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郑州黄河花园口南去不远,黄河博物馆,馆内陈列的两张照片令人印象深刻:一张是断流时期的黄河河口,河床龟裂,湿地无存;一张是河口生态恢复的照片,花红草绿,如诗如画。两相对比,黄河生态巨变清晰可见。
从三门峡沿河而下到濮阳,黄河流域河南段无数自然和人文景观令人赞叹。今日之黄河,在改善流域生态环境、防止土地荒漠化、提供客水补充等方面日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谋划实施沿黄生态廊道、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等重大项目。本月初发布的《2020年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在全流域率先树立河南标杆”。植树节当天公布我省2020年沿黄生态建设任务单……所有这些,都为河南做好黄河这篇大文章吹响了冲锋号。
那么,什么是生态廊道?为什么要把生态廊道建设作为黄河流域河南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和抓手?又将如何建好沿黄生态廊道?回答好这些问题,对于河南意义重大。
黄河岸边的“绿色飘带”。资料图片
擦亮黄河底色
生态廊道建设是打造“生态河”的必由之路
毗邻黄河的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芳草萋萋、天鹅蹁跹,在冬春之际显得尤为热闹。
因三门峡大坝建设而兴起的三门峡市,被誉为“黄河明珠”,近年来又有了另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天鹅之城。每年10月到翌年3月,会有成千上万只白天鹅来到这里的湿地公园越冬,在黄河岸边觅食嬉戏。
三门峡市湿地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围绕天鹅栖息地水质改善做了大量工作,采取换补水、清水藻、种水生植物等多种措施,黄河三门峡水库的水质也不断提升,由2016年的四类水提升为2018年的三类水。随着生态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也在恢复,各种珍稀鸟类纷纷落户。
城市因河而生,城市因河闻名。天鹅湖黄河湿地不断延展,已经使沿黄左右岸成为三门峡市的“绿色飘带”。
这条“绿色飘带”,就是生态廊道。它正从三门峡往东,将整个河南段点染起来,并终将成贯通之势。
生态廊道,是指在生态环境中呈线性或带状布局、能够沟通连接空间分布上较为孤立和分散的生态景观单元的景观生态系统空间类型,能够满足物种的扩散、迁移和交换,是构建区域山水林田湖草完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省在沿黄地区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培植生态保育林29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和改善流域环境的效果十分明显。但是必须看到,得到治理的仅仅只有1400平方公里,仍有1.69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亟待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明确指出河南的两大短板,一是城镇化率低,一是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差。河南段在整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任务最重,困难最多。而同时,河南的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又是最有条件、最富前景的。对沿黄生态廊道提质升级,就是河南以点带面的那个“点”所在。
从生态区位上看,河南段为宽河段,河道最宽处达24公里,黄河滩区面积达2290平方公里,是我省稀缺的河岸生态资源之一。作为流域内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河南段尤其是黄淮海平原地带,唯有沿黄两岸拥有广阔的幅员和空间可以摆布如此宏大的生态项目。这是河南的优势所在,也是发展必需。
从生态功能上看,河南段滩区是我省“黄河滩区生态涵养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是“平原生态涵养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目前,黄河下游已划定2个国家级和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城市生态空间稀缺,人民群众亲近黄河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成为沿黄群众的共识。建设沿黄生态廊道,对改善河南的生态环境总体情况、改善沿黄各市的局地小气候、扮靓母亲河的颜值以及满足人民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需求,都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生态是黄河保护治理的底色。建设沿黄生态廊道,把黄河打造成一条生态河,要处理好河与林的关系,打造堤内绿网、堤外绿廊、城市绿芯的区域生态格局——
黄河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极广。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的重大要求,正确处理河与林的关系,必须树立大生态、大环保、大格局、大统筹理念。一方面,强化黄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细化主体功能区空间布局,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另一方面,开展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做好水源涵养,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有序退耕还草、还湿,强化对生态系统脆弱、环境容量较小流域的保护与修复。
