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豫事 > 正文

痛心!两位年轻教师双双因公殉职 其中一位来自河南

2019年07月01日07:31  来源:钱江晚报

5034

 6月24日,河南信阳的丁俊雷、温州的李韦剑两位年轻教师,远赴新疆参加高招咨询会,却不幸遭遇车祸,双双因公殉职。

  丁俊雷喜欢朋友叫他钉子,李韦剑则喜欢熊吉这个名字。

  ▲钉子

  ▲熊吉

  在茶山大学城,乃至温州的公益圈里,钉子和熊吉都是响当当的名字。助学扶贫,两个小伙子都是冲在一线的。

  奈何,天意弄人。

  目前,学校师生在网上发起为两位年轻老师祈福送别的活动,目前已有十万人参与其中。

  ▲左一钉子,右一熊吉

  两位年轻老师赴新疆招生路上遭遇车祸

  因公殉职

  6月24日,温州商学院的丁俊雷和李韦剑老师赴新疆参加招生咨询。当天下午5时许,两人却在新疆境内高速公路发生车祸,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

  34岁的丁俊雷来自河南信阳的一个农村,2012年来到温州商学院工作,目前是温州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辅导员,喜欢户外的他称自己是“行走的钉子”,还开了一个同名的公众号,分享自己的公益和生活点滴。

  28岁的李韦剑是温州鹿城人,在北方上大学,后来留学归国,2017年成为温州商学院校团委指导老师。90后的他,只比学生大六七岁,有个可爱的微信名“熊吉”,他喜欢同学叫他“熊哥”、“熊老师”。

  事故之后,很多人才发现,两位年轻的老师有着迥异的人生故事,却一样热心公益,对学生满怀赤忱之心。

  6月25日,两位老师的家人从不同的地方赶往新疆,和校方一起接两位老师回家。

  在新疆,学校老师才知道,热情阳光的丁俊雷,有着一个心酸的求学故事。钉子有一个弟弟,父母都在打工,当年因为家境不好,家里只能供一名大学生。为此,钉子的弟弟选择了辍学打工,把上大学的唯一机会留给了哥哥。

  钉子的妈妈说,上大学的四年,儿子为了省车费没有回过家,一直在外面打工挣钱,而且那时候是老房子,回家也只能和父母挤在一起。“今年家里修了新房子,还专门给大儿子留了一间,可是他永远回不来了。”提起儿子,钉子的父母止不住泪水,说一阵哭一阵。

  90后的李韦剑(熊吉),是一位低调的温商二代,喜欢潜水、滑雪、蹦极等户外运动。最初,父母希望他留学回国后接手家族生意,可喜欢教育的他,执意来到学校,成了校团委的一名老师。

  ▲熊吉在去年支教时

  行走的钉子:成立水滴公益

  每年带学生去西南山区支教

  34岁的丁俊雷就像他的微信名一样,永远行走在路上,穿着户外靴追着风,朋友圈里有着天南地北的足迹。

  他是温州商学院有名的公益人士,从2007年以来一直坚持着支教项目,2014年成立了水滴公益团队,每年组织学生前往西南山区支教。

  钉子曾经说,之所以取名为“水滴”就是因为水滴小而无形, 持之以恒可水滴石穿,聚少成多可成汪洋大海。

  早在大学时,钉子就有支教的经历。这些年,他带领水滴队员在云南香格里拉、怒江、广西南宁市天等地方的边远山区。这么多年来,他支教的足迹已遍布湖南、湖北、云南和广西等地。

  去年7月,他带着熊吉,招募了十几名学生志愿者,前往云南怒江傈傈族自治州的山村支教一个月。

  “钉子老师有自己的公益群体,每次确定支教地点,他都会提前实地探查一番,确保大家的安全。”即将大三的陈鑫豪是去年水滴支教团队的志愿者之一。“钉子老师说,去支教心要诚,不是为了混学分或者纯粹去玩,要懂得沟通,不能有城市孩子惯有的毛病。”

  飞机、大巴、三轮车、摩托车,最后爬了几个小时的山,他们终于到达支教点。住处安置在村民的猪圈上面,外面下雨的时候,里面也会漏小雨。十几个志愿者负责不同山头的支教点,每去一个地方都要走一个小时以上的山路,有些地方是悬崖没有路,下雨天常常滑倒。可就是这样,大家还是坚持了一个月,学生从三四岁到十几岁都有,大家排课、教美术和音乐,给这些孩子们讲述外面的世界,传递读书的信念。

