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总书记关心的百姓身边事|大污染变身“大宝藏”:治理畜禽粪污,他们这样干!

2019年08月25日11:49  来源:新华网

5034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总书记关心的百姓身边事)

  大污染变身“大宝藏”:治理畜禽粪污,他们这样干!

  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 题:大污染变身“大宝藏”:治理畜禽粪污,他们这样干!

  新华社记者

  多年来,一个怪象困扰农业发展:一边是过量使用化肥致地力下降,一边是养殖粪污直排造成环境污染。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关系6亿多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关系农村能源革命,关系能不能不断改善土壤地力、治理好农业面源污染,是一件利国利民利长远的大好事。

  转变发展理念、研发适用技术、探索综合利用……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不仅让畜禽粪污这一曾经最大的农业面源污染源转化为珍贵的宝藏,同时还让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猪场“零排放”

  “没什么味道吧?”刚迈入福建省永诚华多种猪公司的猪场大门,总经理薛永柱略带得意地问记者。

  这家养殖场,没了曾经熟悉的“味道”。养殖栏内更令人吃惊。猪粪和尿液通过漏缝地板直接排走,地面干燥清爽。猪懒洋洋地躺在地板上,露出干净的肚皮。

  永诚公司用的是福建省首创的“异位发酵床”技术,粪污通过预埋的管道,输送到另一个厂房的储液池内。只要轻轻按下按钮,一台半自动化机械就能将收集好的粪污撒到木屑、谷壳等垫料上,发酵后既是上好的有机肥原料,也是培养菌菇的优质基质。

  薛永柱说:“原来每年要投入大量资金和药品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实际上是用一种资源去消耗另一种资源,还是会有排放。现在全程实现了零排放,不用担心被人投诉举报了。”

  进入新世纪,各地大兴养殖场,由于环保理念和设施滞后,带来严重污染。

  “当时有一些养猪村,粪污就挖个坑存着,一下雨就污水横流、又黑又臭、苍蝇乱飞。”福建省畜牧总站站长黄宏源说。统计显示,2010年全国畜禽养殖业排放的化学需氧量达到1268.26万吨,占农业源排放总量的96%,畜禽粪污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这项决策太及时了!”听到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黄宏源十分激动,立即着手福建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程。

  如今,受益于沼气、发酵、生产有机肥等粪污无害化处理方式的推广,全国许多畜牧大县从“脏乱差”变得“洁净美”。黄宏源所在的福建省,74个畜牧县已投入各级财政资金5.57亿元,全省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88%,规模场畜禽粪污处理装备配套率达95.5%,走在全国前列。

  农田现生机

  “种地26年,还是头一回看见‘抢’地的。”村民暨猷满感慨万千。

  不久前,福建省南平市水吉镇玉瑶村有21亩集体地由村民公开竞价承包,价格从900元一直加到1100多元。

  就在3年前,玉瑶村每亩好地的租金不过300元,差一点的地白送都没人种。暨猷满说:“那是因为之前上化肥种一季水稻,地就‘没劲儿’了。现在上沼液啦,一年种3茬还肥得很。”

  暨猷满所说的沼液,来自村里的一家规模奶牛场。通过新上的沼气工程设施,奶牛的粪污可以产生沼气,用来生火、发电和供热,沼渣可做有机肥,沼液还田肥力大。这些,全部免费提供给周边的村民。

  眼下正是播种玉米的季节,暨猷满和其他村民一起,顶着高温在奶牛场的沼液池旁等着拉沼液回去,10多辆小卡车排成了一条长龙。“到了12月种菜的时候,沼液都不够用,周边的村庄都来拉了。”

  人靠五谷养,田靠粪土长。说起沼液的好处,当地村民们七嘴八舌聊起来:“用了沼液以后基本不用化肥,一亩地省下200元肥料钱”“用了沼液的地,种出来的菜新鲜,摘下来放几天都不会干”“土变得又松又肥,一亩水稻涨400斤”“肥力够了,种完水稻,还能种一茬玉米,再种一茬芥菜”……

  据统计,我国每年养殖畜禽200亿头只,产生粪污30多亿吨。福建省畜牧总站高级畜牧师卓坤水说:“这些粪污用不好,就是最大的污染;用好了,就是珍贵的宝藏。”

  “现在在家种地比打工合算。”村民叶旺笑着说,他家用上沼液后,1亩地纯收入增加了近3000元,改变了他和其他村民的生活轨迹。“现在是农田有活力,农民有收入,农村有希望。”

