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写在夏粮丰产丰收之际

2019年07月17日10:14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5034

  □河南日报记者 刘红涛

  岁物丰成,穰穰满家。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7月16日发布消息,今年我省夏粮产量达749.08亿斤,比去年增加26.34亿斤,再创历史新高。河南又迎来一个丰收年!

  中原熟,天下足。作为全国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我省夏粮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1/4强。今年我省夏粮增产对全国贡献率达44.9%,“中原粮仓”实至名归。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全国影响举足轻重。要发挥好粮食生产这个优势,立足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步提升粮食产能。

  不忘嘱托,牢记使命,河南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建设高标准农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专种专收专储专用、优质优价,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探索“三链同构”新路径……河南,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展示出新担当新作为。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筑牢“中原粮仓”根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麦收时节,夏邑县太平镇高标准农田内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风轻拂,麦浪滚滚,麦香四溢。

  “今年麦子长得好!强筋小麦亩产都在1300斤以上,比去年增产将近200斤。”抓起一把金黄的麦粒,夏邑县田丰家庭农场负责人李献海脸上挂满丰收的喜悦。作为当地种粮大户,李献海流转的1500多亩土地都在高标准农田示范方内,土地平整肥沃,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丰收的小麦进一步坚定了他种粮的信心。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6163万亩,占规划建设任务的97%,农田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抗灾能力明显提升,对小麦持续丰产丰收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黄幸福介绍,目前我省正推进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0年确保建成6369万亩、力争建成7420万亩,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今年对小麦重大病虫害尤其对赤霉病,中央和省财政共下拨1.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豫南6市、36个县(市、区)开展统防统治。全省累计投入资金4亿多元,预防赤霉病9200多万亩次,其中统防统治4100多万亩次,面积是近年来最大的一年,有效遏制了赤霉病暴发流行,实现“虫口夺粮”。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让“中原粮仓”越来越稳固,我省还持续强化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技融合,稳步提升粮食产能。目前,全省小麦良种覆盖率超过98%,小麦生产基本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

  “今年麦收自5月25日启动,至6月13日基本结束,历时20天,高峰期日收获超1000万亩,小麦机收率保持在99%以上。”省农机局局长凌中南说,过去延绵一个月的“麦收持久战”,现在半个月左右就颗粒归仓,农业机械化改写着“麦收时间”,让“丰收在望”变成“丰收到手”。

  专种专收专储专用优质小麦成“尖兵”

  “亩产778.9公斤!”6月初,永城市侯岭乡张井村的1140亩麦田里,小麦专家、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代表实打验收组宣布:“丰德存麦5号”再创黄淮麦区强筋优质小麦高产佳绩。

  育良种选良方,粮食增产有方向。“除去其他因素,小麦良种对增产的贡献率为38%左右。”小麦育种专家茹振钢说,河南自主培育的郑麦9023、丰德存麦5号等系列优质小麦品种,不断刷新优质麦高产纪录。

  北边“强筋”茁壮,南边“弱筋”遍地。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我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四优四化”为抓手,积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从豫东平原到豫西丘陵,从黄河之滨到淮河之畔,北边“强筋”与南边“弱筋”遥相呼应,成为我省小麦产业发展的耀眼“明珠”。

  优质专用小麦,专种专收专储专用,成为我省粮食生产的优势和“王牌效应”。“俺家的麦子都有订单,价高还不愁卖。”延津县农民耿传华种植的优质强筋麦迎来丰收,亩产1200多斤。播种前,他已与企业签了订单,每斤比最低收购价高0.1元。

  在豫南固始县三河尖镇,农民潘小英自己种的有机弱筋小麦今年不仅产量高,还卖出了好价钱。当地农业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在有机弱筋小麦种植上,实行统一供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加价收购,保证了小麦品质,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专种、专收、专储、专用,我省逐渐探索出优质专用小麦发展之路。省农业农村厅粮食作物处副处长杨亚军介绍,通过政策支持、示范引领,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203.9万亩,位居全国第一,较2016年翻了一番,其中千亩以上单品种片区面积占95%,产销订单率达到90%,平均每亩增收100多元。

  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走出“三链同构”新路径

  小麦能干啥?在镇平,它能化身365种速食面;在永城,它可被做成各式各样的糕点;在贵州,它又成了风靡世界的佳酿之源。

  “农头”连“工尾”,“粮头”带“食尾”。围绕“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我省各地正推动粮食就地转化增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龙头”带动产业链。在延津县产业集聚区,聚集了鲁花、克明、豫粮嘉合等数十家农业龙头企业,生产挂面、蛋糕、沙琪玛等各类食品,年消化小麦200万吨,带动周边数百万亩优质小麦种植。