  支教并没有随着志愿者的离开画上句号,水滴公益团队还帮助村里成立扶贫微心愿项目,让村民们增加自助和互助的观念。

  “这一个月的经历像是一场洗礼。”与陈鑫豪感受一样的同学不少,温州商学院的很多学生都来自浙江,很少体会过别样人生,每次跟着钉子出去支教的学生,回来后心里总是多了份温暖,用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

  今年7月,钉子和熊吉原本打算去四川凉山支教,他们已经初步招募完志愿者,做好了一切准备。然而,所有的公益计划因为这场意外而终结。

  暖男熊吉:比学生大几岁的哥哥

  最热爱的就是教师事业

  90后的熊吉有着优越的家境,他喜欢健身,喜欢蹦极、滑雪、潜水,朋友圈里说“每个男孩都有乐高梦”,晒美食晒健身。但是,这两年总是晒工作,作为校团委老师,几乎每天都有学生工作的日常。

  同事说,熊吉是个暖男,碰到的时候总是一脸阳光的笑,帮忙搬个水扛个桌子,找他总没错。很多同事都没有想到,作为温商二代,原本毕业就可以回家上班的熊吉,却一心来到了学校工作。

  “这两年来他就是个普通的老师,一点一滴看着他成长起来,为了早点上手工作,总是熬着一个又一个夜晚。”带熊吉的老师回忆。

  入职以来,熊吉开着普通的大众越野车代步,申请住学校公寓,做事情认真负责,因为初来学校不熟悉工作,常常顶着黑眼圈加班,根本看不出一丝的优越感。

  “要说有一点不寻常,那就是他的支出,请学生吃饭的钱都比自己的工资高。”22岁的沈家俊,两年前就认识了熊吉,一直叫他“熊哥”。

  “在学生中间,如果有人说李韦剑老师,可能有人不知道,不过要说起熊吉老师,很多人都知道是他。”

  1992年的熊吉比学生们大不了几岁,常常和学生们一起健身看电影聚餐。

  “他常常用自己的人脉和资源帮同学去链接项目。”沈家俊说,因为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熊吉总是像哥哥一样,默默为学生付出,甚至用自己的经历来引导同学。

  “第一次看见他是去年迎新的时候,当时下着大雨,他披着雨衣帮新生来回接行李,衣服已经湿透了。” 即将大三的顾洁宇是熊吉的学生助理。

  “他和我聊天对话框的背景还是我的课表,如果我有课,他是绝不会打扰的。”因为校团委的工作有很繁杂,刚接手工作的时候,熊吉常常向她讨教。“一点没有老师的架子,不清楚的问题常常问学生,他也常常加班。”

  师生筹款捐助钉子父母

  熊吉父母捐赠五百万奖学金

  “你陪我长大,你告诉我方向,三天前送你们去机场,没想到成了永别。说好的回来让我接机呢?说好的带我水滴支教呢?你答应了我太多未实现的梦,你快回来吧大哥。”6月25日,听闻两位老师遇难的噩耗,沈家俊在朋友圈里这样写。

  6月28日深夜,熊吉的遗体运回温州,许多学生自发去接他。

  昨天清晨,钉子在河南老家下葬,20多位老师和同学陆续前往河南,去送他最后一程。

  了解到钉子家境贫困,这次父母去新疆认领遗体都是借了钱才去的。事发后,温州商学院的师生发起募捐,目前已筹集80多万元,想要帮助钉子的家庭。

  “我们不仅是送他最后一程,也希望跟他的家人建立联系,想用更多元的方式帮助他的家庭。”前往河南的同学陈鑫豪、苏孝钱等人说。

  可以告慰两位老师的是,正是因为他们的言传身教,因为师生间的友谊和信任,学生们才会如此感恩,懂得追忆和缅怀。

  “儿子既然热爱这个学校,热爱学生,那就让我们作为父母替他完成他的使命。”在悲痛中之余,熊吉父母找到温州商学院的校长,决定向商学院捐赠五百万奖学金,用来帮助欠发达地区的孩子到温州读书。

