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壮丽70年.聚焦黄河生态带】黄河安澜 润物无声

2019年06月15日16:44  来源:央广网河南分网

5034

  三门峡“万里黄河第一坝”(央广网 记者 汪宁 摄)

  央广网河南分网6月15日消息(记者 汪宁)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的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兴建的第一座以防洪为主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建设管理运用59年来,通过两次改建和三次运用方式的调整,探索出“蓄清排浑”的成功运用方式,为多泥沙河流水库管理运用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三门峡“万里黄河第一坝”(央广网 记者 汪宁 摄)

  6月14日,“聚焦黄河生态带 见证出彩河南”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三门峡大坝,共睹黄河上这颗熠熠生辉的“水电明珠”!

  这里有着“一脚跨两省”的气概,更承担着“黄河安澜”的伟大使命。站在坝堤望去,只见黄河水时而平静,时而汹涌。在汛期泄洪之时,宛如“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势,仿佛在诉说着不同寻常的传奇故事。

  三门峡“万里黄河第一坝”(央广网 记者 汪宁 摄)

  “三门峡水利枢纽建成以来,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下游两岸人民提供灌溉供水和生态之利,造福一方。”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公司防汛抗旱办公室教授级高工王育杰说。

  据王育杰介绍,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主坝为混凝土重力坝,主坝长713.2米,最大坝高106米,枢纽总装机容量45万千瓦。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兴建的第一座以防洪为主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控制流域面积68.84万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91.5%,控制黄河来水量的89%和来沙量的98%。三门峡水利枢纽每年利用凌汛和桃汛蓄水,为下游春灌保持了约10亿立方米的蓄水量,下游春旱时可使河道流量增加300立方米每秒。

  三门峡“万里黄河第一坝”(央广网 记者 汪宁 摄)

  据统计显示,1973-2003年间,三门峡库区春灌期间水库蓄水总量超过 380亿立方米,向河南、山东沿黄灌区补水超过300亿立方米,为黄河中下游农业灌溉、确保农业稳产高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解决汛期发电难题,在圆满完成社会公益性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洪水资源,三门峡枢纽局于1989—1995年,在全国数十家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配合下,组织开展了汛期浑水发电试验研究。经过6年刻苦攻关,历时6年的浑水发电科学试验取得成功,打破了浑水不能发电的“禁区”,洪水资源化利用取得了重大突破,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门峡“万里黄河第一坝”(央广网 记者 汪宁 摄)

  黄河凌汛,历来是威胁黄河下游河道安全的主要灾害,解放前因凌汛决堤而泛滥成灾的事,几乎年年发生,给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危害。三门峡水利枢纽投入运用后,彻底扭转了这一局面,黄河下游再未发生过凌汛决口。其间,黄河下游出现的严重凌情有6次,三门峡水利枢纽通过控制下泄流量,使黄河下游河道凌汛期避免呈现“武开河”现象,对促进形成“文开河”、保证下游的凌汛安全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门峡水利枢纽建成运用后,三门峡库区周围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气候和新的生态平衡,形成了以大禹渡等提灌站供水的农业灌区,也是工业稳定取水的依靠。水库200多平方千米的水域,形成了新的黄河湿地,成为维持本区域生态平衡的最基本要素,对调节地区气候、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平衡,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成为两岸人民的福祉恩泽。

  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央广网记者 汪宁 摄)

  在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每年入冬到次年初春季节,数以万计的白天鹅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临三门峡库区越冬,三门峡库区已成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中国大天鹅之乡。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三门峡大坝,这座寄托黄河变清梦想、肩负黄河防洪减淤重任的大国工程,历经60年风风雨雨,于探索中不断前进,于发展中不断完善,在黄河防洪、防凌、供水、灌溉、调水调沙等社会公益性任务中始终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文章关键词:黄河下游河道 三门峡水利枢纽 黄河湿地 生态带 多泥沙河流 桃汛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水 黄河中下游 黄河凌汛 责编:安文靖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中国梦·黄河情】黄河万里入胸怀!齐鲁大地奏响幸福大河新乐章

    黄河从这里入海,泰山在这里崛起,这里是文圣孔子、兵圣孙子的故乡,这里不仅有名山大川、碧波万顷,还有在漫长的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出的灿烂文明。张悦鑫 摄  高青县常家镇黄河滩区迁建社区住房内景。

  • 生态大廊道 黄河大文章

    郑州黄河花园口南去不远,黄河博物馆,馆内陈列的两张照片令人印象深刻:一张是断流时期的黄河河口,河床龟裂,湿地无存;一张是河口生态恢复的照片,花红草绿,如诗如画。从生态功能上看,河南段滩区是我省“黄河滩区生态涵养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是“平原生态涵养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 河南日报黄河课题组:生态大廊道 黄河大文章

    从生态功能上看,河南段滩区是我省“黄河滩区生态涵养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是“平原生态涵养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每年10月到翌年3月,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会有成千上万只白天鹅来到这里越冬,在黄河岸边觅食嬉戏(2019年12月18日摄)。

  • 做好“四个确保” 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上述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既是“四个确保”的战略工程、水利工程,关乎黄河长治久安,同时也是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工程。上述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既是“四个确保”的战略工程、水利工程,关乎黄河长治久安,同时也是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工程。

  •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 | 黄河治理70年:一句谚语退出历史

    时隔5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河南省,视察黄河博物馆、黄河国家地质公园等,并对黄河流域治理和生态保护等进行调研。20世纪90年代,国务院批复《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专项治理规划》,利用世行贷款实施的两期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项目取得明显成效,启动了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