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51位两院院士的高考记忆 | 我和我的祖国

2019年05月31日14:01  来源:上观新闻

5034

  

  “2018年春节,我们去拜访周绪红院士。他正在家整理大学期间的读书笔记和作业本。工整的字迹,漂亮的手绘工程图。有的题目,他做了七八种解题方案。周院士是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他们中产生了200多位两院院士。他们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弄潮儿,也是把浓浓爱国情以科技的方式融入祖国建设的奋斗者。”29日,《两院院士忆高考——77级、78级大学生的高考故事》新书发布会上, 湖南大学出版社社长雷鸣说。

  

  为纪念改革开放暨恢复高考40周年,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历时一年,集合了51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署名文章的《两院院士忆高考》正式出版。这些经历了特定历史的科学家,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自身奋斗目标与公民社会责任间的“处理”,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抛弃不放弃

  与祖国共成长

  

  “他们的故事,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这一代人在逆境中崛起,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同奋进。”雷鸣说。

  

  “我是1966年高中毕业的‘老三届’。盼高考,我盼了整整11年。我原以为永远实现不了大学梦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政清说。

  

  对40多年前的备战高考,陈政清记忆犹新。一边充当高考补习班老师的“教练”角色,一边自己在准备做高考“运动员”。30岁的他,和自己的学生一起走进考场。“我很庆幸自己赶上了趟儿。也是不抛弃不放弃的执着,支撑起我学习和科研取得的成就。”

  

  “恢复高考是天大的喜讯。但他们依然是在物质严重匮乏,学习环境极度艰苦的境遇中去迎接机会的。他们是最能理解‘时不我待’和‘争分抢秒’的人。”读者沙成业,对改革开放后,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贡献最突出的精英群体,有着深深的共情。

  

  心中无逆境

  奋斗者满满爱国情

  

  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发动机专家甘晓华获悉高考消息时,仅剩下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作为生产队长的他,只能在夜晚,就着供抽水机用的柴油,来挑灯夜战。昏暗的灯光和柴油燃烧散发的黑烟,是他的“高考伴侣”。

  

  “心中无逆境则生活无逆境。”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万泰说。

  

  让51位院士共写一本书,约稿难度会很大?并非如此。院士们很乐于分享那个年代的自身经历,只为给后来者传递一份精神。

  

  得知“两院院士忆高考”选题计划,解放军总医院生命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付小兵主动投稿。这位经历了1977年和1978年两次高考的科学家,深情的回忆了自己在老山前线参加战伤救治任务,在血与火中前行的故事。

  

  “是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态度,也是勤奋努力、不怕挫折、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家国情怀,支撑着我们。”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说。

  

  “现下青少年过于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相对匮乏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对未来有更多迷茫。孩子的人生目标,与祖国的发展没有深刻的连接性。作为家长,我希望让孩子‘参与’院士的历程,树立远大目标,接过上一辈中国辉煌成就缔造者们的旗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沙成业说。

  

  “无论何时何地,个人的命运都是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紧紧相连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奇的自述,如此“提示”读者。

文章关键词:两院院士 教练 提示 周绪红 祖国 两院院士忆高考 恢复高考 科学家 新书发布会 责编:安文靖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两院院士刘永坦将国家最高科技奖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

    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刘永坦,曾从20世纪80年代起坚持自主研发新体制雷达,带领团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祖国海疆雷达打造“火眼金睛”,让我国海域监控面积从不足20%到全覆盖。8月3日,刘永坦将80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哈尔滨工业大学,设立永瑞基金,旨在聚焦国防电子工程领域,助力学校培养更多杰出人才,打造更多国之重器。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道增去世 今年已痛失11位两院院士

    官方微博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道增,因病于3月19日在北京去世。武汉大学官网3月15日晚间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测量学家、教育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宁津生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3月15日16时06分在武汉逝世,享年88岁。

  • 王国生会见两院院士和专家

    10月25日,省委书记王国生在郑州会见了出席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和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的两院院士与专家。

  • 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会见两院院士和专家

    10月25日,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在郑州会见出席“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和“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的两院院士与专家。“招才引智”展示了河南开放包容的人才战略,提升了河南的影响力、美誉度,更为河南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中原更加出彩,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 2名诺贝尔奖获得者,156名两院院士将齐聚河南招才引智大会

    10月22日,记者从第二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组委会办公室了解到,大会各项筹备工作已全面完成。10月26号,第二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和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将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