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暗访微整形:“零基础培训三五天可接单”

2019年06月11日13:07  来源:新京报

5034

  “珊妮”整形工作室手术现场。A12-A13版摄影/新京报我们视频暗访组

  “珊妮”整形工作室,一名顾客正在进行手术。

  工作室药品及耗材。

  直到结束,赵小姐还没有意识到,这个祛法令纹、名叫“线雕”的美容项目会让她此后一年持续被其困扰。

  2018年4月,赵小姐在私人整形工作室接受微创手术后出现脸部肿胀、头疼等不良反应,辗转京沪多家医院就诊,诊断结果都是手术植入的物质牵扯头部神经。2019年2月,她在武汉协和医院接受全麻手术,取出部分残留物。

  赵小姐告诉新京报记者:“医生说,搭在神经上面的东西不敢强行取下,也不能确定成分。”

  她了解到该工作室店主在外地行医,先后在上海、广州报案。2018年11月,上海市长宁区警方以无管辖权为由将此案移送武汉市江汉区警方;2019年4月,广州市白云区卫健部门介入调查后,对其罚款2万元。

  2019年5月,新京报记者以学员身份暗访该私人整形工作室。上述店主向培训的学员声称,没有任何从医资质的学员只需交6800元,经培训后便可开一家微整形工作室,按进价十倍给顾客打针,便可轻松年入过百万。

  一位学员建议新京报记者:“学会了要回去练。给妈妈打打,给姐姐打打,打上三个你就啥都会了。”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科副主任医师石蕾向新京报介绍,要成为一个有合格资质的整形医生,可能需要五年到十年的时间,但社会对于整形的需求又特别多,其中落差催生了无资质整形医生、无资质整形工作室。

  广州白云区卫监所监督科科长丁启营告诉新京报记者:“她的地点不固定,是典型的流窜式非法行医者?她没有达到拘留判刑的条件,两次非法行医以上,第三次抓到才可以判刑。”

  2019年6月10日,新京报记者从天眼查获悉,上述店主以其真名孔某某出资的公司目前仍处存续状态,其名下工作室仍在运行中。

  整形后现严重不良反应 店主事后消失

  2018年4月,武汉的赵小姐在当地一家名为“珊妮医美”的私人工作室接受祛除法令纹的“线雕”整形手术,术后脸部肿胀扯痛、头部疼痛状况持续近一年。

  赵小姐介绍,2016年前后,她在整形医院消费时遇到该工作室店主“珊妮”,当时“珊妮”身穿白大褂,主动与赵小姐加为微信好友。2016年至2018年期间,赵小姐经常能在朋友圈看到自称整形领域知名医师的“珊妮”展示整形手术成果、带学生做微整形培训等内容。

  2018年4月,“珊妮”在微信上向赵小姐发来邀请,表示可以亲自接赵小姐到该工作室体验护肤服务,赵小姐答应赴约。

  2018年4月7日,“珊妮”驾车将赵小姐接到该工作室所在的武汉国际广场28楼,为赵小姐护肤前,“珊妮”称赵小姐有法令纹,该工作室有一种无痛苦、无需手术的“线雕”提升项目,可以彻底改善法令纹状况。

  对于项目定价,赵小姐称:“她当时报价是12800元到13000元的样子,然后打完折收了我7000元。这个价格也还好,如果在医院里面消费的话,和做活动时的价格差不多。”

  据赵小姐描述,在答应接受该项目后,“珊妮”给她打了麻药,手术过程中感觉不痛不痒,术后太阳穴两侧留有两个小针孔痕迹,并被涂上宣称有促进愈合效果的药膏。当时赵小姐观察到自己的法令纹还在,但被安慰称需要恢复期后再观察效果。

  赵小姐告诉新京报记者,术后两三天面部肿胀严重且持续疼痛,“(面部)像包子,完全没办法出门”。

  其间,赵小姐持续向“珊妮”反映这一情况,“珊妮”一开始安慰称是恢复期正常反应,数天后开始质疑赵小姐的术后脸部照片经过处理,并认为赵小姐夸大症状。赵小姐尝试与“珊妮”协商处理术后状况,遭到数次推脱后,“珊妮”开始失联。

  此后,赵小姐到该工作室所在的大楼寻找,发现该工作室已经搬离。

  该工作室隔壁住户告诉新京报记者,该工作室在2018年年底搬离,从2018年年中至今,见到有多批戴着口罩的顾客来找该工作室维权,该工作室门口一直没有悬挂过招牌。赵小姐称,接受手术前后在该工作室展柜看到大量获奖证书及奖牌,但没有在该工作室看到营业执照,也没有向“珊妮”确认其行医资质。

