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解读最新全国科普统计数据

2019年12月25日11:53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5034

  人均科普专项经费4.45元,每95.51万人拥有一个科普场馆,各类科普活动参加人次达8.92亿——

  解读最新全国科普统计数据

  光明日报记者 张蕾

  12月24日,科技部在京发布2018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统计结果表明,2018年全国科普事业稳定发展,具体表现为:科普经费投入平稳增长,科普场馆规模不断扩大;参观人数持续增加,公众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科普专职人员队伍结构优化,科普工作的内容和渠道更加多元化等。

  针对上述关键统计结果,科技部引智司科普工作负责人邱成利进行了解读。

  12月14日,观众参观藏域星球天文科普体验馆。当日,藏域星球天文科普体验馆在西藏拉萨开馆试运营,这是西藏第一家天文科普体验馆。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科普经费平稳增长,人均经费小幅下降

  统计结果显示,科普经费平稳增长,政府拨款为主要来源。2018年全国科普经费筹集额161.14亿元,比2017年增加0.68%。其中,政府拨款126.02亿元,占全部经费筹集额的78.20%,比2017年提高了1.38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全国人均科普专项经费4.45元,比2017年的4.51元减少0.06元,出现小幅下降。对此,邱成利表示,近年来,我国人均科普经费基本上在4.5元左右徘徊。“由于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差异,各地区和部门对于科普经费的投入差异非常大。比如,北京市人均科普专项经费54.32元,河北省人均科普专项经费只有1.19元。”

  在以政府拨款为主要来源的当下,如何推动科普经费来源多元化?邱成利认为,重点在鼓励社会资本对科普领域进行投入。“政府投入占比逐年提高,表明部门和地方的党委、政府一直以来都在关注、支持科普事业的发展。但是单靠政府部门投入,科普事业很难有大的发展,我们已经在尝试吸纳社会资本投入科普领域,包括企业捐赠等形式。”

  科普场馆人数增加,受众范围持续扩大

  根据统计结果,2018年全国共有科普场馆1461个,比2017年增加22个;科普场馆展厅面积525.70万平方米,比2017年增加5.14%。其中,科技馆518个,比2017年增加30个;科学技术类博物馆943个,比2017年减少8个。“如此算下来,全国平均每95.51万人拥有一个科普场馆。”邱成利指出。

  在科普场馆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参观人数持续增加。统计结果显示,2018年,科技馆共有7636.51万参观人次,比2017年增长21.18%;科学技术类博物馆共有1.42亿参观人次,比2017年增长0.27%。

  随着科普活动的广泛开展,受众范围也持续扩大。据邱成利介绍,2018年科普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广泛社会影响,包括科普(技)讲座、专题展览、国际交流活动和科技活动周在内的各类科普活动参加人数共计8.92亿人次,比2017年增长15.80%。“尤其是‘科技创新 强国富民’全国科技活动周、中国科学院‘科学节’和‘公众科学日’、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日’等系列活动,通过点多面广的布局对全社会形成了广泛影响。”

  科普队伍规模略有缩减,专职队伍结构优化

  统计结果显示,2018年全国专职科普创作人员1.55万人,比2017年增加4.13%,占科普专职人员的6.93%;专职讲解人员3.29万人,比2017年增加5.47%,占科普专职人员的14.69%。

  在专职科普创作人员和讲解人员占比有所提高的同时,全国科普人员队伍规模则略有缩减。2018年科普专职人员22.40万人,比2017年减少0.31万人,降幅为1.34%;科普兼职人员数量156.09万人,比2017年减少0.65万人,降幅为0.42%。

  在邱成利看来,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一些从事科学研究与普及的事业单位因机构整合而数量减少,这种变化很正常。“令人欣慰的是,在队伍规模略有缩减的情况下,专职人员数量呈现增加趋势,这说明随着科普事业的发展、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科普队伍结构得到了优化。”

