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吾乡吾土吾家】
光明日报记者 万玛加
寒冬腊月来青海海东尕楞的人,十有八九是来买“秀日酩馏”美酒的。
在青海的乡村,人们习惯把自己用青稞酿造的美酒称为“酩馏”。而尕楞乡秀日村的“酩馏美酒”历史悠久、滋味独特,在青海藏区闻名遐迩。
尕楞藏语意为“长柱”,因境内自然形成的两根挺立的红砂柱而得名。尕楞藏族乡位于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西南的群山中,这里平均海拔3000米,全乡11个村,共计1010户5436人。而秀日村是全乡最偏远、规模最小的村庄,全村仅有59户人家。
“因为山大沟深,我们这里过去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秀日村村主任完玛黄青告诉记者,“现在不一样了,通过精准扶贫,我们不仅走出了大山,还靠着传统的酿酒手艺走上了致富路。”
入冬以来,李加才让家的酩馏已经酿了好几百斤,作为村里数一数二的土专家,李加才让对这门手艺烂熟于心。
“好酒一离不开好原料,二离不开好水,三得有好手艺。”村里的酿酒好手李加才让说,在秀日,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酿酩馏的手艺,酿造技术以家庭为传承方式,口传身教。贫困户卡毛加的技术是父亲加华传授的,酒坊中的器材都是最传统的,卡毛加说,几十年来,烧酒的灶台已换了好几个,但这些酿酒工具却一直没有变,之所以坚持这样做,是因为用传统工具酿造的酩馏酒才会有“记忆”的味道。
“为解决酩馏酒销售难题,2014年,我们村集资成立了循化县秀日藏酒有限公司,并成功注册了‘阿尼霞梧牌’酩馏酒品牌。”秀日藏酒有限公司负责人完么才让说,公司以收购村民酿造的散酒为基础,进行二次提纯、精美包装,实现从零散酿制到集中产加销,年产量从最初的两万斤发展到了2019年的10万斤,辐射带动周边3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增收1000多元。
“农村要脱贫,就要靠产业。现在就盼着酒能早点卖出去,企业成了,我们的收入也就提高了。”完玛黄青说,通过“公司+精准扶贫户”的模式,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酿酒每户平均收益3万多元,实现了脱贫。
“在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的大潮中,秀日的这一坛美酒,已经成为我们整个尕楞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扶贫酒、致富酒。”尕楞乡党委书记多巴掐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黑青稞市场价每公斤在3元左右,50公斤黑青稞收入也就二三百元,但是50公斤青稞可以能酿出35公斤酩馏酒,按照每公斤30元算,收入可以翻好几番。而尕楞全乡黑青稞的种植面积达到427公顷,光这一项的增收就非常可观。
“青山绿水,是我们这里唯一能拿得出手的资本,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多巴说。
《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21日 01版)
图为重庆市非遗传承人李开军正在为制作荣昌折扇削大边。周毅 摄 10月25日,重庆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开军正在为制作一把荣昌折扇做削大边、削扇头、打磨、走马脚等准备工作。荣昌折扇与苏州绢绸扇、杭州书画扇并称为“中国三大名扇”。
“来这里已经一年多了,从开始什么都不会到现在蒙古族刺绣、手工编织都可以做,每个月还多了一份收入,我的生活正在越来越好。“通辽巧娘”自成立以来,培训妇女1万余人次,其中建档立卡妇女800余人次,引领贫困姐妹通过手工技能促进脱贫增收,打造出了一个“培训一人,脱贫一家,带动一片”的脱贫新样板。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然要求。年轻干部的调查研究能力是一种立足人民立场的政治能力,是一种亲历亲为、亲民爱民的实践力。
都有一个手艺高超的“Tony”老师 在山东临沂 有位“Tony”老师的爱好是 隔三岔五往农村跑 他把自己的故事拍成视频发到网上后 ↓↓↓02:07 给父亲理发后受启发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智青松多镇,就有一对“父女兵”坚守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父女俩双管齐下,一面为各自村里的贫困户争取更多县级的自主创业的培训名额,一面邀请成功创业人士到村里传授经验和技艺。
扎西巴珠现在的家,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错那县勒门巴民族乡勒村的新建民房里。爬过长长的一段土路坡,再沿着碎石间踩出的一条小路向上,迈进门,仍不见人影。新华网 旦增努布摄 门巴木碗制作,是门巴族的传统手工艺。
6月11日,在湖北省宣恩县城民族路,篾匠黄明在撕扯棕榈皮,抽丝搓绳用以连接竹篾制品的部件。在宣恩县,传承着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宣恩竹编”技艺的手艺人,用灵巧的双手为当地居民提供服务,满足百姓订做、维修竹篾制品的需要,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一科,今年51岁的主任医师盛华,是年龄最大、职称最高的一位管床医生。在外人眼中,久居大漠戈壁的盛华,一如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的胡杨,坚韧顽强,风骨铮铮,守一方水土。
时间久了,一些大学生在修鞋、修车之余,便与修鞋大爷有了交集,时不时地会送些吃的喝的。当时,冯语心里很不是滋味,当晚就在学校贴吧里发了一个帮修鞋大爷寻找住处的帖子,收到了很多反馈。
泥花是一门民间老手艺,因其鲜艳的色彩、逼真的造型、深得百姓的喜爱,在青岛即墨区潮海街道后埔下村有位老人叫杜崇顺,30多年来,他默默坚守着这门民间手艺,共制作10万余枝泥花。(编辑 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