  2019年2月,赵小姐在武汉协和医院接受手术取出部分残留物。

  赵小姐称:“(整形残留物)取不干净。医生说,搭在神经上面的东西不敢强行取下,也不能确定成分。”

  店主称零基础学员培训三五天即可从业

  据“珊妮”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她开设整形培训班已经7到8年,数不清带过多少学员,有不少学员“速成”后在全国各地开设了自己的私人整形工作室,包括广州、上海、新疆等地。有较复杂的手术时,学员会邀请她到外地指导或直接操作,“珊妮”会收取一定的外地出诊费用。此外,外地有顾客愿意出价邀请“珊妮”出诊,“珊妮”也会飞赴全国各地进行手术。

  新京报记者以学员身份参与“珊妮”工作室的培训课程,据记者观察,该工作室约六十平方米,两室一厅,员工包括两位培训讲师和一名店长,店内还有两位从外地来参加培训的学员。

  “珊妮”向培训的学员声称,没有任何从医资质的学员只需交6800元,经培训后便可开一家微整形工作室,按进价十倍给顾客打针,便可轻松年入过百万。

  “珊妮”工作室一位助理告诉新京报记者,该工作室有来自国内外不同档次的整形手术耗材和药品,整形手术相关产品常以十倍价格卖给顾客。一位已经自己开工作室的学员也告诉新京报记者:“200元进的货,你卖2000元就对了。”

  “有客源一年一两百万很正常的事情。很多女孩子做个半年一年都开豪车买房子了。”一位已经开店的学员告诉新京报记者。

  “珊妮”向记者介绍,零基础学员只需在该工作室培训三到五天,就可学会基础操作,可自己开工作室接单,此后随时可以找她复训:“理论也教,实操也会教,你们可以互相自己练实操。”

  一位学员建议记者:“学会了要回去练。给妈妈打打,给姐姐打打,打上三个你就啥都会了。”

  一位与记者同时进行培训的学员透露,她在“珊妮”的工作室学完一个多月,目前已接了三个订单,获得收入9600元,她对收入非常满意。

  有多位学员称,在私人整形工作室接单为兼职工作,她们的客源主要靠熟人带熟人,以类似微商的方式在朋友圈发广告。

  新京报记者表达担心顾客质疑工作室资质的问题后,“珊妮”表示:“我现在经常对顾客发火。(顾客)说要看证书,我说看什么证书?有些顾客就是欠怼。他非常纠结医师资格证的事情,你就不要接了。”

  上述学员向新京报记者坦承,这是暴利行业,赚钱快,风险低:“抓进去大不了罚两三万就出来了。”

  对于被执法部门查处的可能性,一位学员称,由于没有行医资格证,私人整形工作室没法在工商注册,但部分店主会注册一个纹绣店营业执照,实际上在店里附带提供微整形项目,降低被查处风险。

  赵小姐此前进入一个“珊妮”工作室学员群,群成员有246人。该群截图显示,“珊妮”会在群里分享手术经验,学员会向“珊妮”及其他学员咨询注射剂量、操作手法等手术中遇到的问题。

  “非法行医被抓,不到三次没法判刑”

  按照国务院2005年颁发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执业需要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整形美容机构也属于医疗机构类别。此外,整形美容项目施术者需要持有《执业医师资格证》。根据医疗美容APP“新氧”2018年度报告,国内有近2000万医疗美容消费者,市场规模或达2245亿,但平均每百万人中只有2.88位整形外科医生,黑市商家是正规商家规模的十倍以上。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科副主任医师石蕾称,该类整形工作室均属非法经营,目前大量存在市面上,但都处于民不举、官不究的尴尬地带,屡禁不绝。

  “本身打针是可以几天之内就学会了,但是这些人并没有任何的医学知识,所以说他们也不是真正有这种资质。他怎么可能把你培训到你完全掌握。这种短期的培训班,只有可能是骗子在做。”石蕾告诉新京报记者。

  石蕾介绍,要成为一个有合格资质的整形医生,可能需要五年到十年的时间,但社会对于整形的需求又特别多,其中落差催生了无资质整形医生、无资质整形工作室。

  私人整形行业的流窜式作业特征,也增加了监管执法难度。

  新京报记者查证,“珊妮”以真名孔某某出资的公司,目前仍处存续状态,其多家工作室也仍在运行中。

  在赵小姐的多次举报下,三地执法部门曾经对此事做出过处理。

  2018年7月,上海市长宁区警方曾对该负责人采取过行动。2019年5月29日,上海长宁警方回复新京报记者称,她被抓时还没开始手术,故不构成非法行医。2018年11月,在当事人的要求下,上海警方已将该案移交武汉警方。

