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永远做雷锋精神的传承者——来自南阳邓州“编外雷锋团”的报道

2019年08月01日17:36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5034

  1962年8月,一个年轻战士的生命定格在22岁这个青春勃发的年龄,但他的名字却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永远闪耀在中华大地的夜空。他的名字叫雷锋。

  1997年4月,560名曾经和雷锋在同一支部队服役的邓州籍战友,在雷锋精神感召下会聚在一起,成立了群众性的学雷锋组织,叫做“编外雷锋团”。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英雄不死:“编外雷锋团”应运而生

  1960年3月,来自湖南省望城县的雷锋入伍,成为解放军沈阳军区工程兵工兵第十团的一名汽车驾驶员。5个月后,当年的第二批新兵入伍,包括来自河南邓县(现邓州市)的560名热血青年。其中32名同志更有幸和雷锋在同一个连队朝夕相处,雷锋团第11任政治处主任、“编外雷锋团”政委姚德奇更是和雷锋成了上下铺,直到雷锋1962年8月15日因公牺牲。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从1964年起,陆续有邓州籍战士复员。1985年,已经担任团长的宋清梅最后一个脱下军装。至此,这560名雷锋生前的战友全部复转回乡,他们把对雷锋的热爱、尊崇和怀念之情,连同雷锋精神一起,带回了千里之外的家乡,用默默地行动诠释着雷锋精神的伟大。

  1991年初,解放军画报社的陈德通到邓州采访,知道这里云集着560名雷锋生前的战友,返乡后坚持学雷锋、做好事,就给他拍摄的这组照片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邓州编外雷锋团”。解放军画报、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的报道,让“编外雷锋团”的称号不胫而走。

  1994年4月,作为群团组织的“编外雷锋团”正式成立,雷锋的战友们学雷锋由个体行动变成了有组织的集体行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此后,来自各行各业的学雷锋积极分子纷纷加入这个光荣的队伍,他们中有来自其他部队的1000多名复转军人,有工人、农民、学生,也有私营业主、务工人员;有邓州本地人,也有其他地方的。

  截至目前,“编外雷锋团”已经拥有了28个营和11个直属分队,总人数达1.5万余人,成为全国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成为中原大地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的一面鲜艳旗帜。

  代代相传:让“雷锋精神”生根发芽

  雷锋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他把短暂的一生都投入到了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南阳市邓州市花洲办事处武装部副部长兼任中州皇马社区党支部书记蔡长曙。

  弘扬雷锋精神,“邓州编外雷锋团”的战友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在日常小事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严于律己、甘于奉献。

  宋清梅既是雷锋生前所在团的团长,又是“编外雷锋团”团长,但接触过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普普通通、任劳任怨的老兵,一个自觉自愿践行学雷锋行动的人。

  现在当地人还记得老宋团长的许多故事:家境并不富裕的他给南阳幼师的困难学生捐款,给城关供销社的下岗职工买三轮车,给陶营镇的孤儿卢宇航捐助上学费用,给汶川地震灾区捐款……

  最让乡亲们津津乐道的是老宋的铁面无私。1989年,他负责拓宽邓州市交通路,有一个工程队偷工减料被他查出,包工头几次给他送红包都被他严词拒绝。对方又托关系说情,也被他顶了回去,最终不得不返工重修。正是因为老宋的严格把关,这条路成了远近闻名的样板工程,一直使用了28年才新铺了一次沥青,至今路基仍完好无损。

  转业到邓州市公证处当主任的孙绍显,20多年没有收过群众一份礼、一分钱。

  曾任当地化肥厂副书记的副团职干部严文雷,由于企业改制和家人一起下岗,他和其他60多位下岗战友,没有一个给组织找麻烦,全都自谋职业。

  被誉为“园林骆驼”的张三明当了8年的园林处副主任,带领干部职工为邓州打造出30余公里的绿色长廊。

  在村支书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的高国建,带领高集乡杨庄村村民苦干巧干,让家家户户住上了小洋楼,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00年3月14日,由于长期超负荷操劳,他工作期间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全村男女老少2000多人自发为他吊唁送葬。

