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又叫“打陀螺”“打老牛”,被称作“中国最早的娱乐项目”。在山西夏县出土的4000年前的文物中,就有陶制的小陀螺。我国最早有关陀螺的文字记载是在宋朝,而“陀螺”一词,最早出现在明朝,有民谣记载:“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死,踢毽子……”由此可见,明朝时,陀螺在民间已成为普通玩具。
陀螺深受彝族、壮族、佤族、瑶族、傣族、黎族、畲族、白族、基诺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的喜爱,在云南、贵州、湖南、广西、福建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广泛流传。1995年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打陀螺被列为比赛项目,2003年在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前,更名为陀螺。
陀螺比赛在平整无碍的地面上进行,由守方先旋放陀螺,再由攻方抛掷自己的陀螺击打守方的陀螺,将守方陀螺击出比赛场区,或者比守方陀螺在比赛场区旋转的时间更长则得分。
●场地
比赛场区为长20米(女子比赛场地长19米),宽15米的长方形,其四周应有2米以上的无障碍区。比赛场区分别被划分为攻、守双方预备区,死陀置放点、旋放区和进攻区等。
●器材
陀螺:比赛一般采用非金属平头陀螺。陀螺不得上色,除锥尖可装置直径不超过0.4厘米的金属钉外,不得填充或装饰金属或其他材料。陀螺直径为9~10厘米,高度(含钉高度)为10~12厘米,陀螺圆柱体高度5~6厘米,重量800~900克。
鞭:鞭由鞭绳、鞭杆(无鞭杆亦可)组成。鞭绳长度男子为6米,女子为5米,如有鞭杆,鞭杆长度不长于0.6米。
●比赛时间
9月9日~15日
●比赛地点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郑报全媒体记者 王文捷
原标题:我国分辨率最高民用光学遥感卫星升空,雾霾中也能拍出高清图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2020年7月3日11时1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这种高超的敏捷成像能力,使得它的图像获取效率特别高,观测数量较一般传统卫星可提高4至6倍。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做出了巨大牺牲的武汉,终于在50多天后开始恢复生机——交通陆续恢复运行了,很多商铺也恢复营业了。外卖员 老计:恐慌基本已经没有了,营业的商家越来越多,街上的人越来越多,这所有的东西都预示着已经胜利在望了。
3月18日,首都机场公安局境外输入疫情防控突击队副队长路涛(左)在首都机场T3-D区帮助旅客解决问题。国网湖北孝感供电公司开发区供电中心配电运检班班长沈刚(左一)用红外成像仪检查医院专用供电线路(1月24日摄)。
”医务人员平安回家是他的心愿 送他们出征,接他们回家 退役不退志 退伍不褪色 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 还有很多像刘传健一样的老兵 奋战在抗疫一线 01 退役老兵为湖北空运32吨物资 54岁的特级飞行员钟建文
” 戴文豪是云梧高速省界联合一线检疫人员,一位有着18年党龄的退伍军人,同事口中的“万能豪”。他主动请缨到任务更艰巨、环境更复杂的疫情防控第一线去,每天奔波将近200公里支援云梧高速省界联合检疫工作。
2月13日凌晨5点,我在武汉二环外快递仓库的一个高低床上醒来。天我接送了接近三十个医护人员往返金银潭医院,一天下来,腿抖个不停。△2月2日,汪勇发布朋友圈写道:这么多天我扛住了,但护士的一句关心让我泪流不止。
我们医疗护理队到达武汉六天了,忙碌的日子里,来不及思考今天是星期几,今天是什么日期。” 我们的勇敢来自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我们齐聚武汉,为了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全国公安民警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坚守岗位,谱写了一首首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令人痛心的消息不断传来——民警何建华、李弦、程建阳、尹祖川、刘大庆先后倒在疫情防控一线。
今年31岁的木仁,是呼和浩特东站培养的第一批高铁班组值班员,他负责接送列车保证旅客安全。“进京高铁开通后,从过去的9个多小时缩短到最快2小时9分,像格日勒图老人一样乘坐高铁去北京看病的旅客有很多。
央视网消息:破译钱学森“密码”,让中国成为继美、法、俄之后,第四个能够独立研制激光陀螺的国家,这背后的功臣就是中国激光陀螺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