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 张慕琛)婺剧俗称“金华戏”,是浙江省的第二大剧种,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2008年,婺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个多声腔剧种,婺剧包含高腔、乱弹、徽戏、昆腔、滩簧、时调六种声腔。
婺剧的表演动作有“大花过头,老生平耳,小生平肩,花旦平乳,小丑平脐”的说法,每个行当的动作都有规范性。她最大的特色在于“文戏武做,武戏文唱”,要求演员们都要文武双全。
婺剧不仅擅长表现古代政治与战争的大场面,而且善于表现人民的日常生活,比如喜剧《拷打提牢》、闹剧《程咬金闹殿》、悲剧《安安送米》、爱情戏《槐荫记》,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我们专门编写了婺剧进校园教材,到学校演出让孩子们零距离接触婺剧。”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副书记严立新表示,早在2008年,浙江婺剧团就开始从事婺剧进校园的工作。通过派优秀的演员到学校担任兴趣班辅导员,帮助孩子们排练婺剧剧目。
严立新告诉记者,在金华很多学校的婺剧氛围都非常浓厚,金华市蒲公英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奥地利金色大厅表演婺剧剧目,收获了一大批的国外粉丝。“国家如此重视婺剧,婺剧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由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指导、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支持、光明网主办的“为人民抒情”中国传统戏曲科普访谈系列短视频共20集,该系列短视频以向网友科普我国各地方戏曲剧种为目的,邀请不同剧种的院团领导、演员、导演、专家对各剧种进行讲解对各剧种进行讲解,介绍各剧种特点、历史、知名演员及代表剧目。
这两天,一个讲述河南故事的短片《豫见河南 豫见你我他》,在网上收获了一众网友送出的小心心。《豫见河南 豫见你我他》, 却向我们展示了河南的另一面, 它的厚重孕育了开放和活力; 它的包容集聚了硬核的力量。
平弦戏起源于青海河湟地区,最初是以坐唱曲艺的形式在民间流传,最后由平弦戏的创始人周娟姑成功地将她搬上了戏曲舞台。平弦戏剧目《魂系金银滩》讲述了被评为感动青海十大人物之一的卓玛措带领牧民们脱贫攻坚的故事。
桂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发端于明代中叶。作为广西地方传统戏剧,桂剧以弹腔、高腔、昆腔、吹腔、杂腔五大声腔为主,形成了声调优美、抑扬有致的演唱特色。
荆州花鼓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荆州花鼓戏剧目《十二月等郎》以“三农”问题为题材,是反映外出创业的成功企业家回乡带领乡亲们创业致富的大戏。
跟随剧组的步伐,赵志刚带着话剧、越剧混搭版的《新暗恋桃花源》走进了多个城市,广受观众欢迎。“现在已经是网络时代,作为戏曲人,你的思维模式必须改变,才能争取到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剧场,走进你的越剧之中。
潮剧是广东省潮汕地区地方传统戏剧,距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作为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潮剧用潮州方言演唱,唱腔包括曲牌联套体和板式变化体两种体制,轻柔中带有抒情。
稀有剧种唱主角,活态传承进清华。发布会上,参加本次展演的太康道情、商丘四平调、延津二夹弦、濮阳大平调、永城柳琴戏、安阳怀调、沁阳淮梆等7个来自河南的稀有剧种剧团代表登台亮相。发布会上,有关领导和嘉宾给参加此次展演的七个稀有剧种代表颁发了清华大学展演证书。
8月24日,在昆山当代昆剧院剧场,来自陕西的剧团演员在表演线戏《百宝箱》。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于7月21日至8月27日在江苏省昆山市举行,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的112个剧种、118个剧目在此间集中献演。以“汇中国百戏 展戏曲新颜”为主题的百戏盛典旨在打造“戏曲的盛会 百姓的节日”。
“文脉颂中华·名家@传承”网络主题传播推出的“小艺‘画’传承”系列微动漫,旨在对文艺名家的传承故事、传承精神进行巧妙、形象、生动、有趣的阐释。集《马金凤:“帅旦”是怎么“帅”起来的》,展现了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和她创造“帅旦”行当的故事。
19年前的一个冬夜,在一场老腔皮影戏演出上,现任华阴老腔保护中心主任党安华初识老腔。抑制不住内心的澎湃,党安华把他的想法和那天晚上表演老腔皮影的艺人张喜民谈了几次,然而张喜民并不接受这一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