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零点的武汉,这里有你不知道的故事

2020年01月28日23:30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5034

  没有车水马龙,暂别市井喧嚣,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笼罩的武汉仿佛从早到晚都陷入沉寂。

  零点,当夜色越来越浓,当新的一天正在来临,你是否知道,为努力地保护这座城市,有什么正在发生?

  今天零点,记者在武汉的不同角落,记录下了这些深夜里的声音。

  点击音频收听全文,小编泪目了…你呢?

(点击图片收听)

  零点的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

  “早日把病情解决掉,我们都自愿来”

  夜色里,夜以继日紧张施工的雷神山医院。

image.png

  建设雷神山急需的物资正通过绿色通道源源不断送达。

image.png

  零点的夜色里,工人师傅抽空吃点东西。一天两班倒,吃点东西更有力量加油干。

image.png

  零点,一群工人师傅正围在一起吃夜宵。

  记者:“现在才吃上?”

  工人:“对,我们有空就吃一点。”

  记者:“吃点面包、喝点酸奶。”

  工人:“对对对!”

  记者:“今天干了多长时间?”

  工人:“今天从(晚上)9:30开始。”

  记者:“到现在过了12点得3个多小时了。”

  这是未来的雷神山医院医护人员住宿区,底层钢架已搭好。

image.png

  工人:“想着为大家早日把病情解决掉,我们都自愿来,我们家人也支持!”

  记者:“一定要做好防护。”

  工人:“我们知道,我们平时吃饭时检查体温。把口罩都戴上,自我保护有的,防范为好。”

  零点的武汉,这里,应该是最热火朝天的地方。

  零点的武汉120调度大厅…

  时刻保持清醒,“能抢一秒是一秒”

  一天接近万个电话的120调度大厅,零点时排队电话才有所减少,但接线调度员不敢松懈,因为紧急情况随时可能发生,这是和死神的赛跑,“能抢一秒是一秒” 。

image.png

  图片拍摄:武汉台巴超

  调度员正在询问病情和地址并派车。

  记者:“今天一天接了多少个电话了?”

  接线员:“大概一万多个电话。”

  记者:“平均你们每个人接到多少个?”

  接线员:“一个班有7个人,平均下来一千多个。”

  记者:“今天主要是些什么样的病情?”

  接线员:“主要还是以发热为主。”

  记者:“和平时相比,这几天的工作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接线员:“明显增多。”

  记者:“你工作多少年了?”

  接线员:“10年了。”

  记者:“这种情况是不是第一次遇到?”

  接线员:“对,第一次遇到,明显比平常的电话量高,我们现在班次从三班变成了两班倒,每个人都是12小时连轴转,根本就来不及吃饭喝水。”

  记者:“我在旁边看了你半天,感觉你接电话动作特别快,基本下一个电话还没有响你就接起来了。”

  接线员:“这是和死亡赛跑的一个过程,能抢一秒是一秒。”

  记者:“过了零点以后,你们的工作会不会轻松一点?”

  接线员:“可能不太会,目前排队的电话确实比之前少一点,但还是会有突发,我们还是要保持清醒。”

  零点的武汉西收费站…

  等候救援物资,时刻不放松

  昔日被列为十大拥堵口之一的京港澳高速武汉西收费站,如今有些冷清。受疫情影响,武汉西收费站23日起封闭,昔日车水马龙的收费站,现在只保留了这条防控物资专用道。

image.png

  即使在深夜,“防控物资专用通道”依然不时有车通过,这是大武汉的“生命线”。

image.png

  拍摄:中国交通广播湖北频率 邓宇杰 胡宁寒

  李晟:“师傅,你有没有证明? ”

  司机:“有的有的。”

  李晟:“把这个给我们拍个照,你们不用缴费,麻烦在这里留下您的姓名电话,谢谢!”

  记者:“每天有多少辆像这样运输物资的车辆?”

