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南京一家大肉包限购引热议 商家回应:因不愿涨价

2019年10月17日09:12  来源:扬子晚报

5034

  刘丽媛

  市民排队买金陵大肉包。

  昨天,位于南京市新街口金陵饭店地下一层的“金陵大肉包”专卖店突然贴出“限购告示”,每名顾客最多一次只能购买10个肉包,这让不少“粉丝”感到疑惑。这也是拥有36年历史的“金陵大肉包”在非节假日首次发出“限购令”。金陵大肉包为什么要限购?扬子晚报记者随即展开调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刘丽媛 摄像 陈金刚 剪辑 孙楠羽

  市民反映

  网红包子限购,每人每次最多买10个

  “金陵大肉包限购了!本来想顺路帮邻居也带一份,结果没带成。”昨天一早,市民王先生向记者反映。

  王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一家老小都喜欢金陵大肉包,由于住得远,每次去都会多买一些。昨天上午,他买了10个大肉包,想着再帮邻居带几个,却被营业员告知,大肉包限购了,每人每次最多只能买10个。

  王先生说,喜欢吃金陵大肉包的人确实很多,每次去都能看到顾客排长队,春节供不应求的时候也出过限购政策,但他觉得在目前这个非节庆时段限购很奇怪。“现在商家喜欢搞‘饥饿营销’,他家这样的老品牌,应该不需要玩这种套路吧。”

  商家回应

  控制成本不愿涨价,只好暂时限购

  昨天中午,记者赶到位于南京新街口的金陵大肉包门店一探究竟。

  门店营业员证实了金陵大肉包限购一事,“16日刚刚开始限购,不过对于大多数顾客来说,一次买10个够了,而且还可以搭配其他不限购的包子。”

  随后,记者联系到了金陵快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韬。“限购是公司和集团经过慎重研究之后做出的决定。”张韬说,由于最近食材成本上涨,公司测算发现,在保证食品品质不变的前提下,大肉包的成本甚至要高出4.5元的售价,最终决定减少每天大肉包的生产数量,由原来的每天卖3000个大肉包调整为现在每天卖2000个。数量减少之后,公司希望通过限购,保证每位顾客都能买到大肉包,不要白跑一趟。

  面对成本上涨,为什么选择限购而不是直接涨价?张韬坦言,金陵大肉包在南京有着风向标一样的作用,他们担心,金陵大肉包涨价也会间接引起其他同类食品的涨价,最终压力都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成本上涨只是暂时的,在企业能负担这波上涨压力的情况下,我们会尽力‘扛过去’,以后成本回落,限购也会适时取消。”

  粉丝点赞

  “有福大家享”,10个够吃了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虽然目前肉包类食材成本提高,但是目前南京市面上的绝大部分品牌的肉包价格保持平稳。

  在金陵大肉包门店,记者随机采访了排队购买包子的市民,对于限购“新政”,多数人表示理解。

  “我是专程从江宁乘地铁过来买包子的,主要是信赖这个品牌,买给小孩吃很放心。”一位市民告诉记者,她以前在新街口附近上班,对金陵大肉包非常熟悉,现在单位搬到江宁了,她还是会定期到新街口买包子,而限购能让更多人买到包子,不要白跑一趟。

  一位年轻女士说,金陵大肉包汁多,吃起来不干,全家人都喜欢。而除了春节,一般每次买5到10个大肉包就够全家人吃了,每人每次限购10个大肉包很合理。

  “我每星期都会买两三次,每次买五六个。”梁先生说,自己是金陵大肉包的忠实粉丝,一方面是喜欢它的口味,另一方面对品牌的卫生情况也放心。梁先生还说,有时候邻居朋友不愿意多跑,会请他帮忙带一些,最多的时候一次买过二十多个包子。对于限购,梁先生表示理解,“以后让他们自己买就是了”。

  一位从河西专程到新街口买包子的市民告诉记者,她发现很多年来金陵大肉包面粉、馅料的口感、口味一直很稳定,这让她感到非常放心。对于喜欢的包子限购,她非常支持,“有福大家共享嘛”。

文章关键词:饥饿营销 南京新街口 限购令 新政 涨价 包子 责编:林瑶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武汉楼市“封印”解除:有人重启买房,有人说房企难关才刚开始

    4月8日零时起,武汉正式解封,75个离汉通道管控卡点统一撤除,276列旅客列车从武汉地区各站开往上海、深圳、成都、福州、南宁等地,200多个航班从武汉起飞。3月31日,武汉迎来疫情后第一场土拍,7宗地块全部成功出让,总成交价约106.96亿元,总出让面积106.74万平方米,金茂、龙湖、武汉地产等成为了疫情后第一批拿地房企。

  • 演出票务新规渐近 黄牛要“黄了”

    据文旅部官网近日发布的消息显示,《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演出市场管理的通知》现已对外公开并向社会征集意见,而且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便是规范演出票务市场秩序,并通过多种监管方式推动票仓公开透明。

  • 演出票务新规渐近 黄牛要“黄了”

    据文旅部官网近日发布的消息显示,《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演出市场管理的通知》现已对外公开并向社会征集意见,而且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便是规范演出票务市场秩序,并通过多种监管方式推动票仓公开透明。

  • 电商直播火了,是什么让买家和卖家乐在其中?

    今年的“双十一”购物节,电商直播火了,不仅是在电商平台的生态系统内,头部主播的名字更是出现在各大社交网络中。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赵瑜认为,相较于电视购物,电商直播是当下互联网环境催生的“新玩法”。

  • 媒体:"炒鞋"已经成为一场危险的"博傻"游戏

    作为大批量的工业产品,鞋并无比特币的信任机制、工作量证明机制,全靠厂家的限量与认可。

  • “汉服热”背后的经济圈:一个配饰扇子就卖到两万元

    ”  近年来随着各类古装影视剧的热播,汉服这一“小众爱好”在抖音、快手、B站的推波助澜下,产业急速膨胀迎来高潮。9月18日,河南省郑州市农业东路如意西路联盟新城,记者来到了一家汉服私营工作室  “一入汉服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

  • 个别球鞋甚至涨幅达430% “炒鞋”升温谁是推手?

    据了解,目前,国内限量鞋的“市场价”,主要来源于两三家大的球鞋交易平台,但这些平台只具备中介、鉴定等功能。尽管对于一部分人来说,“炒鞋”可能是一种爱好或基于某种情结,但自己觉得更多人是跟风和从众心理,还有虚荣心在作怪。

  • 花样不穷、热度不减 你会为一杯网红奶茶排长队吗?

    不久前,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大白兔奶糖”与奶茶品牌合作推出“大白兔奶茶”,吸引了许多消费者排长队购买,甚至还导致数度断货。随着奶茶消费群体的扩大,一批产品特色鲜明、营销手段丰富的奶茶引发了年轻消费者的追捧。

  • “炒鞋”真的这么赚钱吗?

    潮鞋玩家郭子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鞋子可以被炒主要是由于厂家的“饥饿营销”所导致的,物以稀为贵自然价格就高。郭子添说,“炒鞋的市场风头并非民众自发的,而是由于品牌方进行了限量销售,从而导致‘鞋贩子’的出现,最终拉高了价格。

  • 喜茶半年曝出4次卫生问题 行业巨头“搅局”压力倍增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半年来喜茶已曝出四次卫生问题。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加上苏州喜茶店曝出的卫生问题,在今年,喜茶已经三次因为食品卫生问题被推上舆论的风口。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