  传播渠道更加多元,纸质出版受冲击大

  随着网络化科普传媒快速发展,科普工作的内容和渠道更加多元化。根据统计结果,2018年网络化科普传播手段应用更加广泛,建设科普网站2688个,比2017年增加4.59%;创办科普类微博2809个,发文量90.42万篇,分别比2017年增长36.02%和36.06%;创办科普类微信公众号7067个,发文量100.87万篇,分别比2017年增长28.77%和15.29%。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情况下,纸质传媒和出版物普遍受到冲击和影响。2018年,全国共出版科普期刊1339种,总印数0.68亿册,占2018年全国出版图书总印册数的2.96%;全国共出版科普图书1.11万种,总印数0.86亿册,占2018年全国出版图书总印册数的0.86%,比2017年明显减少。“纸质媒体印数下降,反映了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新媒体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分流了一部分人群,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与渠道更加多元化。”邱成利强调。

  全国科普统计工作由科技部引智司负责,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具体承担。此次统计范围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1个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单位。“掌握国内统计范围最广、涵盖面最大、内容最丰富、最为权威的政府科普工作基础数据后,下一步,我们将探索优化几个关键指标,用于衡量某个领域或地区的科普进展程度,从而为制定相关工作规划提供依据。”邱成利表示。

  (光明日报北京12月24日电)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25日 08版)

文章关键词:科普日 科普传播 科普网站 科普期刊 科普工作 责编:林瑶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美媒:中国在东南亚展开外交攻势 证明中国才是可靠伙伴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10月12日发表题为《中国外长在东南亚展开外交攻势》的报道称,面对新冠疫情和美国最近的外交攻势,中国外交部长出访东南亚五国,旨在巩固双边关系。报道称,10月11日至15日,中国外长王毅对柬埔寨、马来西亚、老挝、泰国进行正式访问并过境访问新加坡。

  • 这个国家把中国造卫星印上纸币,背后原因有深意

    货币是国家的名片,货币上的图案往往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特色和社会发展成就。最近,在阿尔及利亚新发行的500第纳尔纸币上,出现了一颗由中国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图案。

  • 看过才知道!你的身体对你“隐瞒”了这么多秘密

    人体的构造复杂而精妙,关于它的神奇之处,你了解多少?

  •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点燃科技强国梦想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科普大篷车是流动的科技馆,是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的重要科普基础设施,是实施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科普活动,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高的重要载体。科普大篷车是流动的科技馆,是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的重要科普基础设施,是实施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科普活动,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高的重要载体。

  • 新一轮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将开展!河南今年小目标:9.38%

    6月22日,记者从省科协获悉,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国家纲要办)近日正式启动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更好地评估各地区“十三五”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状况。答: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技工作者日、防灾减灾日、流动科技馆巡展、科普大篷车、科技咨询、培训、讲座、展览等。

  • 带你领略智慧新生活!2019年河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

    9月17日,2019年河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省各地集中展开。本次活动由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卫生健康委联合主办,主题为“礼赞共和国,智慧新生活”。

  • 2019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 辐射公众将超3亿人次

    14日,以“礼赞共和国、智慧新生活”为主题的2019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启动,活动将持续到9月20日。自2004年以来,中国科协已连续15年成功举办全国科普日活动,各地各部门在全国科普日期间累计举办重点科普活动近8万次,参与公众超过15亿人次。

  • 2万余项全国科普日活动点燃这个9月

    记者4日从中国科协获悉,2019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将于9月14日-20日在全国各地集中开展,预计各地将开展重点活动2.4万项,辐射公众3.2亿人次。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副部长郑凯介绍,今年全国科普日的主题为“礼赞共和国、智慧新生活”,着力打造“北京主场活动——全国分会场活动——省级特色活动——各地各部门联合行动”四级活动组织架构。

  • 第一堂太空课:科学 让梦想飞翔(新中国的“第一” 70年)

    课程另一端,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地面课堂,师生们先共同观看了讲述航天员太空生活的电视短片《航天员在太空的衣食住行》。太空授课活动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教育部、中国科协共同主办。

  • 凝聚科技界力量 服务高质量发展——写在河南省科协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和省科协成立60周年之际

    全省科协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要求,突出联系、服务、凝聚科技工作者核心任务,着力加强对科技界的思想政治引领。目前,河南科技智库已形成院士专家智库论坛、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科技智库课题研究、科技工作者建议征集、重点课题研究五大工作抓手,被列入中国科协科技智库建设方阵。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