  “特色”提升价值链。“现在大家需求多样化,我的黑小麦可受欢迎了。”舞阳县粮农李金庚种植黑小麦,收益颇丰。从地头到工厂,黑小麦不断“变身”,身价翻倍。1斤黑小麦的价格是2元多,比一斤普通小麦高0.8元。黑小麦变成黑麦面粉后每斤4元,黑麦面粉再加工成黑麦饼干每斤则是15元,加工成黑麦面包每斤可达20元。

  “电商”串起供应链。镇平想念食品“征战”互联网,最近两年均荣膺天猫“双十一”面类销量冠军,让全世界人民足不出户就能吃上正宗的河南烩面。2018年,全省粮油产品互联网销售收入达到7.59亿元,同比增长87.4%。

  树牢大食物观、大农业观、大市场观、大生态观,作为粮食生产大省的河南,以粮食为题不断写出“大文章”:“围绕农字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业,由卖农产品走向卖制成品,农民种粮“种”出好日子……

  仓廪实,民心安。粮价是百价之基,夏粮丰收则稳定了发展预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申延平说,我省立足粮食生产这个优势,以粮为基提质增效,筑牢大粮仓、丰富大厨房、做优大餐桌,更好发挥“三农”工作“压舱石”“稳定器”和战略后院的作用。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河南将不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文章关键词:粮食生产 我省 郑麦9023 丰产 夏粮产量 赤霉病 豫粮 粮食供给 粮食增产 优质小麦品种 责编:徐宁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人民论坛)

    近年来,从海水稻接连突破亩产6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大关,到“巨人稻”等新品种问世,中国水稻不断带来惊喜。奋进新征程,我们坚信,中国人民有能力把粮食安全紧紧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以丰收的硕果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 防止耕地“非粮化” 稳定粮食生产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保障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种植面积。

  • 10月份农业农村经济向好态势持续巩固 全年粮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农业农村部指出,全国秋收基本结束,秋粮增产已成定局。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表示,全年粮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 人均收入近万元 黑龙江农民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6.3%

    近日,记者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该省农业经济稳中有进、持续向好。通过高质量备耕、高标准春种、精细化田管以及高效率秋收,克服疫情特别是三次台风影响,今年粮食生产可实现“十七连丰”。

  • 我国杂交稻亩产取得突破 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贡献中国智慧

    “民以食为天”,今天,在湖南衡南第三代杂交稻试验基地,经过农业农村部现场测产,袁隆平院士团队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了1500公斤的攻关目标。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它的优势主要是穗子大,它每棵的大穗子有八九百粒,平均有四百粒左右,平均亩产比现有的高产杂交稻要增产10%—20%,就是增产100公斤以上。

  • 中国粮食供需并无缺口

    今年我国粮食生产经受了疫情、洪灾、台风、降雪以及草地贪夜蛾等重重考验,仍有望再次获得丰收。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足,库存稻谷和小麦够全国消费者吃一年以上,玉米自给率超过95%,粮食供应完全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 稻黍飘香 颗粒归仓(倾听·关注粮食安全)

    新型农机不断升级、现代化收储粮库投入使用、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加速构建……广大农民在全链条农业服务助力下推进节粮减损,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一大早,在广饶县盛凯商贸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玉米脱粒烘干区,农用车就排起了长队,3台大型玉米脱粒机同时开工,玉米粒经过烘干后,直接存入粮库。

  • 福建:“五优联动”稳住“米袋子”

    福建省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人均耕地面积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粮食自给率不足24%。福建省粮储局党组书记孙建平说,福建与山东、河南等10个粮食主产省份建立了政府间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协作关系,先后从协作省份调入粮食9000多万吨。

  • 农业农村部:粮食产量连续6年超1.3万亿斤 14亿中国人饭碗端得更牢

    10月27日,国新办举行“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这五年,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明显增加,种植业结构持续优化,弱筋优质专用小麦占比有较大幅度提高,达到35.8%。认定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超过4.92万个,越来越多绿色优质农产品摆上超市货架和百姓餐桌。

  • “十四五”,我想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以五年规划为起点,新的蓝图将描绘更亮丽的民生底色。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