  李晟:“我们晚班的话大概有二十多台,白班将近三十多台,夜班大概十来台,一天有七八十台。”

  零点的武汉劳动街花惠社区…

  “这事你不做,他不做,那谁来做?”

  零点,社区应急出行保障车司机胡师傅刚刚出车回来。

  视频拍摄:中国交通广播湖北频率 张春林

  记者:“跑了几趟车今天?”

  胡师傅:“今天跑了三趟,送了十几个人,主要是不方便的老人,有的去买菜,有的去买药。”

  五天前,他被派到这里,保障社区居民的应急出行。

  记者:“这几天没有回去,家里人有没有打电话埋怨你?”

  胡师傅:“打了几个电话,问我怎么还不回来呀?我说为了这个疫情,每个人都不能袖手旁观,我们一定要战胜这个困难。”

  记者:“内心有没有怕过?”

  胡师傅:“肯定有怕过,但如果说这个事情你不做他不做,那谁来做呢,是不是?电话一来我就蛮紧张,就怕居民打过来说发热什么的,希望这个电话永远都不响,这个社区的每位居民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加油! ”

  这个城市,零点的故事还在继续......

  武汉,加油!

文章关键词:故事 视频拍摄 病情 生命线 胡师傅 李晟 收费站 买药 交通广播 小编 责编:李高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英国保诚集团:对中国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英国保诚集团首席执行官韦立思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中国的成功故事充满活力,他对中国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中国在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采取的有针对性的举措,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韦立思说,“我们致力于在这些充满活力的成功故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 锦绣小康 | 玉米团子的故事

    这是一趟知青专列,不满16岁的习近平坐在上面。辗转几天后,习近平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他将在这里度过七年知青岁月。当时,知青们能吃到蒸玉米团子、高粱米团子,而老乡们大多时候只能吃糠窝窝。

  • 中国企业书写更多共赢故事(十三五·中国印象(18))

    12月1日,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港湾)承建的斯里兰卡科伦坡港贾亚码头扩建项目正式开工,预计工期20个月。从电子商务到生物制药,从工程建设到装备制造,“十三五”期间,一大批优秀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品牌越来越响亮,海外影响力越来越大。

  • 从军爱国:一个军人世家的四代传承

    祖父和外祖父经常为儿孙讲述他们经历过的战斗故事,勉励后辈“好男儿志在四方,一定要立志报国。在葛立兵家的客厅里,三块“光荣之家”的牌子格外引人注目,这三块牌子分别来自父亲、儿子和自己。”葛立兵说,他会让爱国爱家的军人情怀和家风家训,在家里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 最美公务员|朱明明:在平凡岗位书写新警察故事

    12月4日一大早,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生理脱毒区内,第四大队的戒毒干警就一片忙碌。2007年,24岁的朱明明走出大学校园,通过公务员招考,成为了河南省女子劳教所的一名警察,师范专业的她从此开始书写一段新警察故事。

  • 让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2017年底,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一夜之间火了起来。新华社发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 张定宇为什么学医?背后竟有这样痛的经历……

    奔走在危重病人身边 疫情期间,张定宇带领同事 誓死捍卫有疫情“风暴眼”之称的 

  • 关于革命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这么说

    革命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中创造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

  • 天天学习丨一座有故事的院落 习近平曾这样保护

    天天学习福州繁华闹市中,静立着一座古朴的院落。这里是林觉民在《与妻书》中回忆到的“杨桥巷故居”,也是冰心在《我的故乡》中用细腻笔触描绘的令她魂牵梦绕的“父母之乡”。

  • “公主殿下,请饶恕臣又不辞而别”

    与希冀溢于言表 对脱贫攻坚事业的挚爱和坚守 也让人肃然起敬 2018年3月5日 作为汇川区农业农村局 派驻泗渡镇观坝村的驻村干部 余永流担任同步小康工作组组长 同事说 “两年多时间里 他多次加班到深夜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