打造河南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沿黄大堤及防洪工程林木层次分明,各种绿化树木错落有致,苗木花卉相互辉映,构筑了一条沿黄绿色生态长廊。我省2020年沿黄生态建设任务单明确,将在郑州、开封、洛阳、新乡、三门峡、焦作、安阳、濮阳8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启动实施包括生态涵养、湿地保护、田园风光、文化展示、旅游休闲、高效农业等功能的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工程18个,国土绿化面积24.7万亩,建设生态廊道373.83公里,投资额170.85亿元。
构建绿色协调可持续的生态布局。统筹打造沿黄生态廊道,构建堤内绿网、堤外绿廊、城市绿芯的区域生态格局。堤内“绿网”,主要依托黄河临河“嫩滩”、保育林带、湿地涵养带等,在保证行洪安全的前提下,实施绿色补植和生态修复行动,推进景观绿化提档升级,发展特色生态农业,织密织牢生态环境保护网,构建生物多样、生态安全、风景优美的生态空间。堤外“绿廊”,主要是以南北两岸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固堤林为主的防护林带为轴,进一步加强绿化建设,选用珍贵树种、常绿树种,营造混交林,加快建设湿地公园和体现黄河文化的主题公园,规划建设自行车道和景观步道,打造集生态屏障、弘扬文化、休闲观光三位一体的综合廊道。城市“绿芯”,就是沿线城市依托现有水系、公园和绿地等,系统增补森林、湿地、沙区植被等生态空间。
每年10月到翌年3月,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会有成千上万只白天鹅来到这里越冬,在黄河岸边觅食嬉戏(2019年12月18日摄)。聂冬晗 摄
筑牢黄河底线
生态廊道建设是打造“平安河”的重要手段
每年汛期,小浪底观瀑节已成当地的一张名片。水库闸门打开,人造洪峰喷薄而出,引来不少游客前来欣赏。站在小浪底坝上,不见浊浪浩浩东倾,唯有万顷碧波如画。据水库管理人员介绍,这雄奇壮美的景象背后,是调水调沙、人工“清洗”黄河的创举。小浪底库容126.5亿立方米,其中75亿立方米是用来拦沙,能保证黄河下游河道20年不淤积抬高,剩下的库容,在非汛期蓄清水,汛期排浑水,通过冲淤平衡保持长期使用。
黄河河南段是黄河治理开发中的关键河段,在黄河整体保护治理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这里是筑牢生态屏障的重要防线。该河段是黄河中游水利枢纽工程布局最集中的河段,布有三门峡、小浪底、陆浑、故县、河口村等控制性水利工程,在“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下游防洪工程体系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也为保障黄淮海平原12万平方公里防洪保护区的防洪安全、生态安全和稳定发展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这里是确保黄河安澜的突出难点。黄河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说,河南正处于“豆腐腰”位置,存在“二级悬河”、主流游荡多变等防洪安全隐患,确保黄河安澜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
平安是黄河保护治理的底线。建设沿黄生态廊道,把黄河打造成一条平安河,要处理好水与沙的关系,兼顾“治”和“建”,确保黄河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河床不抬高、水质不超标、河湖不侵占——
在水利专家当中,流传着这样的“行话”:“治水不治沙,万事一场空”“黄河斗水,泥居其七”。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尽管多年没出大的问题,但黄河水害隐患还像一把利剑悬在头上,丝毫不能放松警惕。水沙调控,是治理黄河的“牛鼻子”,必须紧紧抓住,下大力气加强生态修复和涵养水源,提速国土绿化,减缓黄河下游淤积,变“害河”为“利河”。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的方针,尽快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编织成生态廊道这一绿色保护绳,是非常实用有效的手段。
构筑黄河长久安澜的治理体系。要牢牢抓住黄河水沙关系调节这一关键环节,以保障沿岸群众安居乐业为前提,以提高防洪和水安全保障能力为基础,加快推进黄河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建设,实现黄河沿岸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赢。强化对黄河水沙调控的总体布局及其运行机制的关键技术研究,丰富创新水沙关系协调举措。建设完善水沙调控和防汛体系,维持稳定的输水输沙通道。
建立健全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推进沿黄地区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和群策群防体系建设,针对不同级别洪水和不同险情,修订完善防洪预案和工程抢险方案。加强防汛队伍建设,提升抢险救灾队伍、物资和装备统筹保障能力,构建安全可靠的防洪减灾体系。完善引黄抗旱保障体系,科学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
厚植黄河底蕴
生态廊道建设是打造“文脉河”的最佳载体