  近几年,回到玉瑶村的人多起来了,村里的种植面积也从不足700亩增加到近2000亩。

  “弃物”变资源

  每天早上7点,一辆满载鸡骨架、鸡头和鸡肠的罐式卡车开进位于福建省光泽县的一间废弃物处理厂,随后这些下脚料被倒进安置在地下的原料罐。

  “就像是给加油站的油库加油一样。”圣农集团下属的福建海圣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海军说,这些废弃物将被做成水产饲料,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蒸汽和热水又被重新送回一公里之外的屠宰场和加工厂,用于烫鸡拔毛。

  总部位于福建光泽的圣农集团年产肉鸡5亿羽,是全国最大的白羽肉鸡自繁自养自宰一体化企业。每年生产带来的大量鸡粪、羽毛、骨头、血液等废弃物,几乎全部通过不同的技术与设备,变成了宝贵资源。

  圣农集团旗下圣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使用鸡粪和谷壳混合物燃烧带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是亚洲最大的鸡粪发电厂。每年可消耗鸡粪30万吨,发电量2.1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万吨。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4次会议以来,在国务院和相关部委的大力推动下,一批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新技术新设备在各地不断涌现。

  在黑龙江,将牛粪与秸秆按一定比例混合喂养蚯蚓,不仅能够高效处理牛粪,还能消化大量秸秆,而且蚯蚓粪是优质生物有机肥,可谓“一箭三雕”;在广东,不少猪“住”上二楼,粪污经过全漏缝地板排放到一楼,与一楼铺陈的木糠或秸秆垫料混合进行生物发酵;在福建连江,沼液搭配上了智能设备,农民通过手机App就可远程操控,依据土壤墒情、气候情况等需求智能化施肥……

  记者掌握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起,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安排中央资金176.5亿元,支持畜禽粪污处理利用设施建设,实现585个畜牧大县全覆盖。目前,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0%,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63%,比2015年分别提高了10和13个百分点。(采写记者:邹声文、林超、于文静、张逸之)

文章关键词:畜禽粪 大宝藏 沼液 规模奶牛场 粪污处理 农业面源污染 变身 零排放 味道 鸡粪 责编:张亚普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共舞长江经济带·看高质量发展】重庆涪陵:生态先行 做好绿色发展“生意经”

    近年来,坚持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方针策略。其中,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榨菜为根本,立足于佐餐开味菜领域快速发展的国有控股食品加工企业。

  • 环山披“梯绿” 护“岱”水更碧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13日电 题:环山披“梯绿” 护“岱”水更碧 2016年,内蒙古紧急启动“拯救”岱海行动,实施水土保持工程降低雨水流速,促进泥沙就地沉淀,有效净化入湖水质。

  • 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 河南四个“发力”统筹推动乡村振兴

    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示范建设和质量提升,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试行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加强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管理,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确保农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

  •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发布

    (记者郁静娴)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规划实施协调推进机制27个成员单位编写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2018—2019年)》(以下简称《报告》)出版发布。

  • 河南将500头以上规模猪场全部纳入监测范围

    (石国庆)春节以来,生猪和猪肉价格持续走高,猪肉供应形势偏紧。高永革表示,河南严把养殖监测、生猪出栏、生猪调运、生猪屠宰和无害化处理“五关”,确保非洲猪瘟疫情不反弹。

  • 河南九成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日前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河南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85%以上的县市建成了城乡一体化保洁机制,9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 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已成压倒性任务——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新进展新成效

    (长江经济带座谈会四年间)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已成压倒性任务——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新进展新成效 4年来,长江经济带11省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作为压倒性任务,治理污染、修复生态,上中下游协同发力,共抓大保护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 深入推进大保护 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生力军——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召开四年间

    题:深入推进大保护 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生力军——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召开四年间 四年来,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取得明显成效,但长江经济带生态形势依然严峻,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 河南省通报2019年前三季度重点民生实事进展情况

    10月30日,省政府办公厅通报了2019年河南省重点民生实事前三季度进展情况。全省孕产妇产前筛查覆盖率71.76%;完成新生儿“两病”筛查82.4万例、听力筛查80.8万例,覆盖率分别为97.18%、95.34%。

  • 河南:取消生猪养殖附属设施15亩用地上限

    为加快稳定生猪生产,作为生猪养殖大省的河南省10日发布通知,要求切实保障生猪养殖用地,取消生猪养殖附属设施15亩用地上限,并出台一揽子补贴和金融服务措施,支持生猪养殖有序补栏,扩大生产。河南省政府在通知中要求,切实保障生猪养殖用地,各地不得超范围划定禁养区,同时取消生猪养殖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