  2019年4月,广州警方在某宾馆抓获嫌疑人“珊妮”,广州市白云区卫监所核实,该工作室负责人没有资格证和执业证,违反了执业医师法,对其作出罚款2万元处罚。

  广州白云区卫监所监督科科长丁启营告诉新京报记者:“她的地点不固定,是典型的流窜式非法行医者?她没有达到拘留判刑的条件,两次非法行医以上,第三次抓到才可以判刑。”

  2019年5月30日,武汉市公安局江汉分局政治处办公室主任段鹏称:“我们认为此问题属于医疗纠纷,不应由公安机关受理,目前江汉区卫生健康局已经介入开展调查。”武汉市卫健委回应称,目前还在调查,截至发稿,新京报记者仍未收到其具体回复。

文章关键词:微商 整形医生 整形手术 医生 整形医院 培训课程 医疗纠纷 线雕 责编:张亚普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寒冬已至,一起来打疫情谣言“预防针”

    2020年,已经快走到终点,但新冠肺炎疫情,却没画上句号。此后,关于“冷冻食品包装上有新冠病毒,不能吃了”的谣言迅速扩散,不明真相的网友迅速将冷冻食品“打入冷宫”,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 上海查获1.2亿元造假球鞋,50元成本假鞋冒充上千正版球鞋

    犯罪嫌疑人田某根据网购平台销售商或微商要求生产假冒品牌运动鞋,并大批量生产限量款、纪念款。销售商常常以内购、尾单、断码等为幌子给出低价,从数百元到近千元不等,而实际制假成本只有50到80元。

  • 保鲜12-18个月!“冻龄”苹果,增收10亿元!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同时还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按理说,好苹果应该卖出好价钱,但前几年,由于产业链不完整,再加上外地果商的压价收购,延安果农屡屡陷入丰产不丰收、天灾还要赔的尴尬处境。

  • 桑坡村的“双11”不眠夜

    11月10日晚,在河南省孟州市南庄镇桑坡村,直播团队通过直播卖货。 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11月10日晚,在河南省孟州市南庄镇桑坡村,一名工作人员在仓库整理货品。 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11月10日晚,在河南省孟州市南庄镇桑坡村一家商铺,工作人员在整理商品。

  • 【民族团结党旗红】走出大山住进幸福楼 越西城北感恩社区助力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位于越西县的易地扶贫搬迁城北集中安置小区——城北感恩社区。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城北感恩社区努力做好搬迁群众社会保障政策接续转移,严格落实民政兜底保障政策,社区内享受农村低保413户1656人。

  • 流水线打造“名媛富少”,是种病态价值观

    针对近日热传的“名媛群”一事,相关酒店做出回应:所有房客入住酒店时都需要刷脸实名认证,未发现类似“拼团”情况,正在内部检查。与其嘲笑“假名媛”的荒唐,倒不如想想,如何才能抵制“装富产业链”与“名媛流水线”的诱惑,进而改变这种病态做派。

  • 这个中国黄金周,为何举世关注?

    朋友圈里的热闹劲儿还没散去,我们在朋友圈里看“风景”,而外媒也纷纷把目光投向中国,观察着中国复苏的景象。谭主注意到,今年外媒对于中国的国庆假期异常关注,仅BBC就在8天内报道了5次,不仅报道集中,而且范围很广。

  • 这个中国黄金周,为何举世关注?

    朋友圈里的热闹劲儿还没散去,我们在朋友圈里看“风景”,而外媒也纷纷把目光投向中国,观察着中国复苏的景象。谭主注意到,今年外媒对于中国的国庆假期异常关注,仅BBC就在8天内报道了5次,不仅报道集中,而且范围很广。

  • “梨都”砀山:脱贫兴农 千军万马共赴“电商盛宴”

    在砀山县电商大厦,龙润堂电商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直播销售梨膏、黄桃罐头等产品。在砀山县良梨镇梨园里,鲜果时光电商公司主播在直播销售砀山梨、梨膏、黄桃罐头等。“砀山已经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电商文化,在砀山,直播已经成为常态化的事情,本土网红,村级网红纷纷走上电商直播舞台,为贫困果农代言,砀山网红遍地开花。

  • 网红医美面膜真的是“良药”?

    近两年,医美面膜、“械字号面膜”走红网络。据悉,标注了“械字号”的医美面膜或只是医用敷料的一种。而标注“妆字号”的医美面膜实则不能对外宣称是医学护肤品,只是按照化妆品管理的面膜产品。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