在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中,河南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达3000多年。从映照中华文明曙光的仰韶文化,到黄帝在灵宝荆山下铸鼎祭天,从二里头夏都遗址揭开“最早的中国”的神秘面纱,到“丝绸之路”唯一道路遗址的崤函古道,黄河文化一直都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
中原文化在黄河文化中处于中心地位,中原大地创造的每一项奇迹、绽放的每一个精彩,都浸润着黄河文化的滋养。大力弘扬黄河文化,是河南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
把河南段建设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示范区,培育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的主地标地位,必须要有载体。
面对黄河说黄河,才能讲好黄河故事,擦亮黄河符号。河南沿黄文化遗存丰厚,山水景观富集,如果以生态廊道作为纽带互相连接起来,实施黄河旅游精品工程,做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课题,就能实现既有厚重历史、又有时代价值,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目的。
黄河生态文化带,其落脚点一个是生态,另一个就是文化。谓其一,就是在贯穿东西的黄河水道中,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形成一个人工促成的、可持续的由人为到自然的生态廊道,为生态环境的总体改善打下重要的基础。谓其二,就是立足于黄河流域所展示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主流文化,将文化与生态有机地进行融合,形成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展示和体验。
文化是黄河保护治理的底蕴。建设沿黄生态廊道,把黄河打造成一条文脉河,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突出“魂”和“源”,讲好黄河故事,凝聚精神力量——
打造黄河文明传承保护利用核心区。从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和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出发,坚持保护和开发相协调、传承与创新相融合,构建黄河遗产廊道,打造载体,穿珠成链,讲好黄河故事,擦亮黄河符号,更好地彰显华夏文明的影响力、吸引力、感召力,把黄河打造成传承历史的文脉河。
建设传承创新的文旅品牌体系。一方面,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与传承,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重点,沿线布局建设黄河国家博物馆、文化产业园、展览馆等,全面启动黄河母亲地标复兴,定鼎中国历史的时空中枢,构建特色突出、互为补充的黄河文化综合展示体系。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建立黄河文化信息数据公共平台,推进黄河文化创意创新行动,引导黄河文化融入文化创意、休闲旅游、传统设计等领域,推动黄河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和社会化应用。要认真思考郑州沿黄生态廊道对于建设国际名城的支撑意义。城市框架的拉大,大都市的建设,必须要有大的气派,大的构想,大的谋划。而郑州跨河发展,日益成为各方面的共识。环视国内外重要城市,我们发现,有大江大河穿城而过,城市会更有朝气,更有魄力,更有魅力。
提升发展底气
生态廊道建设是打造“幸福河”的强大支撑
告别黄河滩,搬进“小洋楼”,封丘县李庄镇数万群众“搬”来了幸福新生活;原阳县太平镇水牛赵村,把生态农业和创意农业有机结合起来,为沿黄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兰考县东坝头乡,昔日荒凉的景象不见了,黄河大米、黄河鲤鱼成了特色产品,不毛之地成为兰考名副其实的后花园,打破了“黄河百害,唯富河套”的历史。
沿黄地区是河南的制造中心、创新中心和人口集聚中心、消费中心,城镇化水平位于全省前列,该区域集中了全省制造业精华,汇集了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多项国家战略,承担着引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重任。
发展是黄河保护治理的底气。建设沿黄生态廊道,把黄河打造成一条幸福河,要处理好发展和环境的关系,破解缺水难题,助力沿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解决黄河滩区居民生产生活问题,必须“人水分离”。而生态廊道建设恰恰在黄河沿岸形成生态屏障的同时,也为滩区居民发展林下经济、花卉林果、休闲观光等产业创造了良好条件,确保滩区居民迁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黄河流域河南段的核心问题是“缺水”。河南段的取水指标几乎用尽,发展的潜力、后劲不足,制约和瓶颈作用凸显,人均水资源量仅437立方米。尤其是未来郑州建设规模更大的国家中心城市,必须解决缺水问题,把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刚性约束线尽量上抬,优化水资源的配置体系。
缺水问题如何破解,无外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开源,就要打造好南北两岸的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建设好“嫩滩”、保育林带和实地涵养带,确保黄河河南段不受污染,使沿黄的生态更加安全。节流,就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倒逼沿黄地区走绿色化、智能化、技术化、服务化的路子,彻底改变传统产业占比高,工业产品结构“底盘重”的基本省情,把沿黄地区打造成为引领带动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铁扁担”。