  岁月似水,英雄渐渐老去。560名雷锋生前的战友都已是年过古稀的老人,但新的“雷锋”们接过接力棒,雷锋精神代代传承。

  与时俱进:雷锋精神历久弥新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传承雷锋精神,也在注入着新的内涵,有了更丰富的渠道。通过网络形式发动爱心公益的吧友营成立了,财政的支持也拓展着“编外雷锋团”的爱心事业。

  雷锋家庭。

  “编外雷锋团”巾帼营的郭国云创业成功后当起了“代理妈妈”,帮助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们。最多时她和丈夫当上了3个孩子的“代理妈妈”,两个儿子也都当起了“代理妈妈”。据不完全统计,在她的宣传带动下,已经有30多人加入到“代理妈妈”的行列中。

  义工营第二连连长宋国杰是位建材经销商,全家都是热心公益者。在他所在的小区内,无论是不是他的客户,只要是水管、龙头、灶具等出了问题,他和义工营的“战友们”都会及时上门服务,分文不取。除此之外,义工营还热心公益捐助,仅宋国杰一家,这几年就捐助了10多万元。

  2017年以来,由义工连扩编而成的义工营已经成为学雷锋的主力。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邓州“编外雷锋团”已经成为河南人急公好义、侠肝义胆、拼搏奉献的精神名片,是出彩河南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文章关键词:编外雷锋团 雷锋 雷锋精神 皇马 代理妈妈 做好事 义工营 video 新兵入伍 富裕村 责编:徐宁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王国生到南阳市调研县域经济、生态保护等工作

    8月27日至28日,省委书记王国生到南阳市内乡县、邓州市、唐河县、社旗县,调研县域经济、企业发展、生态保护等工作,就“十四五”规划编制听取意见建议。在“编外雷锋团”展览馆,王国生握着雷锋战友姚德奇、宋清梅的手,听老人讲述雷锋的事迹,共同学习雷锋精神。

  • 抗击疫情 志愿同行——雷锋精神在战“疫”中闪亮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重庆市“雷锋的士”志愿服务队先后开展多项志愿突击行动,为抗击疫情做好出行保障。今年是金华雷锋文化纪念馆建馆十周年,他打算在“战‘疫’云展览”结束之后,将100件战“疫”主题邮品寄给100位市民,作为建馆十周年纪念品。

  • 【央媒看河南】“编外雷锋团”的抗疫故事

    “真是太感谢了,医院每个人都和家人一样亲切,我把医生护士当姐姐,她们把我当妹妹。乔某所在的邓州市中心医院,是邓州市唯一的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疗机构,邓州市“编外雷锋团”中心医院成员都是医院的骨干力量,也是这次战“疫”的“尖兵”。

  • 75度的温暖(众志成城控疫情)

    在河南邓州彭桥镇疫情防控指挥部里,“编外雷锋团”彭桥卫生排排长曾伟急得转磨磨。可现在,医用酒精到处买不着……  周太林、陈红夫妇,是邓州市刘集镇户周村普通村民,夫妻俩经营一家黄酒厂,销量不错,日子过得美气得很。几天下来,周太林、陈红夫妇一共提纯了1300多斤酒精,用去了一吨白酒、两吨黄酒。

  • 河南邓州“编外雷锋团”:560名“雷锋”在这里“重生”

    编者按: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70年来,在这片有着8000年底蕴的黄土地上,亿万中原儿女团结一致、敢闯敢拼,推动河南大地改革潮涌

  • 向梦想出发

    他们素昧平生,但却用温暖照亮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创造、奔跑、奉献、拼搏,不负今生定也不负将来。他们是时代楷模,一面鲜艳的旗帜。

  • 凝聚民族复兴的精神伟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关心关爱道德模范纪实

    题:凝聚民族复兴的精神伟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关心关爱道德模范纪实 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同参加会见的同志们亲切握手,并和大家合影留念。

  • 邓州“编外雷锋团”:永远做雷锋精神的传承者

    邓州“编外雷锋团”成立以来,新老成员薪火相传,雷锋精神如同一面旗帜,在无数双手之间传递,他们以实际行动开展志愿服务、书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向前向后  建军节前夕,编外雷锋团政委姚德奇应邀来到武警河南总队南阳支队执勤三大队邓州中队,为武警官兵做学雷锋报告。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