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鉴渣”能为忠贞幸福加码吗?
背景:“专业鉴渣师”帮你远离渣男,不满意全额退款……有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不少商家提供“鉴渣服务”,最低价仅需2元,最高要上千元。商家自称人际关系处理小能手、“专业鉴渣”,并承诺“100%保障隐私”……
新京报发表伯扬的观点:购买鉴渣服务需求的群体,往往就是情侣、夫妻——报道中就提到,有些女友试探男友、丈夫测试妻子等。有需要才有市场,“鉴渣服务”的火热,无疑是寄附在亲密关系中的信任裂缝之上。但所谓“专业”的“鉴渣服务”绝非可靠的窗口。其一,“鉴渣服务”在测试过程中,被测者除了QQ号、微信号等基本信息会被公开之外,性格、喜好等个人信息也会被泄露。这不仅涉嫌侵犯他人的隐私权,还会将私生活泄露出去,到头来,没准会让另一半遭遇精准诈骗或勒索。其二,“专业鉴渣师”所谓专业,其实就是一个幌子。报道提及,那些“鉴渣师”进行鉴定服务时,全靠测试员自由发挥——说白了就是抓住咨询者的心理,忽悠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就算信息不会被转卖,被骗财或许难免。仔细对比不难发现,所谓“专业鉴渣师”,跟前段时间引发热议的“原谅宝APP”有些异曲同工。它们都是利用了买家对感情的懒惰和没耐心,也都不免骗财嫌疑,你信你就输了。与其向“鉴渣服务”要安全感,不如多些理智跟信任,互相鉴定没准鉴不出问题,还容易造成无谓的对立和紧张。对于打着咨询、鉴定的幌子,获取和侵犯个人隐私的情况,个人该长点心,有关方面也该留些神,必要时将其纳入监管范畴,为被骗者维权撑腰,也对骗取隐私的行为精准打击。
小蒋随想:对于“钓鱼执法”,很多人嗤之以鼻,会大加声讨。某些人寻求“鉴渣”,是否也有“钓鱼”意味?有人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言下之意,还是怪那颗有缝的蛋。问题是,谁都知道蛋皮脆弱,非要试其强度,会令人满意吗?有人进而失去信心,觉得“再也不会爱了”。其实,亦如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承认人性的弱点,远比否定它来得现实,这也是心智成熟的表现。当然,在对待情侣或生活伴侣时,忠诚十分重要。忠诚的达成,需要相互吸引、共同经营、携手构筑。总想查看对方的聊天记录、时不时就打电话“查岗”、寻求“鉴渣”等等,则是在打破天平的平衡,会引发对方的不适乃至反感,把对方推向离自己更远的地方。不信任也好,失信也罢,都不会圆满。稳定的感情和两性关系,需要许多因素支撑,离不开各种纽带连结。在彼此交融、现实依托中,理智的人们会做出理性的选择。回过头看,网上“卖茶妹”“支教妹”让一些人交智商税,被越来越多人知晓。“鉴渣”无非是“撩”小哥哥或小姐姐,“被鉴者”会上钩吗?“钓鱼”不成,反失隐私,可能被讹,不可不防。对于“鉴渣”这样一个灰色行当以及可能衍生的违法行为,监管部门倒是应该“该收网时要收网”。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 。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 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 客观、理性公正。
日本共同社狂追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11月25日,日本首相菅义伟在东京会见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的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 王毅在日本是有人气的,从当年任驻日大使,到后来任外长后多次访日,他都是日本媒体追逐的目标。
参考消息网11月12日消息据共同社报道,在美国大选中确定获胜的前副总统拜登12日在与日本首相菅义伟的电话会谈中明确表示,钓鱼岛是《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的适用对象。日美应谨言慎行,停止发表错误言论,以免使有关问题复杂化,给地区和平稳定带来消极影响。
其中包括:建立全省规范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各地不得自行出台养老保险政策;郑州市贾鲁河划定9处钓鱼区;抢夺公共汽车方向盘等行为将被追责等。河南发布的《关于规范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的通知》提出,从今年10月1日起,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9月22日,《郑州市贾鲁河保护条例》《郑州市城市公共汽车客运条例》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这两项条例均将在今年10月1日起施行,除执行公务的车辆、消防救援车、急救医疗车、防汛防洪抢险车、工程维护及救险车外,禁止其他机动车在贾鲁河堤顶道路和游园道路上通行。
戳图,避免“上钩”!
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正在进行中,新华社记者邀请了三位网络安全领域专家一起来探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网络安全话题,今天我们来关注“网络钓鱼”。
【图解】仿冒、钓鱼、黑客入侵……警惕邮件安全这些“坑”
彭瑶 摄 NFC技术一旦被黑客利用,个人信息、财产信息、交易记录等都会被窃取,仿佛瞬间变成“透明人”。中国网 彭瑶 摄 公众可以通过在网络攻防靶场的实践,了解一些简单的网络攻击手段和方法。
9月9日,某平台坐拥600万粉丝的网红“五道口宏楠”去世的消息得以证实,他的确在钓鱼时因钓竿触电身亡。令人唏嘘的是,此前一天,他去世的消息一度蹿上热搜,而网友却以为是炒作。
浙江的陈女士就曾因为关注了一个虚假的微信公众号,导致新办理的信用卡被骗消费上千元。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民警表示,除了冒充金融部门公众号诈骗,这两年还出现假冒网络贷款、购物网站、中介机构等公众号的诈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