打造高质量发展产业支撑体系。发挥沿黄地区产业基础、区位交通、开放通道等优势,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产业支撑体系。
建立共享均等的民生保障体系。我省沿黄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贫困地区集中连片,脱贫和民生改善任务艰巨。建设沿黄生态廊道是撬动当地发展的有力杠杆,根据沿黄地区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文化景观旅游、特色林果、畜牧养殖、绿色生态等产业,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长远生计和发展问题,巩固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易地扶贫搬迁和脱贫攻坚成果。
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健康文明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也让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经过这次疫情将更加深入人心。生态廊道建设正是对“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原则的具体实践,对国土绿化、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等硬指标方面会有很大提升,更会对人们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自觉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其影响,必将深远而长久。(课题组成员:刘雅鸣 万川明 曾鸣 栾姗 归欣)
河南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台长崔为兵,河南黄河河务局副局长姚自京,东方今报社社长胡杨,惠济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焦健等多位领导莅临现场,并共同开启了仪式。启动仪式结束后,采访团将探访黄河滩公园,见证黄河之美和生态保护成果;参观黄河博物馆,感受黄河文化独有的魅力;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绘制的瑰丽蓝图,也是赋予河南的一项时代重任。据悉, 11月15日上午,主流融媒体沿黄看河南采访团一行将在洛阳新安县举行启动仪式,实地探访黄河水画廊的秀美风景。
9月30日,郑州市“传承红色基因 共担时代使命”向国旗敬礼活动启动仪式暨2020年“新时代好少年”发布仪式在郑州市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隆重举行。据悉,全市16个开发区、县(市)区“传承红色基因 共担时代使命”向国旗敬礼活动于当日同步启动。
黄河,横亘于我国中部的世界巨川,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渤海,全长5464km,流域面积79.5万km2。在众多水利工程中,河南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可以说是黄河治理开发的关键控制性工程。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处在控制黄河中下游水沙的关键部位,是黄河防汛调度和水沙调控的一线担当。小浪底水利枢纽不仅是黄河中下游防汛调度的一张“王牌”,也是黄河水沙调控体系的“硬核担当”。
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让河南人为之振奋的是,今年央视春晚分会场首次设在郑州黄河之滨,也就是园区的炎黄广场。
7月24日,郑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重大文旅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郑州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行。这些项目开工后将有力引领、积极推动核心示范区文旅融合发展,助力郑州市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7月24日,“郑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重大文旅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郑州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行。集中开工活动的主会场、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位于郑东新区CBD西北角,北邻连霍高速,西邻中州大道。
7月15日下午,到郑州快速公交未来线路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来到郑州市黄河博物馆参观学习,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共同学习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其中一个是黄河国家博物馆,另一个是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 对于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未来面貌,据介绍,包括核心遗址保护区、博物馆区域和仰韶文化体验区等主要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