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野驴与狼群在鄂陵湖边对峙(8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新华社西宁8月22日电 题:黄河源野生动物见闻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韩方方
初秋时节,走进黄河源头,鄂陵湖、扎陵湖烟波浩渺,赤麻鸭、斑头雁或嬉戏于水中,或休憩于岸边;成群的藏野驴、藏原羚在湖边草地上时而低头进食,时而抬头张望;鹰隼则飞翔于天空,或停落在人工搭建的招鹰架上。
8月20日,记者从鄂陵湖水位站前往黄河最上游的扎陵湖水位站,道路两旁,各种野生动物不时闯入视线。随着三江源保护工程的实施和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推进,生态日渐恢复,野生动物种类不断增多,黄河源头成了它们自由活动的天堂。
“原先我们来鄂陵湖和扎陵湖进行水文观测时,很少见到藏野驴、狼、藏原羚、熊。现在,会时不时地看到藏原羚、藏野驴、狼等这些野生动物。近年来,雪豹、白唇鹿等濒危动物种群也出现在了这里。”1986年就在玛多黄河沿水文站工作的黄河水利委员会玛多水文勘测分队队长张红兵说。
今年年初,科研人员在黄河源头开展调查时,通过红外相机两次拍摄到一只雌性雪豹及其幼崽。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管委会生态保护站站长马贵告诉记者,前一段时间,在黄河源园区监测到了雪豹。雪豹素有“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之称,雪豹被观测到,显示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态的好转。
记者在湖区短短几个小时之内遇到了几个令人难忘的场景。当天下午2点10分,记者在从鄂陵湖前往扎陵湖水位站的湖边路上,见到一个由5匹狼组成的狼群在驱赶藏野驴以寻找弱小的猎物,最后将目标锁定在一只与父母亲在一起的小藏野驴身上。公驴和母驴虽然与狼群展开了角斗,用后腿跳踢狼群,但小驴依然没能幸存,被狼群咬死。看见我们到来,狼群悻悻地离开了,藏野驴夫妇则悲痛地守在了小驴身边。下午6点15分,当我们从扎陵湖返程再次路过时,母驴依然守护在小驴身边。
对藏野驴夫妇来说,这一切可谓极其不幸,但动物界每天都在上演着这一幕,也显示了黄河源头生态的修复状态,藏野驴多了,狼多了,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了,黄河源头上演着动物界的悲欢离合,演绎着无数生命的跃动。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的源头位于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国家公园体制的实行,为的是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按照规划,2020年将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绿色发展方式成为主体。可以期待,黄河源头的野生动物将更加繁盛。
发源于巴颜喀拉山的黄河,自西向东流经中国九省,翻越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由涓涓细流汇聚成大江大河,滋养中华大地,哺育华夏儿女。若尔盖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沙化治理,对保护当地草原植被,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意义重大。
9月18号到9月30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每天上午10点在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推出特别节目《直播黄河》。从黄河源头出发,穿越九省区,追寻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水陆空全方位展示黄河生态治理的成就,多视角报道黄河两岸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9月18日至30日,央视新闻推出十三期特别节目《跟着黄河入大海》,从黄河源头出发,穿越九省区,万里追寻“母亲河”。
9月18日至30日,央视新闻推出十三期特别节目《跟着黄河如大海》,从黄河源头出发,穿越九省区,万里追寻“母亲河”。在第二期的节目中,总台央视记者尹平搭乘直升机来到甘肃甘南玛曲,航拍“天下黄河第一弯”,带观众感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作为“黄河源头姊妹湖”之一的扎陵湖,位于青海玛多县,在藏语中又被称作“白色长湖”。跟随航拍领略扎陵湖绝美风光,看湖水清澈见底、碧蓝如洗,鸬鹚、斑头雁水中飞舞,共同感受扎陵湖自然生态美景。
90后小伙黄河漂流38天,网友:请别带上狗狗 近日,一则90后小伙一人一狗,黄河漂流38天的消息引发大家的关注 据了解,7月28日,90后小伙步凡顺着黄河漂流到济南。步凡表示,穿上救生衣,搭乘小舟(气船),带上心爱的小狗“辣条”,漂流于黄河之间,是他多年来的梦想。
上述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既是“四个确保”的战略工程、水利工程,关乎黄河长治久安,同时也是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工程。上述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既是“四个确保”的战略工程、水利工程,关乎黄河长治久安,同时也是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工程。
青海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379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道硬化,通路率、通水率、通电率全部达到100%,通信息率达99%,通广播电视率100%。青海先后投入58.82亿元,发展到户、到村、到县扶贫产业项目,在208个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12万农牧民吃上旅游饭,2万多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据了解,玛多光伏扶贫电站预计年发电量680万千瓦时,发电收益将全部用于玛多县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户每人每年可获得收益约3250元,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