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超大市场为经济长期发展赢得足够空间

2020年02月12日13:1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5034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面对疫情,全国人民心手相牵,充分彰显出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对中国经济而言,疫情的影响是阶段性、暂时性的。这些天来,国际权威机构也相继发声,表达对中国经济克服短期挑战、长期向好的信心。世界银行发表声明,相信中国有防控疫情、保持经济韧性的政策空间。

  中国经济的韧性,源自中国市场的庞大体量和需求的巨大潜力。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这14亿人口,对应着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消费需求,形成供给质量和体系持续升级的强大动力。从某种角度来说,超大市场也是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所在,这是任何经济体都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

  正是因为“大”,让我们有条件实现规模效应。一方面,亿万勤劳勇敢的中国人自强不息,不断释放“人口红利”,而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更让中国形成了无可替代的成本优势;另一方面,消费市场广阔,不仅有利于激励企业技术创新,而且有利于促进分工与生产的专业化并形成规模经济,为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巨大的规模和体量,内部就可以进行垂直分工和相互协作。放眼当下,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陆,从东部到中西部,不同区域之间虽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但也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协同性。这样的纵深可以形成经济发展的内部循环系统,使得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强,也为我们抵御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充足有效的回旋余地。

  数据显示,2019年,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达89%,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达57.8%;劳动年龄人口达8.96亿人,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的人才超过1.7亿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3件……更加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驱动,更加依靠创新和劳动生产率提高驱动,一个潜力无限的超大市场为经济长期发展赢得了足够的腾挪空间和内生动力。

  还要看到,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始终坚持把市场向全球开放,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对各国都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国际金融危机十多年来,人们早已形成了两个共识:一是凡离开中国的人都失去了中国市场的机会;二是投资中国就相当于投资未来。最近几年,中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持续促进经济增长,努力实现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共赢。具有如此开放眼光的中国,一定会吸引更多投资,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

  在疫情面前,一个人的力量可能是有限的,但千千万万人汇聚起来,就能形成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合力。14亿人口总量,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所在,也是我们不惧风浪的底气所在。如今的中国,具有强大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物质基础,我们有信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体现高质量 6.1%的经济增速并不低



文章关键词:经济增速 经济社会发展 市场规模 经济日报 人口红利 责编:林瑶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世界经济重心,正在悄然变化!

    全球几个主要经济体上周公布的最新制造业数据普遍走强,世界经济逐渐显现缓慢回升态势。新华社记者 方喆摄   另一方面,部分发达经济体因为国内疫情控制不力,挫伤企业信心,使经济前景面临巨大不确定性。

  • 在新发展格局中推动中国与世界经济良性互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优化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对此,我们要不断夯实适应国际新规则的国内基础,化挑战为机遇,将自身实力转化为制度性话语权,不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 【地评线】长白时评:基本盘稳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足

    在世界经济遭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的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如何也为国际社会所强烈关注。世界银行9月28日发布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形势报告就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2%,比6月初预计的1%上调1个百分点。

  • 焦点访谈丨“十四五”即将起航,中国经济怎么干?

    王一鸣说:“在根本上提高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要提高产业链的稳定性,稳定性和竞争力是相互关联的,有足够强的竞争力,产业链才会更稳定。新发展阶段需要新发展格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建议》中提出的战略部署。

  • 经济复苏强劲 宏观杠杆率增速趋缓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2020年三季度中国杠杆率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宏观杠杆率增幅为27.7个百分点,由上年末的245.4%上升到270.1%。2009年至2017年,宏观杠杆率年均上升超过10个百分点;2017年到2020年,年均宏观杠杆率增幅是8.1个百分点,2017年以来,表外融资增长明显放缓,宏观杠杆率保持了基本稳定。

  • 共建开放合作的世界经济(瞩目进博会)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由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时,习近平主席热情发出邀约:“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

  • 前三季度经济增速 25省份由负转正 中国成为全球首个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成为全球首个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由负转正”,同样成为前三季度中国区域经济的关键词。   在东北三省中,吉林省率先实现由负转正,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5%,比上半年提高1.9个百分点,辽宁、黑龙江同比下降,但主要指标有所改善。

  • 外媒:中国经济增长带动亚洲经济复苏

    参考消息网10月31日报道外媒称,借着中国经济好转的东风,亚洲开始看到经济复苏的迹象。中国经济早早复苏也让日本松了一口气,因为中国是日本22%以上出口产品的目的地,而日本仅有19%的产品输往美国。

  • 前三季度中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强劲增长 发展韧性显现

    从各地公布的前三季度经济数据中,我们发现,虽然传统经济大省的格局没有改变,但中西部地区的增速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势头,特别是工业经济率先恢复,增长强劲。从这张各地经济增速图上不难看出,在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前10名的省份中,中西部省份占据了多数。

  • 前三季度各地经济"成绩单"公布:25个省份实现经济正增长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成为全球首个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由负转正”同样成为前三季度中国区域经济的关键词。在东北三省中,吉林省率先实现由负转正,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5%,比上半年提高1.9个百分点,辽宁、黑龙江同比下降,但主要指标有所改善。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