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服务业迈向更高水平(经济新方位·70年数据说明什么)

2019年08月04日14:4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5034

  ●借助“一带一路”,金融、技术、专利等以知识密集为特点的新兴服务将走出去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及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将呈现融合化、数字化的双重特点

  ●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网络订餐、线上购物,共享经济、数字经济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人力资源、质检技术,生产制造得到更多专业服务支持;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幸福产业走入千家万户。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我国服务业经济70年数据显示,服务业规模日益壮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质量效益大幅提升,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

  作为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服务业的发展呈现出什么趋势?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发展的规模、质量、效率,还需采取哪些措施?记者采访了业界专家。

  吸收外资比重稳定在高位,服贸仍将较快增长

  数据显示,服务业已成外商投资的首选。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额中,服务业仅占24.7%,2018年增长到68.1%。我国服务业对全球投资的强劲磁吸力,从哪儿来?

  来自新一轮高水平扩大开放举措。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外资准入再放宽,服务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

  来自巨大发展空间。与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70%相比,我国刚超过50%,未来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服务业前景看好。

  来自稳定的市场预期。我国有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不断完善的社会法治条件、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显著降低交易成本,服务业投资的收益预期稳定。

  “服务业吸收外资规模还会不断扩大,比重还会在高位上保持稳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理事桑百川说。

  吸收外资的同时,2018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14.6%,加速向世界平均水平靠近。但同时也要看到,去年我国对外服贸逆差达2000多亿美元。未来我国服贸发展将呈现何种态势?

  看增速。“随着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服务业不断做强、信息通信技术进一步丰富服贸种类,我国服务贸易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成交总额平稳攀升,国际竞争力日益提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分析。

  看结构。“目前我国在旅游业、海运等领域的服贸为逆差,但在对外工程承包、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领域为顺差。”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主任邢厚媛认为,我国为制造业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等软件外包服务产业竞争优势明显,未来生产性服务贸易领域将继续走强,服贸高质量发展特点会更凸显。

  “借助‘一带一路’东风,金融、技术、专利、标准等以知识密集为特点的新兴服务将走出去,服贸逆差有望逐步收窄。”高凌云说。

  生产性服务业快速成长,新一代信息技术作用凸显

  近年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得以快速成长,2016—2018年,规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3.3%。2018年,规上工程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和广告服务企业营业收入较上年分别增长18.0%、25.1%、20.1%和17.5%。作为新经济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潜力如何?

  “生产性服务业将继续蓬勃发展,这与我国拥有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和十分完备的制造体系分不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说。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及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将呈现融合化、数字化的双重特点。”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副主任魏琪嘉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边界将会越来越模糊,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作用会更明显。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与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特点相匹配,但仍有短板。“一是对制造业发展的支撑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二是还需引导企业在价值链分工上向‘微笑曲线’的研发和市场两端延伸,将混合在企业内部的服务支持部分剥离。”魏琪嘉说。

  全球制造业加速向服务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服务业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已成为普遍趋势,为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提供了更多的专业服务支持。邢厚媛认为,中国经济要迈向高质量发展,必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促进我国产业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如何进一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魏琪嘉建议,还需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鼓励企业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加快生产制造与信息技术服务相融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总而言之,要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

  吸纳就业能力持续走强,劳动者总体素质需提升

  数据显示,1978年服务业就业人员占比仅为12.2%,至2018年底达到46.3%,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未来服务业吸纳就业将呈现何种发展趋势?

  快速上升态势不减。“稳就业、促增长等政策,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的旺盛需求,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将让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持续走强。”中国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说。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多年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大力培育新动能等举措让服务业成为适龄劳动力的“蓄水池”,未来服务业将继续发挥新增就业“稳定器”和繁荣经济“助推器”的作用。

  高素质人才走俏。目前,餐饮、家政、医疗、快递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是吸纳就业的主体,法律咨询、金融、知识产权等技术、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从业门槛更高,吸纳就业相对较少。“当前部分服务业劳动者素质不高,服务业精细化、精益化程度不够,提供的个性化、多样化服务不足,限制了服务业做大做强、做深做细,也影响了就业容量的提升。”苏海南说。

  经济高质量发展呼唤更高水平的服务业与更高素质的从业人员,稳定并提升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需要多方合力。

  ——就业培训不松懈。继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多种教育形态要有效结合,提升服务业劳动者总体素质。

  ——品质追求不松劲。要推进服务业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细分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

  ——功能定位不含糊。稳住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作为吸纳就业的基本盘;促进传统服务业升级换代,培育就业新需求;瞄准高新技术服务业不放松,增加其就业规模和比重。

  制图:蔡华伟

文章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教育形态 服务业发展 新经济 蓄水池 稳定器 助推器 新的经济增长点 吸收外资 新一代 责编:李娅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新政酝酿出炉 制造服务业发展谋划升级版

    记者获悉,我国制造服务业发展将迎来新一轮升级。业内指出,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是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制造服务业发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发力点。

  • 黄汉权: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要求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 迟福林:以高水平开放赢得未来

    以扩大内需为重要导向的高水平开放,就是要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就是要构建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总的来看,中国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坚定不移推进全球自由贸易进程,坚定不移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变革,将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

  • 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现实路径

    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们主动推进的中长期经济格局再定位,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特别是要抓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新的地区生产网络,加强跨境创新网络建设,为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提供助力。

  • 10月份数据显示国民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

    10月份,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同期高2.2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明显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上月加快1个百分点,1月份至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1月份至9月份加快1个百分点。

  • 破题“十四五”,以国内大市场促进大循环

    作者:南京财经大学教授,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 胡雅蓓;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以强大国内市场作为发力点,需要重点关注三条发展路径:  一是在需求端,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在连接需求与供给、国内与国外市场的流通环节,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 扩大优质服务进口让世界共享中国机遇

    商务部日前在第三届进博会上发布的《中国服务进口报告2020》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累计进口服务3.4万亿美元,是推动全球服务进口增长的第一大力量。服务进口一方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向世界开放中国服务业市场、共享中国机遇。

  • 上海出台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36条实施意见

    支持上海期货交易所标准仓单交易平台以公司化模式运作,开展标准仓单、非标仓单、保税仓单与场外衍生品交易,推动大宗保税商品转让登记规范化。优化经贸摩擦案件应对,支持企业依法提起贸易救济调查,扩大贸易调整援助试点范围。

  • “十三五”规划的农业农村发展目标胜利完成

    我国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明显增加,种植业结构持续优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已经印发,将启动实施新一轮的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同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全面扎实推进。

  • 书写深圳经济特区建设新篇章

    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汪同三表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