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不识丁到读书看报,从“有门没法关,有窗垒着砖,有顶漏着天”到“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美的环境在校园”,从800名高校在校生到220万名大学生……
小学、普通中学在校生均居全国第一位;职业学校、在校生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位;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双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规划,实现了河南高等教育里程碑式的历史性突破……
8月23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看到了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闪亮成绩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坚定不移发展教育,河南教育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共进步,走出了一条“穷省办大教育”的成功之路,谱写了河南教育改革发展的辉煌篇章。
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实现重大跨越
基础教育逐步普及、惠及全省百姓。从目不识丁到读书看报,数十年持续努力, 2007年我省顺利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从集资办学到政府埋单,通过跨世纪的不懈追求, 2013年真正意义的免费义务教育得以实现。1949年,小学、普通中学在校生161.45万、4.08万,2018年达到994.6万、661.94万,均居全国第一位,分别增长了5.2倍、161.2倍。全省85%的县(市、区)实现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职业教育从小到大、逐步壮大。我省从1949年的8所职业学校、在校生1573人,发展到现在的838所、236.63万,均居全国第一位。少林武术、长垣厨师、林州建工等职教品牌叫响全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走在前列。
高等教育由“精英”到“大众”,如今即将迈入普及化阶段。我省高校从1949年的1所到现在的141所,在校生从800人到今天的220万,高等教育的阳光普照千家万户。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双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规划,实现了河南高等教育里程碑式的历史性突破。
支撑发展,办学条件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有门没法关,有窗垒着砖,有顶漏着天”,是新中国成立初我省农村中小学面貌的真实写照,仅有的几所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办学条件也极端落后。70年来,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很多地方实现了“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美的环境在校园”。
2018年,我省教育财政支出达1664.7亿元,居全国第四,中小学、职业学校、高校校舍面积分别达到15856万平方米、1503万平方米、6197万平方米。信息化教育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大幅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省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1949年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仅3.9万,学历合格率非常低;2018年达到了99.26万,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100%、99.69%和98.23%。高校专任教师由1949年的不足千人增加到11.54万,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从10人增加到38796人。教师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更加浓厚。
创新发展,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义务教育建立了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职业教育建立了分级管理、以省辖市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高等教育形成了省和省辖市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
办学体制改革顺利推进。民办教育蓬勃发展,成为教育新的增长极,目前全省民办学校共有2.05万所、在校生674.9万,分别占全省的38.35%和25.78%。
教育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实现了从无到有质的突破、由少到多量的提升。目前全省共有288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孔子学院(课堂)11个,高校海外分校5所。
共享发展,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越来越强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省学前教育几乎空白,小学净入学率仅为43.7%,小学升初中的比例只有70.23%,能上大学者凤毛麟角,青壮年文盲比例达80.01%。2018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8.1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4.6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2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5.6%,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6年。我省成为全国第一教育人口大省,各级各类学校达5.36万所,教育人口2817.06万,占全国的9.49%。
学生资助作为一项惠民生、暖民心的工程,事关脱贫攻坚,事关社会公平,我省对此高度重视。学生资助的“河南模式”保障了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残疾儿童、留守儿童等群体受教育权利得到有力保障。
融入发展,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水平不断提升
70年来,全省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我省经济社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仅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高校就累计培养毕业生近300万人。目前,我省每万人口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数达到224人,而1978年仅为3.86人,新中国成立之初则更少,40年间增长了近57倍。与此同时,高校成为科学研究的主力军,每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占全省的90%以上,一批关系发展全局的关键技术研发取得突破,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加快推广。
“经过70年的接续奋斗,全省义务教育实现了由大家办到政府办、由缓慢发展到全面普及再到基本均衡的转变,职业教育实现了由低速徘徊、水平不高到高速发展、提质增效的转变,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由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变,我省走出了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正处于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跨越的重要阶段。”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郑邦山表示,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河南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12月7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脱贫攻坚、双拥工作、知识产权保护等。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12月3日,记者从团省委获悉,在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上,我省有4个项目获金奖,10个项目获银奖,18个项目获铜奖。大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水利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共同主办。
孙守刚、李亚、甘荣坤、孔昌生、穆为民、徐立毅、徐元鸿、赵素萍、王保存、张维宁、乔新江、戴柏华、王新伟、刘玉江、王战营、钱国玉、龚立群、高体健、谢玉安、顾雪飞、岳中明、习晓军等在郑州或当地参加了植树活动。
这些年来,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扛牢政治责任,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举全省之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省长尹弘经常深入贫困村开展调研,为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把脉问诊、开出脱贫“药方”。
王国生强调,要聚焦重点任务,持续提升脱贫攻坚质量。会议通报了2020年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发现问题。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民盟河南省委、省脱贫攻坚督查巡查组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
6日,西部、西南部会有弱降水天气。霾:4日至10日,我省空气污染气象条件持续较差,霾将再次发展,其中6日夜间至7日,淮河以北大部有中度霾、部分地区重度霾。气温低迷 最高气温:未来三天大部地区的最高气温平稳,6日之后将会出现下降。
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给疫情防控带来更大挑战。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门口,工作人员对进入校园的师生进行健康码、进出证件的查验,并测量体温。” 对于教室、宿舍、食堂等重点场所,我省各级各类学校也安排有专人每日进行清洁消毒、通风换气。
活动期间,我省将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开展旁听庭审活动、宪法和民法典知识竞赛等主场活动和主题活动,重点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和疫情防控有关法律法规等。活动当天,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被授牌成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根据预报,今天白天,全省阴天,黄河以北和三门峡、洛阳两地区及郑州、平顶山、南阳三地区西部有小雪或雨夹雪,其中三门峡、洛阳两地区和南阳地区北部局部有中雪。到了2日白天,我省西部、南部零星小雨或雨夹雪停止转阴天,其它地区阴天到多云。
具体来说,从周一夜里到周二,全省阴天,大部分地区有小雨或雨夹雪,其中三门峡、洛阳、济源三地区和安阳、新乡、焦作、南阳四地区西部部分地区有中雪,局部有大雪。到了2日白天,我省西部、南部零星小雨或雨夹雪停止转阴天,其它地区阴天到多云。虽然此次雨雪过程持续时间并不算太长,但还是会给我省带来诸多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