啡豆快到采摘季了,为了保证品质,一刻也不敢耽误。受访者供图 今年,番啟佐种植的精品咖啡豆经层层筛选,最终被认定为星巴克臻选咖啡豆,并代表云南咖啡进入进博会现场。
大雪过后的大山包云雾缭绕,红黄白绿镶嵌在大地之上,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天色空明,云雾环绕群山。一场秋雨过后,高崖头小学的新操场上,孩子们抖空竹、踢毽子、跳健美操,操场上充满了欢声笑语。在高崖头小学,记者看到,崭新的操场铺设了红色的塑胶跑道,设有篮球场和微型足球场。
“80后”青年返乡创业却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他迎难而上艰苦创业,赢得事业和爱情,也带动乡村们共同奔向好日子。”越来越多的返乡创业青年,用汗水书写青春,用奋斗成就自我,让“幸福之花”在乡村绚丽绽放。
5天前的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向“摆脱贫困与政党的责任”国际理论研讨会致贺信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
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城南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白银中(左)在家帮孙子白义收拾书本(8月5日摄)。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城南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的扶贫车间,马八苦热在制衣车间工作(8月4日摄)。
当日,由八大山人纪念馆和北京画院主办的“浑无斧凿痕·对话齐白石——北京画院典藏作品展”在江西省南昌市八大山人纪念馆开展,展出北京画院馆藏的85件齐白石作品,展览将持续到12月28日。
尤齐村是一个瑶族聚居山村,位于石山深处,贫困发生率一度超过90%,行路难、住房难、饮水难、增收难曾经是压在村民身上的4块巨石。2018年,唐启兴一家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出大山,成为“城里人”,唐启兴还通过打零工获得不错的收入,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