  “桃李含泪,家校同悲。立德树人,行为世范。”温州商学院领导告诉记者,无论家境贫寒亦或是优越,两位年轻老师都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他们带着未尽的任务和无尽的遗憾离开了挚爱的教育事业,学校追授两位老师为“终生教师”。

  悲伤之余,师生们也心怀感恩,丁俊雷、李韦剑老师身上积极向上的力量,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社会公益的奉献,永远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我们也将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带着他们温暖的力量继续前行。

  来源 : 钱江晚报/浙江24小时

文章关键词:支教 教师 遇难 责编:李娅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支教志愿者踢学生 东南大学回应:支教工作已被暂停

    据了解,视频反映的情况属实,涉事人系我校在云南南华县思源实验学校的支教志愿者,在该校担任支教老师。思源实验学校和南华县教育部门正就此事进行调查。目前,该生的支教工作已被暂停。

  • 数据线联通山海 红苹果香飘两城

    资料图片   ▲昭通市贫困群众在昭阳区工业园区的东莞电子企业数据线生产车间工作。目前,东莞结对帮扶昭通6县区到广东就业的贫困劳动力27748人,转移到其他地区就业的贫困劳动力165440人。

  • 泉润湘西拔穷根(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

    济南与湘西的实践证明,东西部扶贫协作,不是单向帮扶,而是双向协作,走向互利共赢。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已累计有刘静这样的泉城义工400余名,从济南飞到湘西,摸索走出一条“志愿服务参与精准扶贫”之路。

  • 支教老师在乡村学校拍最美婚纱照 曾背80斤书上山

    侯长亮背着80斤重的捐赠书籍艰难上山的照片曾感动无数网友 ”  记者看到侯长亮与女友的婚纱照上,孩子们手里捧着的红纸上写着:走出大山,不但要走出物质的大山,更重要的是走出精神的大山。

  • 央广网报道《远山的回响》系列评论之一:乡村教育 斩断贫困的利器

    值此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际,央广网特别推出系列报道《远山的回响》,谱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揭开献礼建党一百周年的序幕。如今,人们欣喜地发现:伴随着贫困地区“旧貌换新颜”的,不但是基础设施、乡村面貌,还有最漂亮的乡村校舍、朝气蓬勃的师生,以及无数个“谭梓涵”充满自信、犹在耳畔的朗朗读书声。

  • 【津云微视】你笑起来,真好看!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中华民族摆脱贫困的千年愿景即将梦圆。从“输血”变“造血”,把“有限”变“无限”,天津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增强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方面下足“绣花功”。

  • 凝聚决战决胜的强大合力——河南省脱贫攻坚系列述评之三

    在河南,有一种投身脱贫、扶危济困的攻坚力量在汇聚,有一种助力脱贫、无上光荣的价值信念在传递,有一种参与脱贫、人人可为的巨大激情在点燃,脱贫攻坚真正从扶贫部门的“独角戏”转变为社会各界的“大合唱”。团省委联合14家省直单位实施“八方援”河南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行动,搭建起青年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

  • 了不起!她兜里最少只有3.6元却帮助筹建29所希望小学

    72岁的周秀芳是宁波市鄞州区李惠利小学退休教师。”  从大学生那里周秀芳得知贵州那边还需要支教老师,与贵州那边通过电话后,周秀芳中断了旅游,返回宁波。学校最缺的就是老师,周秀芳还发动宁波的退休教师、教过书的企业家以及大学生来这里支教。

  • 兜里最少只有3.6元却帮助筹建29所希望小学,这位奶奶了不起!

    72岁的周秀芳是宁波市鄞州区李惠利小学退休教师。学校最缺的就是老师,周秀芳还发动宁波的退休教师、教过书的企业家以及大学生来这里支教。如今,周秀芳已经72岁了,她说自己最大的收获是“欣慰”:为众人的支持欣慰,也为爱心的传递欣慰,她要继续把“爱心搬运工”做下去。

  • 建设大美新疆,习近平强调这两种精神

    9月25日至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激励各级干部在新时代扎根边疆、奉献边疆。远在5000多公里外的浙江永嘉人戴豪杰,主动放弃了在福建顺昌县郑坊镇政府干部的工作岗位,来到新疆皮山、叶城乡村学校支教。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